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達州市流行性腮腺炎的疾病調查及預防控制情況。方法 對流行性腮腺炎患者7439例實施流行病學調查,總結結果。結果 流行性腮腺炎發(fā)病地區(qū)以達縣最高(1939例),其次為宣漢縣(1237例);各個年齡段均可發(fā)病,但小兒時期發(fā)病率最高,集中在4~6歲與9~15歲兩個年齡段,同時男患顯著多于女患(P<0.05);發(fā)病月份來看,集中在4~7四個月份,其中6月最高;因多為小兒患者,為此從職業(yè)分布來看,學生占了62.64%,其次為幼托兒童與散居兒童。結論 流行性腮腺炎好發(fā)于小兒,加強預防與控制十分關鍵,其中疫苗接種屬于有效而經濟的策略,值得推廣。
關鍵詞:流行性腮腺炎;調查;預防
Investigation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pidemic Diseases in Dazhou City
LIAO Dong,WU Wei,MOU Zhe-li,CAI Hua
(Department of Immunization Program,Dazho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Dazhou 6350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and prevention of epidemic diseases in Dazhou city.Methods 7439 cases of epidemic mumps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results were summarized.Results Incidence of mumps area in Da county was the highest(1939 cases),secondly Xuanhan county(1237 cases);of all ages can be affected,but in childhood onset rate is the highest,concentrated in the 4~6 years old and 9~15 years two ages,and male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female patients(P<0.05);onset month,in 4~7 four months,which the highest in June;due to multi for pediatric patients.Therefore from the occupational distribution of students account for 62.64%.Secondly,as a young supporting children and scattered children.Conclusion It is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epidemic of mumps in children,which is an effective and economic strategy,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Epidemic mumps;Investigation;Prevention
流行性腮腺炎指的是因腮腺炎病毒導致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疾病,在小兒中好發(fā),其主要臨床表現為發(fā)熱、腮腺非化膿性腫痛及人體神經系統(tǒng)、心肝腎等器官受累[1-3],并發(fā)癥較多,如心肌炎、睪丸炎、病毒性腦膜炎、胰腺炎等[4],需加強重視。為了進一步探討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學特點及預防控制,筆者針對達州市疾病控制中心2005~2014年收錄的7439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進行了疾病調查,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7439例對象,全部為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入選時間2005~2014年,均為達州市疾病控制中心收錄的確診為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且無任何1例患者死亡。入選患者來自達州市1區(qū)5縣1代管市,其中2005~2014年例數分別為1085例、1045例、1026例、693例、769例、621例、821例、893例、319例、167例。入選患者各個年齡段均有,年齡0~84歲,均值(14.6±2.3)歲。
1.2方法 回顧性分析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年齡、性別、疾病類型、治療情況等,根據病歷資料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學進行調查,總結達州市流行性腮腺炎地區(qū)分布情況、發(fā)病年齡/性別情況、發(fā)病月份情況及發(fā)病職業(yè)情況,并找出合理的預防控制措施。
1.3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計數資料采取百分比表示,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處理,計數資料行χ2檢驗,將P<0.05作為統(tǒng)計學有意義的標準。
2結果
2.1地區(qū)分布情況 從7439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地區(qū)分布來看,發(fā)生率最高的為達縣,有1939例,百分比為26.07%,其次為宣漢縣,有1237例,百分比為16.63%,之后分別為渠縣1185例(15.93%)、通川區(qū)989例(13.29%)、大竹縣948例(12.74%)、開江縣586例(7.88%)、萬源市555例(7.46%),見圖1。
圖1 達州市2005~2014年各地區(qū)流行性腮腺炎發(fā)病人數分布圖
2.2 發(fā)病年齡、性別情況 7439例患者中,各個年齡段均有發(fā)病者,其中20歲以下者居多,集中在4~6歲與9~15歲兩個年齡段;其中,男4751(63.87%)、女2688(36.13%),男患顯著多于女患(P<0.05),見圖2。
圖2 達州市2005~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性別、年齡分布圖
2.3發(fā)病月份情況 7439例流行性腮腺炎發(fā)病月份分布可見表1,從表1中可知,高發(fā)期為4~7月份,其中以6月份最高,有1337例,其次為5月份,有1210例,可見夏季屬于高發(fā)季節(jié)。
2.4發(fā)病職業(yè)情況 本次研究7439例患者中多為小兒,年齡在16歲以下占了極大部分,其中學生4660例,百分比62.64%,幼托兒童1474例,百分比為19.81%,散居兒童828例,百分比為11.26%,詳細的職業(yè)分布情況可見圖3。
圖3 達州市2005~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職業(yè)分布示意圖
3討論
流行性腮腺炎屬于常見疾病,因腮腺炎病毒所致,可經空氣傳播,而且大部分患者一次感染后可獲得終身免疫,但少數抗體低下者會有再次感染可能[5-7],應加強重視。達州市疾控中心針對2005~2014年收錄的7439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進行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達縣發(fā)病率最高,其次為宣漢縣、渠縣等;小兒時期發(fā)病率最高,其中在4~6歲與9~15歲比較集中;男性患病率顯著高于女性(P<0.05);從發(fā)病月份來看,4~7月屬于高發(fā)期,這與同類大部分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可見夏季屬于高發(fā)季節(jié);此外,本病以小兒為主,故而學生患病率較高,約為62.64%,其次為幼托兒童與散居兒童。
從本研究分析可知,學生屬于高發(fā)者,為此學校與家庭便成為疾病高發(fā)聚集地,可通過\"學校-家庭-學校\"傳播,使得學生成為最易感染的群體[8],分析原因在于居民危險意識淡薄,認為屬于普通疾病,傳統(tǒng)方式便可解決;學生爆發(fā)病情后,學校未能及時引起重視,未能及時隔離與治療;相關部門與醫(yī)院未能對疾病高發(fā)區(qū)實施消毒與預防控制;此外,部分地區(qū)通風條件不佳,導致該病隨著空氣傳播[9]?;诖?,筆者認為預防控制本病應做好以下幾點:①加強宣教力度,指導學生與教師疾病的防控方法與措施;②確診者應及時隔離,有效控制傳染源;③針對和患者親密接觸的人群注射丙種球蛋白進行疾病預防;④確保室內空氣流通,保障衛(wèi)生整潔[10]。
綜上,流行性腮腺炎好發(fā)于小兒,加強預防與控制十分關鍵,其中疫苗接種屬于有效而經濟的策略,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王春波.流行性腮腺炎的疾病調查與預防控制措施[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09(2):26-26.
[2]費方榮,馮錄召,許真,等.2008-2010年中國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疾病監(jiān)測,2011,26(9):691-693.
[3]相曉妹,劉繼鋒,王素卿,等.西安市2005~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及控制策略[J].國外醫(yī)學(醫(yī)學地理分冊),2013,34(2):96-98.
[4]卞琛,徐文國,韓長磊,等.常州市2004~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監(jiān)測和暴發(fā)疫情分析[J].現代預防醫(yī)學,2013,40(19):3544-3546.
[5]許陽婷.2004-2012年南京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J].現代預防醫(yī)學,2014,41(11):1938-1940,1944.
[6]陳妙芬,梁潔雅,呂海韻,等.佛山市南海區(qū)2006-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學分析[J].微生物學免疫學進展,2013,41(2):47-49.
[7]劉繼鋒,相曉妹,李倩,等.2012-2013年西安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J].現代預防醫(yī)學,2015,42(4):579-580,614.
[8]劉繼鋒,相曉妹.西安市2004~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J].現代預防醫(yī)學,2013,40(18):3350-3352.
[9]陳佳佳.健康教育對162例暴發(fā)流行性腮腺炎的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11(16):214-215.
[10]閆玉霞,孫花榮.我市2006年-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學調查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3,14(31):4203-4204.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