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微信平臺輔助健康教育對提高呼吸監(jiān)護患者滿意度所起的積極作用。方法 將我科2014年2月~2015年7月期間收治的呼吸監(jiān)護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50,采用傳統(tǒng)健康教育方式)和觀察組(n=50,采用微信平臺輔助健康教育方式)。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 微信平臺輔助健康教育方式對提高呼吸監(jiān)護患者滿意度方面優(yōu)于傳統(tǒng)健康教育方式。
關鍵詞:微信平臺;健康教育;呼吸監(jiān)護患者;滿意度
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和醫(yī)院服務功能的擴大,健康教育已成為醫(yī)院整體護理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呼吸監(jiān)護患者病程長、康復訓練難度大、臥床時間長、易產生并發(fā)癥,所引起的心理、康復等問題對患者的預后有直接的影響,而有效的健康教育對患者的功能恢復及預防并發(fā)癥有重要的意義[1]。隨著現代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追求健康的意識不斷增強,傳統(tǒng)的醫(yī)院健康教育模式已不能滿足患者及家屬的需求,他們希望通過更方便、快捷、輕松的方式獲取更多的健康教育指導[2]。于是,為了能更好地為患者及家屬提供優(yōu)質護理服務,我科于2014年7月利用微信平臺在原有傳統(tǒng)健康教育的基礎上強化對呼吸監(jiān)護患者的健康教育,取得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2014年2月~2015年7月期間收治的呼吸監(jiān)護患者100例,其中男47例,女53例,年齡l6~91歲。按照不同的護理方法將入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50,采用傳統(tǒng)健康教育方式)和觀察組(n=50,采用微信平臺輔助健康教育方式)。對照組50例,男23例,女27例;觀察組50例,男24例,女26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學歷、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干預方法
1.2.1對照組 患者僅接受責任護士給予的常規(guī)健康教育,其健康教育方式為責任護士在患者床邊進行健康教育指導。
1.2.2觀察組 患者在接收常規(guī)健康教育的基礎上,增加由責任護士的微信方式進行健康教育指導。
1.2.2.1目標人群的選擇 選取符合入選標準的研究對象,向患者說明微信的作用(微信是快速與人聯系的一種手機新型語音工具,用戶可以通過微信與好友進行形式上更加豐富的優(yōu)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聯系,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中)以及本次研究的目的、意義、參與自愿性、需要時間、保密性和無害性,并征得患者同意,根據患者或其家屬的手機號碼將其加為好友,建立呼吸監(jiān)護患者朋友圈。
1.2.2.2資料庫的建立 建立本科室常規(guī)健康教育及??萍膊〗】到逃馁Y料庫,其中常規(guī)健康教育內容包括醫(yī)院環(huán)境、檢查的注意事項、藥物相關知識等。??萍膊〗】到逃齼热莅▽?乒δ苠憻挕?骑嬍场⒗懑煹淖⒁馐马椀认嚓P內容。由科室責任組長、護士長查看相關文獻及相關??茣笾贫ú⒔挥舍t(yī)生審核后存人資料庫。
1.2.2.3微信的發(fā)送 微信發(fā)送者是從科室選出的高年資、豐富臨床經驗、高度責任心、有良好溝通能力的2名責任組組長擔任。觀察組通過口頭及書面的形式并配合微信進行健康教育,采用??平】到逃齼热菖c常規(guī)健康教育內容相結合,圖文并茂的形式進行宣教。①信息的發(fā)送分為人院組、康復組、出院組;②每d下午16時按分組的病員進行信息的發(fā)送,如有患者提問,則會盡快答疑;③患者可以在手機上及時收到微信,并可以通過微信的語音功能與責任護士進行對話。
1.3評價方法 制定專門的評價量表,評價內容包括藥物指導、功能鍛煉、問題反饋及解決、檢查及治療的相關知識等共計16個問題,由責任組長在患者出院時進行發(fā)放,評估結果有滿意、不滿意。
2結果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滿意率比較,見表1。
3討論
醫(yī)院的健康教育指的是通過有效的溝通幫助患者和患者家屬學習到恢復健康以及保持健康的有關知識,促進患者養(yǎng)成良好健康行為習慣的醫(yī)療行為。健康教育作為護理人員的工作之一,隨著現在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進步,健康教育在醫(yī)療過程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屬于護理服務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護理人員在實施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怎樣有效與患者實施溝通,是現在需要研究的主要問題。以往的健康教育,主要通過口頭教育以及宣傳資料進行教育,對患者灌輸的知識多,但是得到反饋的卻很少,溝通效果不理想,并且護理人員對于知識層面的掌握不全面,語言溝通能力以及講解時機等存在差異,對溝通效果造成影響。微信是騰訊公司在2011年推出的一類支持多人語音、快速發(fā)送圖片和文字的手機聊天軟件,不但將圖、視頻、文以及音等集合在一起,并且具有互動的特性,屬于實現消息覆蓋最大化的主要媒介。為了對以往的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缺陷進行彌補,我們在實施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通過微信平臺,按照患者的實際需求,通過微信以文字、視頻、語音以及圖片等方式將教育信息傳達到患者。通過手機發(fā)送微信:①運用復制粘貼的功能輸入文字,簡便、快捷,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錯誤率。在接受責任護士口頭健康宣教的同時,發(fā)送的圖片直觀、簡捷,易于理解,尤其對年老理解力差的患者,可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②拉近與患者之間的距離,彰顯護理工作的體貼和細微之處,在患者生日和節(jié)日送去祝福,使患者獲得溫暖,提高患者滿意度;③加強護患之間的互動,尤其是出院后的患者,碰到疑問或困難時發(fā)送微信文字或圖片,可給予指導及解決;④使健康教育的內容更加精細,口頭的宣教多較簡單、粗糙,且在疼痛或疲憊時,講解未引起患者足夠的重視,不能注意傾聽,達不到宣教的效果[3];⑤起到護理干預的作用,尤其是年老患者或依從性差的患者,通過翻看微信,適時提醒哪些是正確的方法應加以堅持,哪些是錯誤的方法應及時糾正;⑥除患者外還必須有家屬參與健康教育,以保證康復計劃的全面實施[4]。因此,還可以邀請家屬進入朋友圈,接受健康教育以便有效配合以確保健康教育實施的準確性及有效性。
綜上所述,搭建現代化服務平臺,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已是大勢所趨,通過創(chuàng)新的健康教育模式與傳統(tǒng)健康教育模式相結合,可以使呼吸監(jiān)護患者全方位、全程地接受健康教育。但目前在運用過程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如微信平臺對手機版本有所要求,須是智能手機方可使用,年齡層次及受教育程度也會制約其使用微信的能力。當然,隨著信息化進程及不斷的摸索總結,相信在微信健康教育平臺的發(fā)展上還會有更大的突破空間。
參考文獻:
[1]田君葉,劉均娥,穆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4):377-379.
[2]杜靜,秦震聲,成茜,等.應用飛信搭建健康教育平臺的實踐與效果[J].護理學雜志,2013,18(9):26-27.
[3]杜鑫.飛信健康教育對頸椎病患者積極度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3,28(16):l4-15.
[4]梅迎雪,張海嬌,陳立鳳,等.21例膝關節(jié)高度屈曲攣縮畸形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的康復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6):517-519.編輯/馮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