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髁突骨折患者采用MRI以及CT、曲面體層X線實施診斷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探究。方法 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髁突骨折患者50例,分別采用MRI以及CT、曲面體層X線診斷方法對其實施診斷,對比分析診斷結果的準確性以及診斷部位情況。結果 曲面體層X線診斷結果的準確率(96.00%)與CT準確率(56.00%)、MRI準確率(64.00%)相比明顯較高,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曲面體層X線診斷結果中髁頸骨折與髁突下骨折檢出率與CT、MRI診斷結果相比明顯較高,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曲面體層X線對髁突骨折患者的診斷結果更為可靠,具有較高的檢出率,準確性較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MRI;CT;曲面體層X線;髁突骨折
髁突骨折是見較為常見的一種下頜骨骨折疾病,近幾年來,臨床上該疾病的發(fā)病人數不斷增多,主要分為髁頸骨折與髁突下骨折兩種表現形式,對患者的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1]。因此,我院進一步研究髁突骨折患者采用MRI以及CT、曲面體層X線實施診斷中的應用效果,特選取50例患者的資料,研究后,做出如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50例髁突骨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在24~48歲,平均年齡為(36±1.5)歲。對50例患者進行研究前均確診為患有髁突骨折,并且確保全部50例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沒有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CT影像學檢查方法:采用雙排螺旋CT機(美國GE雙排螺旋CT)對患者進行檢測,以橫斷位的掃描方式對患者進行掃描,在對患者全部掃描過程結束后再對掃描的數據結果進行的重建;MRI影像學檢查方法:MIR檢測方法采用0.35低場強MRI(飛利浦0.35低場強MRI)在檢測過程中對患者進行掃描[2];曲面體層X線:將患者安置于舒適體位,在檢測過程中可見患者的骨折部位出現明顯的骨折塊,且具有一定的移位,以及較為清晰的骨折線等[3]。
1.3觀察指標 觀察三種診斷方法對髁突骨折患者檢測后的診斷部位情況,同時,觀察三種診斷方法的準確率情況,并記錄分析[4]。
1.4統(tǒng)計學處理 統(tǒng)計分析時采用spss17.0軟件分析,用x±s表示計量資料,用χ2檢驗計數資料,用t檢驗比較組間,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三種診斷方法的檢測結果情況 對患者進行診斷后,曲面體層X線診斷結果的準確率(96.00%)與CT準確率(56.00%)、MRI準確率(64.00%)相比明顯較高,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患者的骨折部位情況 患者經檢測后,曲面體層X線診斷結果中髁頸骨折與髁突下骨折檢出率與CT、MRI診斷結果相比明顯較高,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髁突骨折患者在患病后,嚴重影響其下頜骨的正常功能,且對臉部美觀以造成一定的影響,由于髁突在下頜骨部位,且發(fā)生骨折后對顱內血管與神經產生威脅[5]。臨床上,CT影像學檢測是較為常用的診斷方法,但臨床診斷結果并不是十分準確,MRI技術較CT的檢測效果好,但其無法詳細的檢測出患者骨折的內部改變,無法為治療的過程提供可靠的依據。曲面體層X線是近幾年來臨床上新興的一種用于診斷髁突骨折的方法,在髁突骨折發(fā)生后,曲面體層X線檢測過程中顯示的結果一般為全口亞偉的一種曲面體層的變化圖片,且能夠清晰的顯示出患者的雙側上頜骨與下頜骨的具體改變,同時能夠反映出患者的骨折部位的骨折線、骨折塊的位置,骨折部位與其周圍軟組織之間的聯系[6],準確顯示出病變的情況與程度,提高了診斷結果的準確性,為患者的治療提供了較為可靠的依據。本研究中顯示,對患者進行診斷后,曲面體層X線診斷結果的準確率(96.00%)與CT準確率(56.00%)、MRI準確率(64.00%)相比明顯較高,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曲面體層X線診斷時,能夠全面的對患者的骨折部位進行全方位的檢測,彌補了CT檢測時的不足,是一種存在不同程度創(chuàng)傷的檢查方法,但在髁突骨折患者的檢查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具有獨特的意義,避免了檢查結果的失誤。曲面體層X線影像學檢查不僅能夠對骨折的情況準確的掌握,還能夠對患者的骨折周圍軟組織情況進行檢查,進行相應的研究,對髁突骨折的病灶位置及大小具有明確的定位作用,是其他影像學檢查方法所無法代替的。但在對患者檢查的過程中若能根據患者的具體骨折病變情況及特點[7],將三種檢查方法相結合在一起應用,更能準確的對患者進行檢測,進而提高髁突骨折的臨床治療效果,與此同時,患者經檢測后,曲面體層X線診斷結果中髁頸骨折與髁突下骨折檢出率與CT、MRI診斷結果相比明顯較高,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髁突骨折患者采用曲面體層X線診斷過程中,具有較高的準確率,且診斷效果明顯優(yōu)于CT與MRI診斷結果,為患者后續(xù)治療過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明顯降低了檢測結果的錯誤率并提高了患者的信任度,提高了診斷過程中的安全性,臨床意義較為重大,可以在臨床上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黃國偉,鄭吉駟,張善勇,等.曲面體層X線、CT和MRI在髁突骨折診斷中的應用比較[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14,49(7):434-439.
[2]屠軍波,李全雁,虎小毅,等.口腔頜面錐形束CT在髁突骨折診斷及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3,22(17):1767-1770.
[3]初曉陽,張顏,田樹平,等.髁突骨折急性期顳下頜關節(jié)MRI表現[J].臨床誤診誤治,2013,26(12):43-45.
[4]賀佩蘭,勞均平,林慧,等.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在下頜骨髁突骨折中的臨床應用[J].廣東醫(yī)學,2011,32(19):2548-2549.
[5]巫遂燕,夏一如,駱一帆,等.兒童髁突骨折數字模擬的臨床應用[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9):26-29.
[6]王正林.隱匿性骨折CT與X線平片的診斷分析及檢查策略[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14):145-146.
[7]許梓明,駱麗麗.CR診斷隱匿性骨折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9):131-132.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