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井龍 李艷
【摘要】作文教學注意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不僅可以使學生知道為什么寫,還可以充盈學生情感上的動力,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也是解決當前農(nóng)村地區(qū),特別是邊遠山區(qū)小學作文質量偏低的有效方法之一。
【關鍵詞】作文教學 情感培養(yǎng) 方法 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146-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作文教學越來越受到廣大基礎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全新的教學理念使教學方法逐漸走向了多元化的軌道,大面積提升了作文的質量。然而,我們不能不看到一些農(nóng)村小學,特別是偏遠山區(qū)的農(nóng)村小學由于信息的滯后,教學方法的陳舊,教學質量相對比較落后。究其原因,學生對寫作興趣不濃是主要癥結之一。怎樣才能提升學生的作文興趣呢?筆者認為:
一、要引導學生熟悉所寫事物的本質屬性。
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質屬性征,學生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只有抓住事物的質屬性,才能客觀地反映出描寫事物的本來面目。而這一本質屬性,恰恰是作品要表現(xiàn)的主題思想。在教學中只有抓住這一點,才能“扯一發(fā)動全身”,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如,小學三年級看圖作文《郵遞員》。畫面是一個郵遞員,身著雨衣,肩挎郵包,在滂沱的大雨中來到用戶家門口,把郵件送到用戶的手中。在教學中,我提出了:畫面的人物是誰?他在干什么?什么樣的天氣? 你怎么知道的?等問題。學生回答千篇一律?!霸谟曛?,郵遞員把信送到了用戶手中。”面對這一尷尬的教學現(xiàn)狀,不能不引發(fā)我的思考。反思后感到,學生對畫面沒有“質”的認識??吹街皇潜砻?,沒有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圖。于是,我又補充提出“郵遞員為什么能做到這一點?這是一種什么精神?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躍躍欲試。在充分的議論中,學生明白了:郵遞員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他不怕苦,不怕累,這是一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這一議論,學生找到了事物的“本質”,學生的作品不再是蒼白的敘事,而濃濃的情感讓人感動不已。有一名學生寫到:雨下得那么大,雷聲那么響,可沒能阻擋住你的腳步。我知道你心里想的是用戶,用戶滿意,怎么苦怎么累你的心都是甜的。因為你的心里只有用戶,唯獨沒有自己。叔叔我愛你!
抓住了事物的本質屬性,就等于抓住了學生的心,可以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二、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
要使學生創(chuàng)作出好的作品,筆者認為,必須使學生在創(chuàng)作之前,實現(xiàn)情感上的升華,知道歌頌什么,贊揚什么,反對什么,唾棄什么。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誘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激情。促其“想寫、要寫,必須寫?!?/p>
在教學《記一個熟悉的人》的命題作文時,我提出了這樣三個問題:你寫誰,與他(她)什么關系?你寫他(她)什么事?為什么要寫他(她)?為什么要寫他(她)這是寫作目的,目的通過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找到寫作的欲望。如一名學生,他要寫自己的媽媽。他告訴同學們說,我是一個五口之家,爺爺奶奶八十歲的高齡,爸爸臥床不起,媽媽身體很不好,每天都要大口大口地吃藥,骨瘦如柴的身子要承擔起五人的家庭。她沒早沒晚,每年每節(jié),堅持上班,做家務。我想幫她,她又不肯。我愛媽媽,更愛媽媽的愛心。這名學生就是在“愛”的激情中,完成他的作品的,每個字都是他心靈的感嘆;再如,一名學生,她他要寫老師。她說老師很辛苦,每天早來晚走,事事想在前,也干在前。有一次,我把窗臺上的花盆碰到地上摔壞了,嚇得直哭。老師知道后,趕來安慰我,于是拿出了20元錢,安排班長又買來一個新的花盆。還說你最近學習進步很大,就算老師獎勵你的。她告訴同學們說,老師就像慈母一樣,我愛她,因此我要寫她。她也是在激情中完成這個命題作文的。
學生寫作欲望,需要情感做鋪墊,情感越原始 作為越大。
三、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創(chuàng)作情感。
興趣,往往是短暫的,沒有長久的動力。筆者認為,強化寫作上的情感培養(yǎng),寫作的動力會持久。
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情感,就是培養(yǎng)學生愛寫、樂寫,養(yǎng)成一種習慣。筆者指導學生從日記寫起,一日一記。要求學生不寫空話、不寫大話、不寫蒼白的話。寫出的每句話要有感有情,有血有肉。讓日記成為學生情感抒發(fā)的訓練場和情感交流的園地。長此以往學生漸漸地喜歡上寫作了,也把寫作當上了樂趣。
在單元習作訓練時,我也強調情感的作用,在明確寫作內容的前提下,要求學生必須明確為什么去寫,從情感上為每一次習作訓練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如四年級上冊《讓我感動的一件事》,教學中強調:什么事讓你感動,你為什么感動。讓學生從“精神與品質”上找到創(chuàng)作的“動力”。讓情感化作一種精神力量,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作激情和質量。
總之,作文是“情感”的產(chǎn)物,沒有“情感”的作品也不能稱其為作品。要提升學生作文的質量,強化教學中的情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齊敏.小學作文“支架問題”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2] 王燕.小學作文分層教學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9.
[3] 劉明.小學作文書面評語研究[D].西南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