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寬
1945年,歌劇《白毛女》在延安首演獲得極大成功,后被改編成電影、京劇、芭蕾舞劇,影響了幾代中國人,傳承七十載依然經久不衰。
喜兒與“白毛女”本是同一個人物,但在舞臺上由于兩個角色在年齡、性格、造型上會發(fā)生明顯變化,情感表現(xiàn)和動作設計也有極大不同,因此喜兒的扮演者長相甜蜜、個頭嬌??;而“白毛女”的扮演者則要高挑、性格奔放、演戲質量過硬。
在某種程度上,“白毛女”的角色是整部劇的靈魂。50年中走出來的三代芭蕾版的“白毛女”,也代表了芭蕾舞劇《白毛女》的發(fā)展歷程。第一代的石鐘琴、第二代的辛麗麗早已是全民心中的“舞后級”芭蕾明星,眼下第三代中的佼佼者范曉楓,接過衣缽也有10多年了。
如今已是上海芭蕾舞團(簡稱“上芭”)首席演員的范曉楓,作為新一代“白毛女”,向記者講述自己舞者生涯中的高潮起伏,暢敘對芭蕾舞劇《白毛女》的所思所悟。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她看來,只要自己好好準備,等機會來的時候就可以抓住。“我要試一次,如果失敗那我認了。如果機會來了我本人沒有抓住,那我會后悔的?!毙乱淮习叛輪T范曉楓出演“白毛女”一角,可以被視為是繼承上芭衣缽的象征。接受任務后,她說自己很緊張:“那個時候覺得自己太年輕,總怕弄不好?!?/p>
上海芭蕾舞團有一個不成文的傳統(tǒng),就是如果你要做團里的主要演員,那你必須在上芭的看家戲《白毛女》中出演過“白毛女”、“喜兒”或“大春”這三個角色之一?!栋酌肥撬猩习叛輪T的藝術試金石。
《白毛女》讓女演員們“又愛又恨”。愛,因為它帶給她們無上榮光。恨,則是因為《白毛女》作為原創(chuàng)芭蕾舞劇,融入眾多民族舞、戲劇元素,對科班出身的古典芭蕾舞者來說,很多動作都要打破常規(guī),從頭學起。補習把子功,練習漂亮地耍大刀、使紅纓槍。對于跳慣了“公主”的主演,從心理到實踐都需要“校正”。
在學跳《白毛女》的過程中,也有一些讓范曉楓不太習慣的地方。因為在學校學的基本都是古典芭蕾,已經熟悉了《天鵝湖》之類的外國古典芭蕾,而《白毛女》中有很多民族舞動作,甚至傳統(tǒng)戲劇的動作。再加上這個角色在年代和身份上與現(xiàn)實的跨越相當大,又是難上加難。每到《白毛女》第六場,范曉楓格外小心。因為這場戲中,白毛女在深山生活,在山崖間飛奔跳躍,動作幅度大,稍不留意,就會受傷。但在她看來,這些所謂的原因并不能成為跳不好時的借口?!霸谖铱磥碜鳛槁殬I(yè)演員,跳不好,這只是給自己找了一個借口。我沒有經歷過‘白毛女’那個時代。但演《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的時候,我們也沒經歷過那個童話故事,為什么也能演???所以我認為一名好的職業(yè)芭蕾舞演員、一名合格的上海芭蕾舞團的演員不應該拘泥于是民族芭蕾舞劇還是古典芭蕾舞劇。只要你是職業(yè)芭蕾舞演員,只要你熱愛芭蕾,只要你熱愛上海芭蕾舞團,你就會覺得擔負著責任,同時也榮幸能把‘白毛女’一代代傳承下去?!?/p>
首席舞者是舞臺上萬眾矚目的明星,猶如紅花般嬌艷美麗。范曉楓就是這樣的“紅花”,她總是站在舞臺中央,用她出眾的技藝和藝術表現(xiàn)力感染觀眾,散發(fā)著“首席”的耀眼光彩。也正是這樣一朵“紅花”,曾為了舞劇的成功上演而主動讓出主演的位置,卸去光環(huán),甘為“綠葉”。
2012年8月,作為“海上風韻——上海文化全國行”活動之一,上海芭蕾舞團《白毛女》劇組與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旗下各單位共赴西北巡演?!栋酌穼⒃谇嗪5奈枧_上完成第1700場公演,范曉楓正是當下“白毛女”的第一扮演者。正當大家為演出緊張排練的時候,一位小演員不慎扭傷了腳踝,無法上場演出。如此狀況讓大家手足無措,這時范曉楓突然站出來,說:“讓我來跳?!闭f著便換上了“大紅棗”舞段的群舞服裝,并開始為登臺做準備。從得知需要救場到正式演出,時間非常緊迫,她不但要牢記動作還要實現(xiàn)與其他舞者的良好配合。當晚七點十五分,《白毛女》第1700場的大幕拉開了,在《白毛女》劇組的齊心努力下,經典的紅色情節(jié)感染到場的每一位觀眾,大家報以掌聲、歡呼、還有熱淚。舞臺上,她不是主角,卻憑借演出前反復練習和豐富的舞臺經驗完成了客串演出。或許沒有人會注意到群舞中努力演出的她,更沒有人知道此刻上演的是前所未有的特別陣容,但她卻感動了上海芭蕾舞團的所有人。
小時候,范曉楓并不喜歡跳舞,但她書讀得好,還是少先隊大隊長。1989年,她剛滿10歲,舞蹈學校來到她所在的小學招生,體操老師推薦她去試試。考場上,別的孩子都在小熒星藝術團或少年宮里受過訓練,隨便跳一段,就像模像樣的,可她什么動作都不會,自己都覺得沒面子。負責招生的老師大概是覺得她的自身條件還可以,就給了她進入上海市舞蹈學校的機會?!澳玫戒浫⊥ㄖ獣?,我大哭了一場,吵著不肯去。當時還不知道學芭蕾這么苦。”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她的嘴角泛起笑意。最后還是爸爸做主,她哭著鼻子去了舞校,開始了長達7年的正規(guī)的芭蕾舞學習。
到了舞校,范曉楓才知道,學芭蕾原來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早上6點起床,繞著舞校的院子跑10圈,然后是基礎訓練。一個動作反反復復做,壓韌帶,痛得她直哭。剛進舞蹈學校的時候,她并不屬于拔尖的學生,因為在讀小學的時候沒有參加過少年宮這類舞蹈班?!拔疫M入舞蹈學校完全屬于一張白紙,沒有那些學過舞蹈的小朋友接受得快?!睂χ啪殢d的鏡子,她橫看豎看都覺得自己的動作不好看。第一周的訓練結束后回到家,她就再也不想回校了,最后還是爸爸堅持把她送了回去?!澳阒滥菚r我們最怕什么?最怕老師給家長的聯(lián)系手冊。有一次老師在手冊上說我韌帶太緊,爸爸就每天給我壓腿,過年也不停,關在房間里練?!?/p>
范曉楓的成績總是不好不壞,在班級里一點也不起眼。范曉楓也曾經怪過父母,因為她在讀小學時的讀書成績很好。“為什么把我送到舞蹈學校,我難道不是一個優(yōu)秀的好學生嗎?”她說道。但是到中年級的時候也許是腦子開竅了,同時本身她的自身條件也還不錯。老師覺得白紙一張的她多少是可塑之才。另外一個讓她成為舞蹈學校優(yōu)秀畢業(yè)生的因素是個性和好勝心都比較強。在她看來,自己與眾不同。“與同班同學相比有些優(yōu)勢的時候,你就需要有點野心,做到自己的最好,不然至少我是會后悔的?!?/p>
1995年,學校讓范曉楓在“上海之春舞蹈專場”中跳《巴基塔》主角?!袄蠋熯@么信任我,我可得爭口氣,不能辜負大家的期望!”這一認真,讓她脫胎換骨。演出成功了,范曉楓也脫穎而出。也就是從那時起,她從心底里喜歡上了芭蕾,訓練時不再覺得枯燥,每一個動作都能體會到美感。
1996年9月在經過了7年的上海舞蹈學校專業(yè)的芭蕾舞學習以后,范曉楓以優(yōu)秀畢業(yè)生的身份進入上海芭蕾舞團工作,成為一名專業(yè)芭蕾舞演員。對藝術事業(yè)孜孜以求,一絲不茍的范曉楓憑借其與生俱來的藝術天賦和不懈努力很快從年輕演員中脫穎而出。2 000年,她以國際舞蹈比賽中國選拔賽中榮獲青年組第一名的優(yōu)異成績出征保加利亞,參加第十九屆瓦爾納國際芭蕾舞比賽并一舉摘下青年組女子金獎的桂冠。次年,在第二屆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中榮獲成年組女子銀獎、最佳雙人舞獎兩項大獎。兩年內收獲三項國際大獎,這樣驕人的成績讓范曉楓在中國芭蕾界小有名望,一躍成為團里的主要演員,更因為國際獎項極高的含金量讓她破格成為國家一級演員。然而,這樣的晉升并沒有讓她立刻獲得主演大型芭蕾舞劇的機會,更多的是舞劇中獨領舞舞段,甚至是群舞舞段的表演。對此,她沒有絲毫的沮喪和失落,她依然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努力?!斑@在我看來沒有什么,因為一代代演員都是這樣過來的。我沒有覺得上海舞蹈學校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進入到芭蕾舞團就理應演主角,因為我知道這真的需要像蝸牛一樣一步一步往上爬。直到現(xiàn)在我還堅持這個觀點:一個優(yōu)秀的舞蹈學校畢業(yè)生絕對比不過在芭蕾舞團工作三年的群舞演員。因為臺上的舞臺經驗和掌控能力都不是一個畢業(yè)生馬上能體現(xiàn)出來的?!?/p>
直至今天,《白毛女》巡演所到之處,依舊能激起觀眾巨大反響?!氨憋L吹”音樂響起,演員亮相,席間已是掌聲雷動。范曉楓說,“我的爸爸也是 《白毛女》的忠實觀眾,這個舞劇熔鑄了他們一代人的回憶。”
芭蕾舞劇《白毛女》是1964年上海舞蹈學校的師生勇于創(chuàng)新,共同探索芭蕾民族化,根據(jù)同名歌劇集體創(chuàng)作改編的成果,首演于1965年第六屆“上海之春”,傳承至今歷經了50多個春秋。該劇被譽為一部西方芭蕾藝術和中國民族風格完美結合的精品,是中國芭蕾的奠基作品之一。
在范曉楓看來,和之前幾代《白毛女》相比,新版《白毛女》的舞蹈動作幅度更大,這多少有點不同?!暗拖裥聋慃悎F長說的,這不是我范曉楓的原創(chuàng)舞劇,而是上海芭蕾舞團的保留劇目。之前已經有一個樣本在,所以新版《白毛女》還是注重‘傳承’二字。更何況這部舞劇屬于民族傳統(tǒng)芭蕾,也屬于樣板戲,是一個在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下產生的一部特殊的芭蕾舞劇。只要合適、確切地反映出這部舞劇的精髓所在,比如革命、歌頌共產黨,同時把中國特有的民族文化展現(xiàn)出來就可以了?!痹诒硌葜?,她不會刻意加入自己對這個人物的新理解,因為在她看來這是一種不尊重。
芭蕾舞劇《白毛女》自首演以來已經有51年了,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因為只要上海芭蕾舞團存在,它就永遠是團里的看家戲,是上芭的資本和瑰寶?!斑@是一段不可磨滅的歷史,不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被忘卻?!弊鳛樯虾0爬傥鑸F的一員,范曉楓也會盡自己所能將這部劇一代一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