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肩難產發(fā)生的因素,并探討肩難產的識別及處理方法。方法 對我院近五年來分娩發(fā)生肩難產的6例孕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研究分析。結果 6例孕產婦中4例具有明顯的肩難產因素,新生兒肱骨骨折有1例,新生兒窒息有5例,臂叢神經損傷1例;產婦并發(fā)子宮收縮乏力4例,軟產道損傷1例。結論 肩難產的首要危險因素是巨大兒,應該及早識別肩難產的因素,選擇適當?shù)姆置浞绞?,降低母嬰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
關鍵詞:肩難產;識別;處理
肩難產是指胎頭娩出后,胎兒前肩被嵌在恥骨聯(lián)合上方,用常規(guī)助產方法不能娩出胎兒雙肩的一種臨床分娩狀況[1]。雖然肩難產在臨床分娩中比較少見,但是,在圍產期肩難產是引起母嬰并發(fā)癥的原因之一[2]。肩難產的危害嚴重,如果處理不恰當,將會導致母嬰都受到損傷,比如新生兒鎖骨骨折,孕婦產后出血等,甚至會導致胎兒窒息、死亡等嚴重后果[3]。本文通過對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分娩發(fā)生肩難產的6例孕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xiàn)進行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通過對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分娩的孕產婦有1352例,其中經陰道分娩的有1205例,剖宮產的有147例。經陰道分娩的1205例中,出現(xiàn)肩難產的有6例,發(fā)生率為0.497%,年齡22~30歲,平均年齡為25.66歲。
1.2診斷標準 胎頭娩出后,胎兒前肩被嵌頓在恥骨聯(lián)合上方,用常規(guī)助產方法不能娩出胎兒雙肩[4]。
1.3方法通過對6例肩難產的孕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包括發(fā)病的高危因素、對母嬰造成的并發(fā)癥,處理方法做到及早識別和預防。
2 結果
2.1產前檢查 孕婦的骨盆內外測量均在正常范圍內。孕期,每位孕婦的體重增加13.7~25.6kg。
2.2分娩方式 本研究中6例孕產婦側切率為100%,助產(產鉗術、胎頭吸引術)率為66..6%(4例)。助產體征:持續(xù)性枕橫后位的有2例,胎兒宮內窘迫有2例。第一產程平均為6.5~8.5h,第二產程平均為50~120min。
2.3胎兒體重 6例新生兒的平均體重為3.8±0.2kg,巨大兒有3例。產后體重均大于產前估算體重。
2.4新生兒情況 新生兒肱骨骨折有1例,不同程度的窒息有5例,臂叢神經損傷1例,均在1個月內完全恢復。
2.5產婦并發(fā)癥產婦并發(fā)子宮收縮乏力4例,軟產道損傷1例。
3 討論
3.1肩難產的風險因素 臨床醫(yī)生將造成肩難產的高危因素總結為以下幾點:①巨大兒是導致肩難產的主要高危因素,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肩難產的發(fā)生,與胎兒的體重密切相關,并且隨著胎兒體重的增加母嬰的損傷程度也隨之加重[5];②孕婦患有糖尿病綜合癥,會造成胎兒不正常的發(fā)育;③宮縮乏力、頭盆不稱也是導致肩難產的重要誘因;④不恰當?shù)年幍乐a[6]。在本研究組中的6例肩難產中,巨大兒占50%,妊娠期患糖尿病占16.6%,助產(產鉗術,胎頭吸引術)率占66.6%。
3.2肩難產的母嬰并發(fā)癥 母嬰由于肩難產造成的并發(fā)癥包括:產后出血、產道受損、新生兒窒息、肱骨骨折等。導致這些并發(fā)癥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分娩胎兒雙肩的時間長短,新生兒的體重,以及所選擇的助產方式等。由于巨大兒在生產時會長時間的壓迫盆底組織,會造成產婦盆底功能受損以及會陰裂傷。助產方式的增加,不僅會增加分娩時間,而且復雜的助產方式會導致胎兒器質性損傷。繼發(fā)性宮縮乏力也會引起肩難產,從而會造成孕婦在產后子宮收縮不良,并且增加了產后大出血的風險[7]。
3.3肩難產的處理 當出現(xiàn)肩難產的情況時,雖然胎兒的頭部已經分娩出了,但是胎兒的胸部仍然被產道緊緊束縛著,導致胎兒不能正常的呼吸[8]。肩難產若處理不當就會對母嬰造成嚴重的損傷,嚴重的話則會導致胎兒死亡。因此,產科醫(yī)生的臨床技能水平不僅要高,而且還需要過硬的心理素質,以便于能夠應對各種緊急情況。對于處理肩難產一般的助產方法是很難起效的,而新生兒是否存活的關鍵就是縮短娩肩的時間,常用的處理方式有:①會陰切開術,也就是將會陰充分切開,以保證陰道有足夠的操作空間;②屈大腿法,就是將產婦的雙大腿屈曲貼近其腹壁,雙手抱膝,如果這種方法能夠起效,則無疑是最簡單無害的;③壓前肩法,通過助產護士在恥骨聯(lián)合上觸到胎兒前肩并向產婦背側加壓;④旋肩法,就是將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盡力側壓產婦的后肩的側背面,并且腹部的手則在相對的方向協(xié)助旋肩,促使雙肩徑能夠銜接于骨盆較大的斜徑或橫徑;⑤先分娩出后肩法,助產醫(yī)師將一根手指放于胎兒的后腋,向下牽引使胎兒的后肩能夠進入骶凹,為前肩的娩出提供空間,與此同時,另一只手則在恥上加壓,盡可能的使前肩能夠銜接,并且還學要配合宮底加壓,促使產婦順利分娩;⑥切斷鎖骨法,就是在通過用適當?shù)牧υ谔烘i骨的1/3處切斷,切不可刺傷胎兒的胸部,待分娩后,對胎兒的軟組織進行縫合,骨折很快就會愈合。此法會對胎兒造成損傷,多用于死胎,應該謹慎使用。
3.4肩難產預防 為了盡可能的避免肩難產的發(fā)生,醫(yī)生與孕產婦應該積極配合做到以下幾點:①孕婦要按時進行產前檢查;②正確估測胎兒的體重,根據(jù)產婦的子宮高度、腹圍并且結合超聲波顯示的各種數(shù)據(jù)進行綜合考慮估測胎兒體重,這些也是考慮巨大兒的相關因素[9];③正確測量產婦骨盆出口大小。
本文6例肩難產采用的處理方法有屈大腿、壓前肩4例,旋肩法2例。造成肩難產發(fā)生是多方面的,我們要了解產婦的詳細病史,產前做到全面細致的產科檢查,以便于盡可能早的識別肩難產的因素,選擇恰當?shù)姆置浞绞?。如果產程延長,我們要結合母嬰的實際情況綜合分析判斷,必要的時候可以選擇剖宮產,以便于減少母嬰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
參考文獻:
[1]曹曉菊.肩難產10例臨床分析[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3,12:1533-1534.蘇妍.肩難產的處理與護理體會[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7(08)
[2]王群玲,許先容.淺談肩難產的高危因素處理及預防[J].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1,08:4173-4174
[3]王大蘭.肩難產11例臨床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2,19:5-6.
[4]李力.肩難產[M].第7版.婦產科學,2008.6:124-125.
[5]常青,王琳,史常旭.肩難產的診斷處理及風險與技術防范[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5,05:303-305.
[6]劉凡,武英.肩難產的識別與處理[J].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2005,11:10-11.何堯.肩難產相關因素分析及處理[J].中外醫(yī)療,2011(11).
[7]董保芝.肩難產的識別和處理(附10例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05,12:1821-1822.
[8]海燕,劉素薈.肩難產12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2,06:1265.
[9]呂秀珍,趙芬.淺談肩難產的原因和處理[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23:208-209.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