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丹紅注射液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2012年7月~2014年7月于我院行冠心病心絞痛的患者112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6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常規(guī)治療加用丹紅注射液,比較兩組患者血脂含量變化及療效的有效率。結果 觀察組觀察組的TC、TG、LDL的濃度均明顯短于對照組[(4.88±0.97 vs 6.05±1.21)mmol/L、(1.52±0.44 vs 2.07±0.39)mmol/L、(2.19±0.48 vs 2.73±0.55)mmol/L],HDL明顯高于對照組[(2.01±0.35 vs 1.47±0.28)mmol/L](P<0.05);觀察組治療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89.29% vs 64.29%)(P<0.05)。結論 丹紅注射液可有效的改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血脂水平,并提高治療有效率。
關鍵詞:丹紅注射液;冠心?。恍慕g痛
冠心病心絞痛是各種因素導致的冠狀動脈發(fā)生病變和痙攣,從而使冠狀動脈管腔有效直徑變小甚至消失,導致心肌組織缺血缺氧甚至壞死,從而引起一系列的臨床綜合征,是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絞痛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并好發(fā)于中老年人群,并產生嚴重的后果[1]。我院對2012年7月~2014年7月的112例冠心病心絞痛進行了治療,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2年7月-2014年7月于我院因冠心病心絞痛進行治療的患者共計112例,按照隨機法均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56例。觀察組:男29例,女27例;年齡37~65歲,平均年齡(49.9±10.6)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4.7±2.4)年;穩(wěn)定型心絞痛、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分別為35、21例。對照組:男28例,女28例;年齡38~68歲,平均年齡(51.1±9.9)歲;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1±2.2)年;穩(wěn)定型心絞痛、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分別為33、23例。 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心絞痛類型等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使用硝酸酯類 、阿斯匹林藥物等藥物進行常規(guī)抗心絞痛治療。
1.2.2觀察組 在對照組使用藥物的基礎上,加用丹紅注射液(北京御生堂集團臺前宮廷阿膠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26866)進行治療。依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可以選擇肌內注射、靜脈注射及靜脈滴注。其中,肌內注射,3 ml/次,2次/d;靜脈注射,5 ml/次,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 ml稀釋后緩慢注射,2次/d;靜脈滴注,30 ml/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稀釋后緩慢滴注,2次/d:伴有糖尿病等特殊情況時,改用0.9%的生理鹽水稀釋后使用。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血清總膽固醇(TG)、甘油三酯(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有效率。
1.4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1979年 9 月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研究座談會修訂的《冠心病心絞痛療效評定標準》將治療結果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3個層次。顯效:患者胸悶、心前區(qū)疼痛等癥狀大幅度減輕或者消失,并且可以不依賴藥物進行維持,心電圖可見較大改善,甚至恢復正常;有效:胸悶、心前區(qū)疼痛發(fā)作次數及發(fā)作時間、藥物用量減少半數以上,心電圖可見小幅度改善;無效:胸悶、心前區(qū)疼痛等癥狀無好轉,心電圖也未見改善,藥物用量也為發(fā)生變化。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 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標準差±平均數(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后血脂比較 觀察組的TC、TG、LDL的濃度均明顯短于對照組,HDL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觀察組顯效20例,有效30例,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在冠心病心絞痛的發(fā)病過程中,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2]。其中血清總膽固醇的參考(2.9~6.0)mmol/L、血清甘油三脂參考值為(0.25~1.24)mmol/L、低密度脂蛋白的參考值為(1.56~5.70)mmol/L,在血清中濃度會偏高,會增大冠心病、高脂血癥、糖尿病、肝臟病變等的發(fā)病幾率,;而高密度脂蛋白則是一種保護性蛋白質,濃度增高對機體來說是有利的,可以減少動脈狹窄甚至阻塞的幾率。冠心病心絞痛一旦發(fā)作,患者會有瀕死感,部分患者會因急劇缺血缺氧而死亡。因此,擴充冠狀動脈、提高純氧吸入等措施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來說,都具有較大的臨床意義[3]。
丹紅注射液主要由丹參、紅花配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作用。其中,丹參酮ⅡA磺酸鈉是丹參的一種組成成分,水溶性強,能夠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糾正心肌代謝紊亂,增強心肌對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并且還能保護紅細胞膜[4]。
動物實驗證明,丹參酮ⅡA磺酸鈉還能縮小心肌梗死面積、降低室性早搏的作用。紅花除具有改善冠脈狹窄情況、提高血流量的作用外,還具有降低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濃度的作用,對高密度脂蛋白濃度的升高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丹紅注射液對冠心病心絞痛的患者具有較高的療效[5]。
從本次實驗中可以看出,與對照組相比,丹紅注射液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可以有效的降低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的濃度,還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濃度,顯著改善患者的癥狀、心電圖,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陳綿富.丹紅注射液聯合硝酸酯類藥物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12):135-136.
[2]李紅芳.曲美他嗪聯合丹紅注射液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中旬刊),2013,06(05):36-37.
[3]闞秀芳.86例丹紅注射液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3,32(29):131-132.
[4]張征.丹紅注射液治療心絞痛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09,6(36):99.
[5]樂開林,熊康群.丹紅注射液治療冠心病心絞痛42例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醫(yī)生, 2013,49(33):53-54.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