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當前中職生《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效率低,教學效果不明顯等問題做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對策,教師必須改變教學觀、學生觀、課程觀,以先進的教學理論指導教學,以提升課堂實效。
關鍵詞:無效課堂 教學理論 高效課堂 有效性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作為中職生信息技術的一門必修課,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在教學內容上已趨于定型,其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操作系統(tǒng)、Word、Excel、Powerpoint、網絡基礎和Internet應用基礎等。內容實用,反映了當前中職計算機課程的主流和社會的需求。但長期的教學發(fā)現(xiàn),學生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學習目標并不明確,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結果導致計算機基礎課教學難以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且不利于學生以后的職業(yè)生涯發(fā)展,本文就如何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的有效性淺談一些愚見。
1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高效的課堂是指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與學的任務,綜觀中職的計算機課堂,其效率大多是偏低的,有的甚至是無效課堂,原因有二:一是中職學生大多數(shù)是“落榜生”,他們的知識基礎較差,興趣愛好錯位,學習能力相對較弱,計算機課在他們眼里就是網絡,就是游戲,學習缺乏主觀能動性,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教學活動被動應付,課堂交流不暢,課堂教學效果自然就差。二是傳統(tǒng)的教學中是采用以教師為中心,“一言堂”、“滿堂灌”地灌輸式教學模式,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法傳統(tǒng),中職學生的生源素質和學習現(xiàn)狀使教師自身價值難以體現(xiàn),低效,曲高和寡的課堂使教師產生了職業(yè)倦怠,長此以往,課堂教學活動越來越僵化,課堂效率越來越低?;诖耍艺J為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的有效性勢在必行。
2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實效的一些策略
要提高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學生觀、課程觀,以先進的教學理論指導教師的教學實踐,本文以為,應從三方面著手解決計算機基礎教學問題。
1、調動學生積極性,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
學生是教育的參與者和承擔者,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要盡力去創(chuàng)設并營造一個和諧、民主、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盡可能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引導他們參與積極有效、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2、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跟上時代變化的節(jié)奏。
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首先得儲備一桶水,由內而外去感染和影響學生,以個人魅力和生動有趣的教學素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一改以往那種板著臉、手拿教尺、以為這樣學生才會懼怕你的刻板形象,一位受學生歡迎的教師應該具有良好的內在素養(yǎng)和外在風范。另外,教師要善于學習。作為中職院校教師,唯有不斷學習,方能適應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教師應該從自身下功夫、找方法,教師要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樹立終身學習理念,面對日趨復雜的教育對象,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汲取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做到終身學習,活學活用。
3、適當應用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實效。
學習有法,學無定法,貴在得法。成功的教育要求有好的教師,好的學生,還必須有好的方法,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經驗的教師在備課的時侯,總是要周密地考慮,他所講授的知識將在學生的頭腦里得到怎樣的理解,并根據這一點來挑選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課程內容適當?shù)剡x取授課法,比起生硬直接的授課學生更容易接受。
總之,讓我們每一位職業(yè)學校的教師一起努力,更新我們的教學理念,改進我們的教學方法,優(yōu)化課堂,真正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