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雷雨》作為我國戲劇歷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在當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學術(shù)地位?!独子辍钒殡S著不斷的誤讀與正名,最終成為家喻戶曉的歷史名篇。同時該篇也作為我國語言教學的典范,入選了多個版本的語文教材,這也恰恰體現(xiàn)了《雷雨》的文學價值所在?;谇叭搜芯康幕A(chǔ)上,深入挖掘和闡述《雷雨》所體現(xiàn)的文學價值。
[關(guān)鍵詞]《雷雨》;文學價值;文學解讀
[中圖分類號] 1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8854(2015) 04-0048-02
作品《雷雨》是我國戲劇大師曹禺的經(jīng)典之作,1934年7月發(fā)表在《文學季刊》的第1卷第3期上,并在1935年4月在日本東京進行了首次公演,在經(jīng)歷了世人的誤讀和偏見之后,終于得到了學者、專家,以及普通讀者的一致贊譽,獲得了無數(shù)的榮譽和獎項。并且目前有關(guān)《雷雨》的研究也正在蓬勃的開展之中,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各種有關(guān)《雷雨》的研究文獻當中,已有多達1500多篇專業(yè)論文,內(nèi)容也是多種多樣。
文學價值,簡單地來說就是已有的文學作品對我們?nèi)祟惥哂泻畏N意義的問題。文學作品如果能夠給讀者帶來滿足感、歡愉感.能夠給讀者以熏陶,那么這樣的文學作品就是具有豐富的文學價值的作品?!独子辍分阅軌蚴艿饺绱硕嘧x者的追捧和贊譽,這與其包含的豐富的文學價值是分不開的。就連其作者曹禺就曾經(jīng)說過《雷雨》本身就是一部說不清楚的作品,包含了過多的技巧運用,人物形象也復雜深刻,這些都處處體現(xiàn)著《雷雨》的文學價值所在。
一、對于戲劇情境的深刻描述
在每一場舞臺劇開始之前,都會對整個戲劇的環(huán)境,或者說是戲劇人物的情境進行簡單的提示,這一提示并不是隨意為之,而是對當前人物心境的一種側(cè)面描述和襯托。例如,在第一幕舞臺提示的時候就有過這樣的描述:屋中很氣悶,郁熱逼人,空氣低壓著。外面沒有陽光,天空灰暗,是將要落暴雨的神氣。而在第二幕舞臺劇是這樣描述的:午飯后,天氣很陰沉,更郁熱,濕潮的空氣,低壓著屋內(nèi)的人,使人更加煩躁。這些都描述了一種煩躁、著急、不安的心理情境。曹禺在《雷雨》的一開始就描述了一種炎熱、風雨欲來的壓迫感,同時劇本也在不停的提示著讀者這種炎熱所帶來的郁熱和壓迫感。在我第一次通讀《雷雨》的整個過程中,感到的都是無窮無盡的壓迫感,有些情節(jié)甚至令我感到窒息。同時《雷雨》的整篇邏輯關(guān)系和線索都是緊緊相扣,情節(jié)紛繁復雜,但同時細節(jié)又清晰自然。這個戲劇一切誘因都是因為蘩漪的不安,她極其癡迷周萍,想盡一切辦法挽回周萍,而周萍則深刻地迷戀著四鳳,這時候她就想通過四鳳的母親帶走四鳳,卻不想這一舉動引發(fā)了塵封了三十多年的秘密和恩怨,這個戲劇的一切沖突也就由此而來。也正是由于這么多年的恩怨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爆發(fā)出來,造成了如此大的震撼和壓迫。
二、對人性的深入描寫
《雷雨》中的人物都有一個顯著的特征,那就是所有的人物描寫基本上圍繞著兩個關(guān)鍵點來進行的:欲望和掙扎。欲望是任何一個有血性的人所不可避免的,人一旦有了欲望,就會對其他的東西存在較大的幻想,當人的這種欲望無法得到滿足的時候,就會陷入無窮無盡的掙扎之中。在《雷雨》當中,人物都是陷入了這種無窮盡的欲望和掙扎之中,尤其是整個戲劇的中心人物周蘩漪更是這種人性的真實體現(xiàn),例如對她出場時候的描寫:她會愛你如一只餓了三天的狗咬著它最喜歡的骨頭,她恨起你來也會像只惡狗狺狺地,不,多不聲不響地狠狠地吃了你的。她是整個叛逆的女性的代表,性格及其極端,最終導致了性格分裂。她最終乞求著周萍的關(guān)愛,喊著:我沒有孩子,我沒有丈夫,我沒有家,我什么都沒有,我只要你說,我——我是你的!當一個女性喊出如此悲哀、極端的話語時,她所爆發(fā)出來的能量也是超乎了常人的想象的。
另外,《雷雨》當中也無時無刻的不暴露出對整個人性的顛覆和拷打。在整個劇本中,包含了一些對人性的丑惡面。大少爺周萍曾經(jīng)有著不少“反人性”的行為,曾經(jīng)因為自己的欲望而與自己的后母發(fā)生了不堪的畸形之戀,在其醒悟之后,試圖通過與四鳳的戀愛來洗凈自己的靈魂,但最終在自己父親權(quán)威的壓迫下,還是沒能掙脫命運的牢籠。而二少爺周沖同時也幻想著和四鳳的純潔愛情,這里面自然包含著對上下等人格區(qū)分的不滿,也天天幻想著自己的一些小沖動,但他的掙扎也是徒勞的,最終還是沒能躲過命運的掌控,美好的幻想還是化作了一團泡影。
三、人物命運的多重刻畫
《雷雨》中對人物的命運刻畫也是極奇深刻的,作者曹禺的本意可能是描繪一種憧憬和幻滅的命運輪回觀,因此在戲劇的開頭就大量的運用了神秘、晦澀的語言手段,給劇中的人物命運定下了基調(diào),讓劇中的人物在憧憬和幻滅中不斷接受考驗。這個劇本給我的感覺就是在初讀的時候可以感覺到作者似乎是注定了一定的人物命運,但隨著劇情的不斷深入這種感覺又不斷消失殆盡,給人一種猜到了開頭卻見不到結(jié)尾的遺憾。在《雷雨》的寫作過程中,曹禺肯定也模仿了大量的古希臘式的命運悲劇的寫法,其中周樸園想逃避命運的懲罰,但最終仍不免自食年輕時造下的惡果,這與俄狄浦斯想逃脫命運的軌跡,卻終不免弒父娶母的結(jié)局有著驚人的相似。曹禺之所以能夠有著這種命運的描寫手段,也與其所處的五四時期的“個性解放”時代精神有關(guān)。他在中學和大學階段接受了大量的西方文化的浸潤,對于柏拉圖、尼采、叔本華等的哲學思想都有著癡迷般的崇拜,曹禺正是將這種西方先進的哲學思想和舊中國的現(xiàn)實社會相結(jié)合,闡述出了深刻的社會意義。
四、如詩意般的語言描寫
田本相曾經(jīng)稱曹禺為“戲劇詩人”,在曹禺的作品中處處透露著詩意般的語言描述。詩意也曾經(jīng)是曹禺最崇高的美學理想,曹禺曾經(jīng)說過雷雨的寫作:我寫的是一首詩,一首敘事詩,這詩不一定是美的,但是必須給讀詩的一個不斷地新的感覺。的確,在《雷雨》的寫作過程中,曹禺貫穿著濃郁的詩意描寫,我在首次通讀雷雨的時候也深深地被這種詩意般的情懷所感染。
在《雷雨》的劇本中,比如第三幕的舞臺提示,第三幕中魯貴家中周沖與四鳳的對話,無不處處體現(xiàn)著詩意般的描寫,在閱讀了之后,讀者處處可以感受到這種深長雋永的情味,讀過之后,久久難以忘懷。同時《雷雨》的個性化語言也是一大特色,不同的人物其語言也具有不同的鮮明特色,每個人的說話方式都不同,同時也反映出了一個人特殊的生活經(jīng)驗、教養(yǎng)積累和特定的生活情境。曹禺通過濃郁的戲劇性的語言和詩意的氛圍譜寫出了一篇能夠載人史冊的篇章。
《雷雨》的創(chuàng)作承載著戲劇大師曹禺的整個理想和夢想,是其獻給全世界人民的一首敘事詩,也是曹禺向弱小人群的一次響亮吶喊,這一吶喊在之后的人類社會歷史上具有永垂不朽的功績。并且,《雷雨》這一巨作入選語文課本,不僅是對其文學價值的深刻肯定,也具有較大的教學價值。有關(guān)《雷雨》的教學價值階段,這里就不在深入探討。《雷雨》的文學解讀,在前期表現(xiàn)出了一定的滯后性,而在后期則表現(xiàn)出了鮮明的時代特征?!独子辍返奈膶W價值不僅僅體現(xiàn)在本文所列舉出來的四個方面,可能也有其他的突出貢獻,這都有待于后續(xù)研究的進一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