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藝術史中,他的發(fā)展歷程多樣而多變,但所有的藝術門類幾乎都是從模仿開始的。模仿在繪畫藝術中最基本的表現無非是模仿自然中存在的東西和臨摹前人的作品。在中國畫學習的過程中臨摹前人的作品都是非常的重要。因為能夠被拿來臨摹作為學習規(guī)范的必定是我們藝術中的經典之作。
臨摹的重要性
貢布里希說過:“沒有傳統(tǒng)的圖式就沒有藝術?!眰鹘y(tǒng)的圖式是推動藝術發(fā)展的關鍵因素,是先輩留下的,在后來的藝術發(fā)展中成為了學習者學習的典范。在繪畫史中,如 “吳家樣”“曹家樣”,是形容曹仲達、吳道子創(chuàng)作的具有自己獨特風貌的作品,至今都是后人學習的藝術規(guī)范,而這些作品在漫長的歷史中成為了藝術的傳統(tǒng)圖式,甚至成為了民族的文化標志和精神圖騰。因此,如果我們真心喜愛中國畫這門藝術,去了解它,就很容易懂得這些經典作品的價值和意義。
中國繪畫的學習尤為重視臨摹的作用,每個學畫人都是從臨摹和模仿開始的。臨摹前人的作品不僅可以從中得到基本的技法練習,更是可以逐漸替提升自己的藝術品位,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而這些“營養(yǎng)”都是學習中國畫、創(chuàng)作中國畫必須的基本素養(yǎng)。
作為一門傳統(tǒng)根基深厚的繪畫藝術,高度的程式化是中國畫的特征,這是經過上千年的發(fā)展,在人類不斷的藝術活動中慢慢積淀而成的,因此臨摹是了解中國畫內在東西的最好窗口。六法論中的“傳移模寫”就是指的臨摹這一塊。在傳統(tǒng)中國畫中,各種程式符號的恰到好處的組合搭配,才出現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這些作品在歷史傳承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它們承載的不僅是畫家本人的精神理想和藝術成就,更是我們民族文化中一個重要門類的傳承。而臨摹正好能繼承這些傳統(tǒng)。所以臨摹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怎么樣臨摹
臨摹如此重要。怎么樣臨摹才能學習和吸收到中國畫最內在和精髓的東西,從而使臨摹出來的作品看上去不只是簡簡單單的形狀,擺在人眼前毫無分量可言?這是學習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首先,我們臨摹在起步的時候就應該先選擇好的范本。那什么樣的范本是好的呢?陸儼少在《山水畫芻議》說:“臨摹要有好的本子,起步不高,終生受累?!焙梅侗臼且粋€起始標準是要選擇自己喜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就會有更大的動力去學好、學精。當然,中國畫中題材內容豐富多彩、各種畫面風格面貌的畫家也數不勝數。歷代大師的作品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但我們不可能全盤吸收,也做不到全盤吸收,所以臨摹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或者有針對性的選擇,這樣可以提高學習效率,減少不必要走的彎路。
其次,選擇好了臨本,還需要有正確的,有效果的臨摹方法。在懂得如何學習中國畫的人看來,學畫開始必須要先對前輩大師的作品進行研讀,了解了作品中的氣象,脈絡,技法后,然后再帶著讀中的疑問動手臨摹。在臨摹中思考,前輩大師的作品為什么會如此震撼人心,要怎么樣才能做到他們的境界,這些都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體會畫中的意味和作者的思想,最好能了解作者作畫之時的心境。解決好這些問題是提高臨摹質量的必要任務,這里的“質量”不只是指臨摹好的作品的效果,還包括臨摹過程中是否解決了問題。在我們臨摹的時候有對臨、背臨和意臨,每一種都會對我們熟練的掌握基本技法起到作用,為寫生、創(chuàng)作做好準備。打好了基礎再加上自己的見解。這對我們之后創(chuàng)作具有自己風格面貌的的作品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他人的指點也是非常重要的。當然我們應當要找那種手上有真功夫的人的指導,不然聽一些人瞎擺活很容易被忽悠。同時,這也對接受指點的人有要求,倘若接受指點的人沒有自己的認識,很容易走彎路。就好比看書,看書少的人,會覺得只要是書上說的就一定是對的。
臨摹要注意的問題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臨摹的時候要有自己的見解,帶著自己的思考和疑問臨摹,不能埋頭不管不顧的學,盡量的做每一筆下去都能解決一些問題。因為所有的前輩畫家,不管是誰,有長處,也有短處。例如有人說:“石濤不好學,要學出毛病來”。所以學習研究要建立在為了了解前人的基礎上,而不是抄襲,從中吸取他們繪畫的精髓為自己的創(chuàng)作積累經驗。臨摹必修找到畫中的規(guī)律,以及用筆用墨的方法,把前人優(yōu)秀的地方學來作為自己的優(yōu)點,甚至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特色,這才是有效臨摹。
想要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當然需要自己不斷地畫,唯有嘔心瀝血的努力,在自己的實踐中取得經驗,才能提高。另外還須多看前人是真跡、他人的好作品。面對面的對著前人留下的真跡,那種感受是印刷品沒法帶來的。
結語
本文講的是我學中國畫時在臨摹上的一些感受和心得體會和大家做一個簡單的議論和討論。個人覺得不管學習什么門類科目都是沒有太多的簡便方法的,學畫就是多畫,多看,多想,練習的多了自然就能熟能生巧了。如果每天在嘴上嚷嚷著理論怎么說,理論怎么指導,是沒有多大用處的。
(作者單位: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作者簡介:肖霄,男,學校: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專業(yè):美術學,研究方向:中國畫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