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具有較為悠久的風俗文化,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孕育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嫁衣風俗。透過嫁衣文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民俗傳統(tǒng)進行了解,體會我國民間舊俗,同時也是對風俗文化的有效傳承和發(fā)揚。在漢族傳統(tǒng)嫁妝中,通常是紅底綢緞,代表了一種喜慶,對于少數民族而言,嫁衣文化又體現(xiàn)出少數民族特有的風情。本文對中國嫁衣文化展開分析探討,并提出自己相應看法。
我國具有較為悠久的歷史,因而孕育了獨具特色的嫁衣文化。尤其是對于各族人民,本身風俗各不相同,因而嫁衣文化也呈現(xiàn)出多樣化特點。對于漢族人民而言,普遍選用紅色作為嫁衣的顏色,紅色代表著喜慶,體現(xiàn)出漢族人民結婚時心情愉悅的狀態(tài)。在我國古代,新娘結婚的時候必須頭戴鳳冠,在外衣穿著上也很有講究,紅花袍、紅娟衫等處處洋溢著喜慶。對于少數民族而言,根據當地民俗風情不同,嫁衣文化也呈現(xiàn)出各不相同。
我國嫁衣文化概述
對于我國古代人民來說,嫁衣尤為重要,嫁衣能有效反應古代民俗,并能在一定程度體現(xiàn)出古代家庭富裕程度。尤其是對于女孩子而言,嫁衣對于整個一生都非常重要,從女孩年齡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動手制作嫁衣,嫁衣制作過程非常漫長,直到女孩真正出嫁為止。我國古代嫁衣流行必須頭戴鳳冠,新娘還需用紅方巾進行遮臉,以體現(xiàn)出古代新娘的欲遮還羞。新娘一定要穿戴紅娟衫,體現(xiàn)出紅色喜氣洋洋的氛圍,通常還要外著大紅顏色繡花紅袍,鞋子也必須是紅緞繡花鞋,這樣才能有效凸顯新娘千嬌百媚特點。下圖1所示為我國古代傳統(tǒng)嫁衣。
我國古代嫁衣的作用
對于我國古代而言,嫁衣承擔著非常重要作用,嫁衣不僅代表了當地的民俗,同時對于新娘來說是嫁人之后的開始。古代男尊女卑思想較為嚴重,新娘各方面比較依賴丈夫,因而嫁人意味著告別過去,迎接嶄新生活,是新娘人生一大轉折點。與此同時,古代將嫁人看做十分重要的使命,嫁人的過程中,同時也是新娘最美時刻,嫁衣所蘊含的風俗文化多樣,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探索價值。通過了解嫁衣風俗,有利于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發(fā)揚。
全國各地嫁衣習俗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全國各地在地理位置、風土人情、民俗文化方面各不相同,因而嫁衣文化也呈現(xiàn)出一定多樣化特點。浙江富陽地區(qū)新娘嫁人過程中,只有花轎到達女方家中之后,女方才讓新娘著手準備化妝。新娘穿衣過程中也具有一定講究,需先穿小衫褲,然后才能更換紅棉襖,穿衣的過程中,整個人需立于蒸桶之上。新娘穿大紅裙之前,還應準備好12個雞蛋,然后將雞蛋放入褲腰,最終雞蛋沿著褲腳滾出,這樣新郎才能正式迎娶新娘。福建泉州地區(qū)也很有自身的特點,通常新娘出嫁之前需要認真化妝,以示對南方尊重,出嫁前化妝一般稱之為“笄禮”。新郎花轎到來之時,新娘需要再次化妝,此時化妝通常稱之為“對轎梳妝”,在加冠的過程中也很有講究,只有被認為“有?!眿D人才能對新娘進行加冠。廣西蒼梧地區(qū)同樣有自身特色,一般新娘只允許穿黑色衣服,而不是大紅。陜北地區(qū)新娘嫁人需要特殊打扮,新娘上轎之前需用鍋黑將臉蛋進行抹黑,否則不能嫁人。
全國各少數民族嫁衣風俗
漢族嫁衣風俗以穿紅綢緞、紅絹衫、紅繡花鞋為主,對于少數民族而言,具有其特有的風俗,下圖2所示為我國水族嫁衣。
赫哲族新娘嫁人過程中,利用魚皮縫制嫁衣,顏色以黃黑相間為主,并利用手工進行縫制,在衣袖等部位縫制一定數目花紋,花紋十分精致。盡管從材料上講相對較為原始,但能充分體現(xiàn)別具特色的原始美。土族人民結婚過程中,嫁衣相對較為華麗,顏色非常鮮艷,通常嫁衣由多種顏色構成?,幾迦嗣裨诖汤C方面較為精通,因而嫁人過程中,嫁衣刺繡圖案非常華麗,充分體現(xiàn)出本族風情。
結語
本文淺要分析探討中國嫁衣文化,并提出自己相應看法。我國具有較為悠久的文化歷史,因而嫁衣文化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特點。目前來說,受到西方婚禮影響,盡管我國嫁衣風俗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但通過對嫁衣文化研究,不僅加深對傳統(tǒng)嫁衣文化的了解,同時有利于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及發(fā)揚。
(作者單位:長春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