摘要:目的 觀察八卦象數療法聯(lián)合腰椎正脊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方法 隨機選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按門診單號分為A、B兩組各60例。給予A組患者傳統(tǒng)牽引治療,給予B組患者八卦象數療法聯(lián)合腰椎正脊療法治療,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A組患者優(yōu)良率為81.1%,B組患者優(yōu)良率為95%,兩組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八卦象數療法+腰椎正脊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八卦象數療法;正脊療法;腰椎間盤突出癥;牽引
腰椎間盤突出癥為臨床常見病癥之一,臨床癥狀主要包括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間歇性跛行等,可對患者生活、工作造成嚴重影響,主要是患者髓核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在一定的外力因素作用下,造成椎間盤的纖維環(huán)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于后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1]。為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我院對6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采取八卦象數療法+腰椎正脊療法治療措施,效果確切,現(xiàn)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20例患者均為我院2011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這些患者大多有腰部外傷或慢性勞損或受寒濕史,腰痛向臂部及下肢放射,腹壓增加(如咳嗽、噴嚏)時疼痛加重,脊椎側彎,腰理理弧度消失,病變部位椎旁有壓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動受限。經過X線攝片檢查:脊椎側彎,腰生理前凸消失,相鄰邊緣有骨質增生等,被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按門診單號平均分為A、B兩組。A組患者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齡30~56歲,平均年齡(42.4±3.36)歲;病程5個月~12年,平均病程(6.74±1.56)年。B組患者男性36例,女性34例,年齡31~57歲,平均年齡(42.6±3.42)歲;病程4個月~12年,平均病程(6.78±1.58)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給予A組患者傳統(tǒng)牽引治療。力量保持在20~40kg之間,具體大小根據患者自身承受能力設定。時間控制在20~40min之間,治療1次/d,直至患者病情好轉。
給予B組患者八卦象數療法聯(lián)合腰椎正脊療法治療。先取仰臥位,治療前可用電吹風吹神闕穴、雙側腹股溝、雙側膝關節(jié)、雙側踝關節(jié)、以及足底部,每部位以3~5min,以局部皮膚溫熱為度,同時讓患者默念八卦象數:初期以6000.20中期:以650.20.430后期:以650.30.80 2~3次/d,5~10min/次,上班,開車時停念。精神不佳或記憶力差者慎用。再取俯臥位,用掌推夾脊穴、點指法、揉法、滾法、提捏法、扳法等手法,用正脊療法點中各個棘突、棘旁肌,作點沖法、放松脊椎兩旁肌肉、推動腰骶部棘間肌以及骶髂關節(jié),振合小關節(jié)紊亂,擠壓腰椎體兩旁的韌帶,以弓橋式、飛燕式練習腰部肌力,求腰背部脊柱穩(wěn)定,以減輕疼痛。2次/d,20~30min/次,術后可飲200~300ml溫開水。早晚用30°~45°熱水浴足20min。平時少作彎腰、負重的動作、腰部以下肢關節(jié)保暖。直至病癥好轉。
1.3療效判定標準[2] 療效判定標準依據中華骨科學會脊柱學組腰背痛治療評定標準進行。優(yōu):腰部放射性疼痛、麻木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良:腰部放射性疼痛、麻木等臨床癥狀明顯好轉??桑貉糠派湫蕴弁?、麻木等臨床癥狀有所好轉。差:腰部放射性疼痛、麻木等臨床癥狀沒有消失,甚至出現(xiàn)加重現(xiàn)象。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A組患者優(yōu)良率為81.1%,B組患者優(yōu)良率為95%,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后者治療效果更為優(yōu)越,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發(fā)病的主要因素在于患者長期保持不良姿勢或勞動,導致椎間盤突出,對神經根產生壓迫,進而引發(fā)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等臨床癥狀[3-5]。臨床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方式主要有手術、牽引以及針灸主、推拿等。牽引主要通過特制的裝置對患者身體某部位進行牽拉,以達到增加椎體間隙以及椎間孔,緩解神經根壓迫的目的,但其力度把握不準極易對患者肌肉造成嚴重創(chuàng)傷[6-7]。前方6000.20中6為坎卦通腎,2為兌卦通肺,為溫腎通肺絡,宣暢氣機,20為疏散局部郁滯,0為強化信息波的能量,以通經氣調陰陽,方中三個0為溫腎陽;650.20.430中430可活血通絡,治療雙膝關節(jié)腫痛;650可補肝腎,振腎陽,佐助脾陽,善驅陰寒之邪,以溫通諸經,方中5為巽卦,50為可利膽之氣;650.30.80中80可振奮脾臟,30可單獨為一個元,以緩其助脾陽之急所為。
對本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可知,采用八卦象數療法+腰椎正脊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比之采用傳統(tǒng)牽引治療方式,其效果更佳,同時在治療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明顯的不良反應,具有安全、實效等顯著特點,臨床應用價值極高,值得進一步深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立勇,葉勇,邵湘寧,等小針刀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Meta分析[J].針灸臨床雜志,2014,30(2):49-53.
[2]楊愛明.平衡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的臨床觀察[J].醫(yī)學信息,2014,27(1):341.
[3]鄧海霞.針灸推拿配合中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14):86-87.
[4]金蘭.針灸、推拿以及康復護理干預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價值[J].現(xiàn)代養(yǎng)生,2014.(1):205-206.
[5]余潤明,李業(yè)甫,胡秋炎.牽引推拿治療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與唾液中單胺類神經遞質含量變化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00,(03):237-238.
[6]涂映瓊.中醫(yī)推拿配合牽引治療對老年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J].健康之路,2014,13(1):343-344.
[7]尹倫輝.針灸、推拿及穴位注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110例的對照觀察[J].中國臨床康復,2004,(20):4016.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