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棣 劉紅芳
(陜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2)
西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職業(yè)困境現(xiàn)狀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
陳 棣 劉紅芳
(陜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2)
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對西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職業(yè)困境進行調研,通過調查研究和訪談發(fā)現(xiàn),西安市中小學大多數的體育教師認為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人際關系、自我發(fā)展需要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職業(yè)困境,在研究分析的基礎上得出結論:不同教齡階段的教師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職業(yè)困境,職業(yè)困境的解決體現(xiàn)了培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訓的體制有待提高和不斷完善,在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相對應的對策。
中小學;體育教師;職業(yè)困境;現(xiàn)狀;對策
教師是人類思想文化的傳播者,是各種社會人才的造就者,可以說教師所從事的事業(yè)是一項培養(yǎng)人、塑造人、改造人的偉大工程,承擔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未來發(fā)展方向的重擔,中小學體育教師不僅要承擔著建設的重擔,而且承擔著中國13億人民體質健康的艱巨任務。本文通過對西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職業(yè)困境的調查研究進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見解,以期解決西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困境,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升幸福感。
教師職業(yè)困境是指教師就業(yè)過程中所受到困難的處境,教師的職業(yè)困境可以理解為教師在職業(yè)中所遇到的困難[1]。
了解中小學體育教師現(xiàn)狀是開展好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的前提,在調研的基礎上分析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yè)成長中存在的問題,是對教師進行培訓的突破口。正是基于這樣的理解,在對西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在分析問題的同時,提出對中小學體育教師進行培訓的詳細建議。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一些探討和研究,力求提出具有一定的實用性、針對性和創(chuàng)新的建議和意見,有利于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為后期培訓和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2.1 研究對象
以2014年度參加培訓的西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為研究對象,研究目前西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職業(yè)困境現(xiàn)狀。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本研究將廣泛收集與課題有關的各類研究資料,對收集的資料進行分類歸納、總結,在此基礎上提出調查提綱。
2.2.2 調查訪問法
采用實地調查、問卷調查、訪談等方法收集西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培訓需求,采用專家訪談、小型座談會等形式對擬研究的問題征詢意見和建議,修正調查研究工作中的不足之處。
對2014年度參加陜西師范大學培訓學院、西安體育學院培訓部培訓的西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隨機選取300名進行問卷調查,收回286份,其中有效問卷238份,其中回收率為95.3%,收回有效率為83.2%。樣本中參加培訓的體育教師涵蓋了西安市的所有區(qū)縣。
3.1 西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年齡
“教學年齡”指的是學生畢業(yè)后從事教師行業(yè)時間的長短,同時也可以表明教師工作所具有一定熟練的專業(yè)理論和專業(yè)技能的工齡。
表1 西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年齡統(tǒng)計表 (N=238)
據表1得出,西安市有 1-5年教學年齡的體育教師占總人數的31.9%,16年教學年齡以上的體育教師占總人數的34.5%。由此得出:西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年齡為16年以上的所占比例最多,1-5年教學年齡的體育教師居于第二,中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年齡越長所擁有專業(yè)理論知識的系統(tǒng)性、專業(yè)技能的全面性以及專業(yè)經驗的豐富性等。相反,如果體育教師的教齡越短,則反映出中小學體育教師所具有較少的教學經驗,本調查也反映出目前西安市參加培訓的教師年齡結構基本趨于合理性,老中青教師結構較好。
3.2 西安市體育教師對體育新課程標準的理解情況
據表2反映出: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在我國已走過十四個年頭,而西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只有3.4%的老師非常熟悉,也就是說高達96.6%的教師對于新課標理解不深入,新課標是體育新課程開展實施的綱領性文件,作為一線大多數的體育教師對新課改的理解不深入,并且此種現(xiàn)象的普遍存在應引起相關教育部門的重視。
表2 西安市體育教師對體育新課程標準理解程度(N=238)
3.3 西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困難
表3 西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困難(N=238可多選)
通過對西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實地調查與訪談筆者了解到西安市中小學的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都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教學困境,新課程實施有一定困難,對新課改理解不深,所占比例較高,新課改的實施到現(xiàn)在已有14個年頭,而新課改還不能被大多數的一線教師所接受,筆者將原因總結為(1)經驗主義在作怪,傳統(tǒng)的課堂教師是主體,教師滿堂灌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新課改要求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課堂是學生的,教師不想將課堂還給學生;(2)惰性,人們已經習慣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由于人的惰性人們會不自覺地對新生事物產生抵觸心理而不愿去接受;(3)在推行的過程中有一定的誤導,對于新課改大多數教師所接觸到的是各個地方的一種上課模式,而非新課改系統(tǒng)的理論精華;(4)制度保障與評價機制,新課改的實施沒有制度作保障并且在實施的過程中評價機制并沒有建立起與之相適應的評價體系。
不能勝任新興的運動項目,體育運動是一個傳統(tǒng)與刺激相結合的項目,傳統(tǒng)的體育項目是體育項目的精華,只有新興的體育項目不斷地涌入,體育的行業(yè)才能保持體育的教學理念不落伍,作為體育行業(yè)的執(zhí)教者教師應該積極地學習新興項目,當然面臨新課程改革對體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教師在向學生不斷傳授新知識的同時,自己也要不停地“充電”,以滿足教師工作和學生學習的需要。
3.4 西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解決教學中困難的方法由表4知,選擇解決方法最多的是參加培訓,筆者通過訪談了解到他們認為通過培訓可以更有效的解決教學中遇
表4 解決教學中困難的方法調查
到的困難,通過培訓也可以學習一些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方法,由此也可看出培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使得培訓機構有壓力感,通過培訓能讓參訓者受益匪淺,才是目標和目的。
3.5 參加培訓最想提升哪方面能力
表5 西安市體育教師參加培訓最想提升哪方面能力
據表5反映出,西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最想提升的是自身教學能力,約占65.5%,從調查數據分析中得出西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的思想上還是重視自身教學能力的發(fā)展,同時也體現(xiàn)目前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自身教學能力較為薄弱急需提高,在培訓中能學到新知識、新技能、新思想,以適應中小學體育教學的發(fā)展。
教育技術是為了促進學習,對有關的過程和資源進行設計、開發(fā)、利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隨著信息化的加快,在調查中,大多數體育教師對體育學科現(xiàn)代教學技術的培訓比較感興趣,可是由于有些培訓單位的教學水平不一,信息不對稱,對現(xiàn)代化體育教學技術、教學技能知之甚少,直接導致部分培訓單位在培訓中照本宣科、形式空洞,不能使參加培訓的體育教師學習到更多具有時效性的內容。所以有些參加培訓的體育教師就會覺得培訓內容索然無味,降低了參加培訓的積極性。
理論沒有被提高到相應的重視地位,沒有理論的支持,體育課與訓練課將無法開展,“理論是基礎,實踐只是一種外在的表現(xiàn)形式”。作為體育教師技能好的同時還要擁有系統(tǒng)、淵博的理論知識作支撐。
迫切需要自身文化修養(yǎng)的提高,教書育人是教師為師從教的基本職責和任務,教師首先要做到自身素養(yǎng)的提高,體育不僅僅是基本技能的傳授,還在教書的過程中承擔著重要的育人使命,體育教師的技能、理論水平及上課的言談舉止對學生的影響很大,重視自身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
3.6 對現(xiàn)行培訓體制的看法
表6 對現(xiàn)行培訓體制的看法
據表6知:西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培訓的體制還不完善,有待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很大,培訓體制的制定應引起培訓機構及相關教育部門的關注;培訓以滿足廣大基層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及時跟進中小學體育教育的發(fā)展需求。
4.1 結論
4.1.1 目前參加培訓的教師教齡比較合理,老中青教師比例基本平衡,基礎較好。步提高。
4.1.2 盡管新課改已實施14年,但大多數體育教師對新課改的理解程度不深,在實施的過程中有一定的難度。
4.1.3 中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希望通過參加培訓得以解決,參加培訓的動機為內部動機,以期提高自身解決困境的能力,并且對培訓內容、體制等有自己的看法,在參加培訓前有自己的預期目標,目前培訓的需求高,期望值也較高。
4.1.4 中小學體育教師職業(yè)困境的現(xiàn)狀并不容樂觀,培訓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4.1.5 西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能力有待提高。
4.1.6 西安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培訓體制不完善,有待進一
4.2 建議
4.2.1 保持學校體育教師教齡結構的合理性
不同教齡的教師對教學課堂的駕馭能力是不同的,教齡長的教師對課堂的教學駕馭能力相對來講優(yōu)于新手教師,新手教師在課堂的講授上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事物,保持教師教齡結構的合理性有利于教師的相互學習,形成老帶新穩(wěn)步提高,新幫老促進改革的良好循環(huán),促進學校體育的發(fā)展。
4.2.2 提高培訓的質量,使內容更具有針對性、實用性
根據教師的培訓意愿與需求,培訓單位在組織培訓前要做到與一線中小學體育教師的有效溝通,根據中小學的體育教師不能很好地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教學中出現(xiàn)不同的教學困境,對新課改的內容不能很好地理解、不能勝任新興的運118動項目等問題,確定培訓的內容,使培訓的內容更具有針對性、實用性,滿足現(xiàn)行中小學體育教師需求的同時,也利于培訓質量的提高。
4.2.3 多種渠道解決教師的職業(yè)困境
目前,網絡的覆蓋與普及給現(xiàn)代人帶來了太多的知識和便利,中小學體育教師在培訓之余可以通過網絡課程的學習加強自身能力的提高,也可以通過網絡觀摩好的優(yōu)質課,學習他人的優(yōu)秀經驗,同時也可以通過論壇、博客、微博、微信、QQ與體育專家分享、探討體育的教學教法,借鑒大家的優(yōu)秀經驗,利用現(xiàn)代的信息技術更有效的解決教師的職業(yè)困境。
4.2.4 著眼教學變化,不斷學習新知識,體育教師的培訓要立足于形勢
新課改實施以來,一些傳統(tǒng)體育項目和新興體育項目在中小學得以推廣和發(fā)展,這些項目也是廣大學生喜聞樂見的項目,諸如:校園舞、輪滑等。然而這些體育項目的技術技能恰恰也是一部分教師所不能及的,如果不能及時更新知識和技能,體育教師很可能就會被學校體育所淘汰。面對學校體育發(fā)展的新形勢、新挑戰(zhàn),面對體育課程的新理念、新要求,面對教師隊伍建設的新趨勢、新任務,體育教師培訓要加強形勢培訓,2015年1月1日陜西體育中考改革正式實施,培訓中要及時滲透和重點解讀新的指導綱要和文件精神,將中央、教育部文件精神更廣泛、更全面、更快速準確地帶給體育教師,讓每一位體育教師充分認識其意義和重要性。
4.2.5 加強體育教師職后分批、分層和“點”的培訓
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改革,特別是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學校、社會、對體育教師的培訓越來越受重視,面對教師職業(yè)壓力西安市中小學的體育教師應積極地選擇參加適合自己特征的分批、分類和點的職后培訓,增長自己的體育素養(yǎng),豐富自己的技能理論知識,爭取使自己更好地符合新課改的要求、擁有先進的理念以及與國際接軌的新思想,能更好地解決職業(yè)困境。
4.2.6 課程的設置和培訓的體制要合理化
為了響應新課改及學生在學習中的需求,更好地解決教師的職業(yè)困境,教師參加培訓的課程和體制的設置是十分重要的,課程和體制的設置應以參加培訓學員的實際需求進行設置,如果忽視參加培訓者的實際需求,就會導致被培訓者失去學習興趣,培訓的效果和質量自然就會大打折扣。課程和培訓體制的設置,相關教育部門一定要做到與一線的體育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與相關專家共同協(xié)商制定,并且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要及時進行分析,有不足之處及時完善,促進培訓的合理化提升學員的積極性。
[1]沈文.幼兒園新入職教師職業(yè)困境和角色認同的現(xiàn)狀及關系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1.
[2]陳作松,季瀏.新體育課程改革的實施對體育教師提出的新要求[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7(3):370-374.
[3]張大均.教育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09-120.
[4]楊捷.美國普通學校教師職業(yè)的困境與對策[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5(6):32-35.
[5]翟乃濤.對中學體育教師培訓的思考[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30(4):106-107.
[6]陽燚,劉耀明,徐燕平.上海市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現(xiàn)狀調查與發(fā)展對策[J].體育科研,2008,29(3):62-73.
[7]潘建芬,陳雁飛, 周志勇.新時期體育教師培訓觀[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5(1):39-41.
[8]習黃健德.高職院校新入職教師職業(yè)心理指導研究一以蘇南某市164名新入職教師為例[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8.
[9]高潔.高中新入職教師的教學能力培養(yǎng)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08.
[10]林順英,黃漢升.我國中學體育教師職后培訓的調查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5,41(1):112-11.
[11] 馮延平.中學教師培訓有效性的實踐研究[J].體育教學研究,2010(1):76-78.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ofessional Dilemma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E Teachers in Xi 'a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t
Chen Di, etal.
(PE institute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 'an 710062, Shaanxi, China)
This article surveyes to the professional dilemma of PE teachers in Xi'an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though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ing. It is found that the great majority of PE teachers of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in Xi'an consider that there are some certain professional difficulties exsiting in the actual teach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 self-development and so on. It is concluded on the basis of survey and analysis that teachers in different teaching ages will meet different professional difficulties, the solutions of professional difficulties reflect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occupation training, and the training system needs to improve perfectly.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have also been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PE teacher; professional difficulty;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2014年度西安市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編號:14Y01。
陳棣(1959-),陜西西安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