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柏龍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shù)學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才能樂意走進課堂,去品味學數(shù)學的樂趣,才會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培養(yǎng)學生對小學數(shù)學的濃厚興趣,是提高數(shù)學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要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習興趣。
關鍵詞:數(shù)學 興趣 培養(yǎng) 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探求知識的原動力,也是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源泉。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人迷才能叩開思維的大門,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發(fā)展。古人常說:“啟其蒙而引其趣,”興趣是靠引導才逐漸形成的。引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的參與教學活動,是新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體現(xiàn)。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應采用什么樣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快樂、一種需要、一種能力呢?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生動的實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較抽象的內容變得生動形象
數(shù)學知識不像語文具有描述性,美術具有直觀性,體育具有身體參與性。各種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無味。要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易懂,就得從生活中挖掘素材,通過日常生話中的數(shù)學知識來提高學生的興趣。例如:“角的認識”這一課?!敖鞘且粋€端點引起的兩條射線”這個概念的描述非常抽象,不易理解。在教學時可作如下的描述:在體育課上,老師讓同學們列隊做操,“立正”就成了一個角,平時我們走路擺臂動作,手臂與身體成了一個角。這“立正一站,手臂一擺,就是一個數(shù)學概念?!边@樣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形象些,也容易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用生動幽默的語音,激發(fā)學習興趣
有一位名人說:“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堂上的腦力勞動效率。”因此,教學時要結合教學內容運用些生動有趣的話語,激發(fā)學習興趣。如:教學“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時可形象的將它們比作“雙胞胎”;當教學“比的意義”時,讓學生聯(lián)想將“分數(shù)”、“除法”、和“比”、視作“兄弟”,討論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這樣不僅對“比”理解深刻,而且有益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以設疑懸念引發(fā)興趣
小學生的求知欲望強,凡事都愛問個為什么,學生積極思維往往都是從“疑”開始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創(chuàng)設一定的激疑情境,用數(shù)學知識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使學生全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我設定了如下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自行車的車輪是什么樣的嗎?”學生回答說:“是圓形的?!薄叭绻侨切位蜷L方形的如何?”學生笑著連連搖頭回答說:“不行,沒法騎?!蔽揖o急著追問“為什么圓的就行呢”?學生一聽,馬上活躍起來,議論紛紛。這一系列的提問不僅使學生對所要解決的問題產生懸念,而且為隨后的教學提供必要的心理準備,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重塑故事情境,喚起學習興趣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是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我認為這是教學的本質所在。在教學中適當?shù)亟o學生營造一個故事情境,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知識。例如,在教學“分數(shù)大小的比較”時,我給學生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同學們,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聽過嗎?(學生:聽過)可孫悟空從天宮中帶回來的仙桃是怎樣分給小猴子的呢?(學生:不知道)下面老師就給同學們講一講。孫悟空從天宮帶回來的仙桃并不多,可花果山的小猴子多啊,這些小猴子、老猴子看到天上的桃子,而且又聽說吃了仙桃可以長生不老,都爭著、搶著要吃。這可怎么辦???孫悟空急的抓耳撓腮,思忖了良久,孫悟空腦袋一晃,計上心來。馬上宣布了分桃子的辦法,孫悟空大聲說:“我們按歲數(shù)分桃子,一歲一個、二歲1/2個、三歲1/3個、四歲1/4個……”但還沒等孫悟空說完,老猴子就鬧騰開了。說到這時我順勢停下問:“同學們,你們說老猴子為什么要鬧?。俊薄耙驗槔虾镒臃值纳?。”同學們大聲說。緊接著我就指出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揭示課題“分數(shù)的大小比較”。就這樣,一段生動形象的小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興趣,把課堂教學氣氛推向了高潮。
五、創(chuàng)設操作情境,調動學習興趣
根據小孩子好動、好奇的心理特點,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動起來。對于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測量、演示或操作,讓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獲得學習成效,,既能鞏固和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例如,我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提前讓學生準備長方形、正方形、圓、平行四邊形、等腰梯形的學具,在課堂上讓學生動手把每個圖形對折,使圖形對折后能完全重合。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了問題,了解了什么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什么樣的圖形不是軸對稱圖形。學生通過自己親身的參與,發(fā)現(xiàn)了問題并解決了問題,掌握了所學知識,也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六、對學生進行適當評價
《新課標》指出:“評價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要關注他們在教學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教師的評價是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重要因素,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以表揚和鼓勵為主。教學中教師還要承認個體差異,尤其是差生,不能一味地批評,這樣會磨滅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注意學生細微的進步,及時予以鼓勵,要善于贊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之處。只有進行正確、科學的評價,才能使學生從評價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勇于前進。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很好的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一堂課有條不紊地進行,而且學生越有興趣,學習則越有信心,學習成績也會越來越好。在小學數(shù)學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要依據新課程的理念,改革舊的教學方法,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當?shù)慕虒W情境,誘發(fā)小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大膽嘗試,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習慣和能力,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從而達到預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