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對急性左心衰的血流動力學改變的影響及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本院心內科住院治療的94例急性左心衰的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7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強心、利尿、擴血管等藥物治療,觀察組聯(lián)合用藥無創(chuàng)呼吸機(BiPAP)治療。觀察兩組血流動力學及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87.23% vs 68.09%),HR、MAP、SaO2和心臟指數(shù)CI等血流動力學指標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P均<0.05)。結論 常規(guī)藥物聯(lián)合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可改善血流動力學指標,提高急性左心衰患者治療效果。
關鍵詞:無創(chuàng)呼吸機;急性左心衰;血流動力學指標
急性左心衰是臨床心內科急重癥之一,患者因急性肺水腫出現(xiàn)胸悶,氣促,呼吸不暢、發(fā)紺,咳嗽、咳粉紅色泡沫痰等臨床表現(xiàn)[1]。急性左心衰時患者左心室排血不足、肺循環(huán)發(fā)生充血性淤血及水腫,如得不到及時的救治和正確處理,病情可能迅速發(fā)展,死亡率極高。急性左心衰患者必須立即給予強心、利尿、高流量給氧治療。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可有效改善急性左心衰患者血氧供應,提高搶救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心內科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94例,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7例。對照組:男28例,女19例,年齡42~78歲,平均(60.43±6.26)歲,心功能Ⅱ-Ⅲ級41例,Ⅳ6級;觀察組:男31例,女16例,年齡44~79歲,平均(61.55±6.17)歲,心功能Ⅱ-Ⅲ級40例,Ⅳ7級,兩組性別構成、年齡結構、心功能分級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據(jù)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包括強心、利尿、擴張血管、補充電解質、糾正酸堿平衡失調等,對照組患者給予面罩給氧,氧流量5~10 L/min.觀察組患者給予BIPAP Vision無創(chuàng)呼吸機(美國偉康)輔助呼吸,采用S/T模式,初始調整吸氣相壓力6~8 cmH2O,呼氣相壓力2~3 cmH2O,觀察患者反應及耐受性,逐漸增加氣壓2~4 cmH2O/次,使吸氣壓10~18 cmH2O、呼氣壓4~8 cmH2O。保持潮氣量8~10 ml/kg,呼吸頻率12~20次/min,維持氧飽和度90%以上。視患者病情變化逐步下調呼吸機參數(shù),縮短呼吸機通氣時間,直至完全脫離呼吸機[2]。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包括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血氧飽和度(SaO2)及心臟指數(shù)(CI)。
1.4療效判定標準[3] 顯效:胸悶、氣促,咳嗽、咳粉紅色泡沫痰等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或緩解,聽診雙肺濕羅音及哮鳴音減輕或消失;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雙肺聽診濕羅音及哮鳴音大部分消失;無效:患者呼吸道癥狀及體征無改善甚至加重。
1.5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組數(shù)據(jù)選用SPSS 16.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和計數(shù)資料分別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以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結果
2.1臨床療效 觀察組顯效29例,有效12例,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血流動力學變化比較 治療前,兩組HR、MAP、SaO2、CI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血流動力學指標均有顯著改善,觀察組改善程度更甚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急性左心衰是指左心室排血量急劇降低,左心房內血液量增多,導致肺循環(huán)血液無法正?;匦模戊o脈壓突然升高,引起急性肺淤血[4]。患者常有冠心病、急性廣泛前壁心梗、感染性心內膜炎、高血壓性心臟病、嚴重心律失常等心臟疾病,在某些誘因、如重體力勞動或臨床大量快速輸液時突然出現(xiàn)呼吸急促、胸悶、咳嗽、咳粉紅色泡沫樣痰癥狀。癥狀嚴重者可因心源性休克死亡。
急性左心衰常因左心室排血不暢、肺循環(huán)淤血引起嚴重的低氧血癥,肺毛細血管壓增高,肺泡表明大量炎性滲出,影響肺通氣-換氣功能。因此治療急性左心衰時應及時改善通氣功能,糾正低氧血癥狀態(tài)。傳統(tǒng)采用高壓氧氣吸入,或在濕化瓶中加入30%左右的酒精,以降低肺泡表面張力,擴大肺泡換氣面積[5]。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BiPAP)采用正壓持續(xù)通氣,能增加胸內壓,減少體循環(huán)回流靜脈血量,通過降低心臟前負荷來減輕肺淤血癥狀;正壓持續(xù)通氣能使氣道內泡沫破裂,促進氣道通常,有利于提高血氧飽和度,改善組織缺氧狀態(tài);低氧血癥糾正后心肌功能恢復,從而改善并提高心臟功能指數(shù)[6]。
本研究中,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HR、MAP、SaO2和心臟指數(shù)CI等血流動力學指標顯著改善,表明無創(chuàng)呼吸機(BiPAP)治療能提高氧飽和度,改善心臟功能,提高急性左心衰患者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葉家駿,曹梅,李東華,等.重癥監(jiān)護病房無創(chuàng)性雙水平氣道正壓呼吸機治療急性心功能衰竭84例[J].臨床薈萃,2014,29(01):75-77.
[2]De HoyosA,Liu PP,Benard DH.The effets of continun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in humans -sith normal and impaired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J].Clin soi Colcn,1995,88(2):173-178.
[3]李晨光.無創(chuàng)呼吸機在急性左心衰40 例中的治療體會[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3,15(2):67-68.
[4]陳曉春,胡曰波,王振雷,等.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急性左心衰竭60例的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08):170-172.
[5]葉龍彪.無創(chuàng)呼吸機在急性左心衰竭急診救治中的效果觀察[J].白求恩醫(yī)學雜志,2014,12(02):141-142.
[6]王勝文,李莉紅,王慧慧.呼吸機治療急性左心衰36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05):126-127.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