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芬(福建省平和縣坂仔中心小學363705)
立足文本練寫話,激活作文新思路
陳淑芬(福建省平和縣坂仔中心小學363705)
要想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我們就應(yīng)從寫話開始。本文從課文的教學出發(fā),讓學生進行仿寫、補寫、續(xù)寫、串寫,從而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仿寫補寫續(xù)寫串寫
學生害怕寫作文的問題一直困繞著廣大語文教師,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筆者認為,這與低年級的寫話教學有著很大關(guān)系。因為有的低年級語文教師在教學寫話的時候,要求偏低,有的甚至把寫話內(nèi)容寫在黑板上讓學生抄,造成了學生到中高年級的時候,不知道如何獨立寫作文了。所以,作文教學要從低年級寫話做起,筆者經(jīng)過實踐認為,要想提高學生的寫話水平,立足文本就是一個好的方法。下面,筆者就結(jié)合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部分文本教學,談一談如何立足文本來展開寫話教學,以激活學生作文的新思路。
在教學課文時,我們可以及時引導學生參照課文的謀篇布局與語言文字的運用,調(diào)動自己的生活表象,進行仿寫,寫一寫自己熟悉的人或事。這樣不但可以鞏固所學的課文知識,還可以激活學生的寫話表象,讓學生在參照文本的基礎(chǔ)上進行寫話。當學生通過模仿課文寫出高質(zhì)量的文字時,又會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他們樂于寫話的興趣。
比如,在教學《秋天的圖畫》一課時,我就讓學生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樣子的,激活學生對秋天的認識表象,然后讓學生仿照課文的寫作方法來寫一寫自己生活中的秋天。一位學生這樣寫到:秋天不知不覺來到了我們身邊,田野里到處都是豐收的景象,棉花笑得合不攏嘴,雪白的牙齒都吐露在外面,棗樹上結(jié)滿了紅紅的棗子,玉米在地里不時探出頭張望著,盼望農(nóng)民伯伯快來把自己收回家。是什么讓秋天到處是豐收的景象呢?是農(nóng)民伯伯的辛勤勞動換來的。這樣,學生通過學習課文的敘述方式,不但把敘述方式運用到自己的寫話中來,還展開豐富的想象,創(chuàng)新出新的表述方式。
語文教材中的部分文章,經(jīng)過編者對原文的刪改,許多地方都給學生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間,也為學生進行寫話訓練提供了一個平臺。在教學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寫話平臺,讓學生展開想象,把文本沒有表達出來的內(nèi)容給補寫上,以激活學生的想象力。
比如,在教學《黃山奇石》一課時,教材中只是重點介紹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等幾塊奇石,而對于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等奇石卻一筆帶過,只提名字沒有具體寫出形狀。我們就可以進行補寫訓練,讓學生開動自己的腦筋,依據(jù)這些奇石的名字進行合理想象,然后寫出幾段話來。學生由于在學習課文時已經(jīng)被這些奇石所吸引住了,他們的好奇心促使他們會想象下面的三塊奇石應(yīng)該是什么樣子的。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也掌握了如何來描寫這些奇石的方式,所以都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新出一段又一段美妙的文字。
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他們會有自己獨特的一面。我們要鼓勵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個性化,這也是新課標對語文教學的要求所在。學生在閱讀課文的同時,也會加入自己的理解,并伴隨著想象來推測未來文本中主人翁將會是什么狀態(tài),并會有想把它表達出來的愿望。所以,在組織學生練習寫話時,我們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這種個性化理解,讓學生對課文進行續(xù)寫,讓學生在課文內(nèi)容表述的基礎(chǔ)上,展開創(chuàng)新性想象,續(xù)寫出獨樹一幟的文字來,從而訓練學生的表述能力。
比如,教學《坐井觀天》一課,在課文教學準備結(jié)束時,我拋出了一個問題:青蛙對小鳥的話將信將疑,天真的有那么大嗎?真的是看不到邊嗎?看來,為了驗證小鳥的話是不是正確的,我得跳出井口去親自看一下,到底天有多大。于是,這只小青蛙每天都在努力地往井外跳,最后,它終于跳到了井沿上。然后讓學生交流,說一說小青蛙跳到井外之后看到了什么,它有什么樣的感想。學生在我的啟發(fā)下,紛紛舉起手來表述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說小青蛙終于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知道自己以前太盲目自大了,目光太短淺了。有的學生說小青蛙跳出井外之后,一下子被外面的精彩世界吸引住了,為了看到更廣闊的天空,讓一只老鷹背著它飛上天空,去欣賞美麗的世界。有的學生說小青蛙一到外面就震驚了,主動找到小鳥去承認自己以前所犯的錯誤……最后,我順水推舟地說:“你們的交流非常好,那么你們能用文字把自己所想象到的寫出來嗎?記住,一定要有思路,有條理性。我想,小青蛙看到你們寫的文字之后,也會對你們產(chǎn)生感激之情的??纯茨囊晃恍∨笥褜懙米钋宄?,小青蛙看到之后,一下子就能知道你的意思了?!睂W生一聽說讓他們把自己的想法給寫出來,為了證明自己所寫的文字是最受小青蛙青睞的,都努力把自己的文字寫得更好。這篇課文在學生的想象下,被演繹得豐富多彩。由此可見,學生的想象力是不可預見的,他們的思路也是與我們成年人不一樣的,我們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只有激活學生的思路,當他們的思路被激活之后,他們的表達就會具備條理性。
在人教版的小學低年級教材中,很大一部分內(nèi)容是識字教學,每一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都是先安排識字,然后再穿插幾篇課文來讓學生學習。同時,在每一單元的識字教學部分,所選擇的詞語都是一類的,可以反映某一季節(jié)或者某一地方特征的詞語來讓學生進行識字。而這些內(nèi)容,我們也可以利用起來,讓學生串寫,進行寫話訓練,以激發(fā)學生的寫話潛能。
比如,《識字1》中出現(xiàn)的詞語有金秋時節(jié)、景色宜人、層林盡染、疊翠流金、天高云淡、大雁南飛、秋高氣爽、山河壯美、五谷豐登、瓜果飄香、春華秋實、秋收冬藏等。這些詞語展現(xiàn)了秋天的美麗景色與豐收的景象。所以在教學完這些詞語之后,學生基本上理解了這些詞語的意思時,我讓學生到田野里,到校外去實地觀察一下秋天的氣候特點與風景,然后進行寫話訓練,但是在文字中要恰當?shù)剡\用到識字1中的部分詞語。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寫話過程中習得如何來使用一些好的詞語,讓自己的寫話內(nèi)容更加完美,更能吸引別人,讓別人喜歡閱讀自己的文字。
總之,作文教學不能僅僅依靠作文課上的教學,要在平時的閱讀教學與識字教學過程當中,隨時滲透寫話訓練,以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這樣長久堅持下去,我想,學生的寫作水平一定會穩(wěn)步提升的。
[1]孫建龍.小學寫作教學的理論與實踐[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2).
[2]吳立崗.小學作文教學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2(3).
[3]葉黎明.寫作教學內(nèi)容新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2).
(責編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