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雷++陳鋼
〔摘要〕在信息學的視角中,課程實施過程是與課程有關信息的選擇、傳播、交流、貯存、加工、處理和反饋的過程,課程實施過程評價則是課程實施狀態(tài)和方式表征。本文構建體育與健康國家課程地方化實施過程信息多元評價體系,該體系有利于課程實施過程調控,拉近課程目標與課程實施現(xiàn)狀的距離。
〔關鍵詞〕體育與健康課程;課程實施;信息學;多元評價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10.031
〔中圖分類號〕G250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821(2015)10-0165-04
Establishment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Multi Information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for the Localiz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Tian Lei1,2Chen Gang1
(1.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2.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32,China)
〔Abstract〕In the view of informatics,the course implementation is the process related to selecting,spreading,communicating,storing,processing,handling and giving feedback of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while the evaluation of course implementation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situ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course implementation.Establishment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multi information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for the localiz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is advantageous to the control of the process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is beneficial for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curriculum goal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the course implementation;informatics ;the evaluation;system of multi information
由于課程實施過程中涉及的因素更多、更復雜,在實施過程中也有更多的變數(shù),因此對課程實施過程的評價具有不確定性、復雜性。本文應用信息學的原理和方法來研究課程實施過程評價,使其系統(tǒng)化,進而構建課程實施過程信息多元評價體系。自信息科學誕生之后,信息概念、信息思維方式及其一般原理,逐漸被其他傳統(tǒng)學科應用以解決該學科所面臨的難題?!爱斢萌碌男畔⑺季S方式對傳統(tǒng)的學科理論和內容進行重新審視和研究時,便會立即賦予這些傳統(tǒng)學科以某種薪新意義的全方位改造或全新意義的闡釋?!盵1]用信息思維方式、信息及系統(tǒng)科學方法及理論來構建評價體系,對于課程實施的調控以及拉近課程目標與課程實施的現(xiàn)實之間的距離,具有重要意義。
1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實施的信息學釋義
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實施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與教學實踐信息交流的中介。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主旨體現(xiàn)在著力建構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有機結合的課程目標和課程結構,以促進學生的健康和發(fā)展上。課程目標和課程結構的建構以信息的傳播和加工為基礎,信息傳播與加工發(fā)生在師生之間、師生與環(huán)境之間乃至課程實施的整個過程,因此課程實施是根據(jù)主體需求進行信息的選擇、傳播和加工的過程。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實施是一個既關注國家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對所有地區(qū)、所有學校、所有學生的基本的要求,也關注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具體情境中體育教師、學生的特殊需求,將相對宏觀的國家課程“情境化”、“具體化”創(chuàng)造和豐富的過程。建構符合本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文化、教育與體育發(fā)展、學校發(fā)展需要和學生需要、體育教師可操作的國家課程的具體形態(tài)。一般情況下課程實施具有其潛在的工作流程或程序,地方化實施也不例外。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實施的過程是指發(fā)生于國家課程在各地區(qū)實施中的一系列事件或環(huán)節(jié)。對于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實施通過對其實施過程的回顧與反思,尋找事實,使用這些信息去描述、分析和解釋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實施的過程與要素,來提升對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實施的認識,掌握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實施的一般規(guī)律。
2015年10月第35卷第10期現(xiàn)?代?情?報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Oct,2015Vol35No102015年10月第35卷第10期國家課程地方化實施過程中信息多元評價體系的構建Oct,2015Vol35No102評價的目的endprint
斯塔費爾比姆(LDStuff lebeam)從信息學角度認為,教育“評價是一種選擇、攫取和提供、描述和判斷信息的過程。這些信息涉及研究對象的目標、設計、實施和影響的價值及其優(yōu)缺點,以便有效指導如何決策、滿足教學效能核定的需要,并增加對研究對象的了解”[2]。從信息學來看,課程實施過程中信息評價具有信息反饋的功能。課程實施過程評價為課程實施的效果提供反饋信息,并根據(jù)所反饋信息進行價值判斷。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實施評價是滲透于地方化實施過程始終的形成性過程。也就是說,地方化實施評價階段是生成的過程,它不只是一種客觀的技術性描述,而是互動的信息反饋,意在發(fā)現(xiàn)地方化實施問題的本質及其解決辦法的過程。
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實施過程信息評價的目的不僅在于證明地方化實施的正誤、好壞、成敗,也在于運用地方化實施過程信息評價發(fā)展性功能,將地方化實施評價得出的各種判斷信息,用于指導實踐活動和為地方化實施過程各個階段決策提供依據(jù),通過對實施狀態(tài)的信息反復識別和判定,引導調整方向,為地方化實施過程的監(jiān)督調控和糾錯補救服務,引導和改進地方化實施的實踐過程。
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實施評價主體與客體信息交流和反饋不斷進行,使得地方化實施過程附有評價的功能價值,可以通過嵌入地方化實施過程的內部程序來發(fā)揮作用,而無需作為獨立的邏輯程序。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實施過程信息評價,一般都要遵循一定的基本框架,課程實施評價較為成熟的模型、方案、設計、途徑也都適用于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實施的評價。
3信息評價的階段劃分
31評價的準備階段
(1)評價目的的確定,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對本地區(qū)地方化實施背景性評價。主要是指與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實施有關的政策限度、需求狀況、資源基礎、師生發(fā)展水平等方面信息的綜合判斷,意在評估地方化實施的方向;二是對體育與健康地方化實施方案本身的評價。評價的重點是方案的內在特征,而不是使用效果。意在考察本地區(qū)體育與健康地方化實施方案目標的合理性、目標與內容間的一致性,以及方案內容的準確度、適切性等;三是對地方化實施過程中問題的發(fā)現(xiàn)并意在通過評估予以解決。
(2)地方化實施評價對象的確定,體育與健康地方化實施評價作為地方化實施過程中的特殊活動,不僅可以發(fā)生在地方化實施過程的任何階段,還可以指向地方化實施本身、地方化實施運行過程以及地方化實施結果等不同評價對象。至于評價對象的確定,要根據(jù)評價目的選定,可以是地方化實施方案本身,也可以是評價的特定部分或環(huán)節(jié)。
(3)制定評價方案,包括明晰評價目的和要求、確定評價人員、擬定評價活動的時間表、確定評價對象和評價的實施原則、選擇評價指標、確定收集信息的渠道、所需的技術和工具、確定用于評價的樣本總量、選擇或研制收集信息所需的工具、安排評價活動的方法、場所和經(jīng)費等確保體育與健康地方化實施評價活動順利開展的各項內容。
32評價的實施階段
體育與健康地方化實施評價的實施階段,主要涉及收集整理地方化運行情況及相關評價信息,分析、處理和總結評價信息,做出評價結論等工作。對于信息的分析,可以采用數(shù)量統(tǒng)計的方法或描述的方法進行分析,分析的步驟包括:確定判斷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實施成敗的標準、確定地方化實施的潛在影響因素、確定實施后可能出現(xiàn)的多種結果、確定地方化實施的各種因果關系。這一階段是地方化實施評價活動的最關鍵環(huán)節(jié),地方化實施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處理和判斷的全過程決定了評價結果的公正性、全面性和有效性,是得出地方化實施建議和做出行動反饋的依據(jù)。
33評價的反饋階段
體育與健康地方化實施評價的最后一個階段就是評價的反饋階段,這一階段包括將評價結論整理成文形成評價報告的過程,以及對評價報告的運用過程。評價報告不單要對評價結果進行說明,還需要依據(jù)結果提出政策建議。除此以外,對評價報告的解讀和使用也意義重大,它決定了評價結果能否轉化為實際行動,用于完善政策本身或改善政策過程的運作。
4信息評價的層次
41學校層次的監(jiān)控
體育與健康地方化的實施過程“不是保證某種相對而言己知的和己定的事情”,“而是產(chǎn)生于人們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和現(xiàn)在理解的,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和對待即將發(fā)生的東西的意圖”[3]本次課程改革,各地區(qū)、各個學校、教師、學生往往具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由于他們對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實施和評價具有獨立的解釋能力和運作能力,享有高度的自治,因此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過程中不同地區(qū)、學校乃至體育與健康課堂中呈現(xiàn)的課程改革都是具體的和相互差別的。
一般而言,課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不可能是被直接告知的,而是在不斷滲透中緩慢形成的,同時真正意義上的改革,不僅僅是有關知識、認知和技能的變化,最關鍵的還是人們在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上的轉變。體育教師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轉變是對固有的先見觀念和習慣的突破,這種突破需要通過群體間的相互激發(fā)、引導,形成改革的組織氛圍和實踐模式。
學校層面的監(jiān)控,不僅可以從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的直接經(jīng)驗出發(fā),具體指向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中的現(xiàn)實問題或是對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進行整體評價,提升和改善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的水平,同時也使得體育教師在適應性解讀和創(chuàng)造性改造中,逐步使教師形成一種信念,即他們應該作為伙伴來決定他們自己的工作計劃或所在學校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特色化實施。
學校層面監(jiān)控的內容包括:地方化、校本化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的規(guī)劃;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的管理、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中問題的發(fā)現(xiàn)、解決機制的建立情況、教師教研、培訓、資源建設情況等。
42教育系統(tǒng)層次的評價
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實施評價的一般組織都涉及一系列的程序性活動,需要依靠各級各類教育行政機關進行統(tǒng)籌安排、組織落實。他們不僅負責為政策實施和評價提供各種行政支持,如組織機構設置、人員安排、資源供給和明確權責關系等,還通過他們的行政力量動員并落實多元主體的參與,如政府機構以外的專業(yè)研究機構及其人員、大眾傳媒、社會團體和各階層的人士等,可見,行政權力的主導在政策實施和評價中是舉足輕重的。endprint
43用戶取向的評價
社會相關利益團體、社會群體和普通公眾也會參與到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實施評價活動中,他們以群體或者個體的身份進行有組織或無組織的評價活動,這類評價有時是非正式的,但是作為社會各階層不同人士之于改革的重要意見和判斷,也會通過大媒介得到廣泛地傳播,具有反饋及時和輻射范圍廣的特點,會對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的實際運作和實施方案的調整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
5信息評價多元主體劃分
從關于課程實施主體的研究成果來看,對課程實施主體理解經(jīng)歷了由單一主體到多元主體,由僅是自然人到吸納團體、組織、機構的轉變,這種轉變是由于對課程實施本質理解的深化。在特定課程實施過程的階段,實施主體與評價主體不斷地進行信息交換,顯然參與課程實施過程評價主體也是多元的、復雜的,所以需要我們準確把握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實施過程中信息評價主體進行劃分。
51信息傳遞者
課程實施“是一個創(chuàng)造課程方案者和傳遞課程方案者之間的互動的過程”[4],課程方案、課程標準制定后,應用到實踐需要一個傳遞者,是來連接課程方案制定者與課程方案執(zhí)行者的媒介。傳遞者轉達課程方案的理念與價值取向,課程方案實施的技術信息、課程實施的策略、課程方案實施的實際狀況信息等,也同時對所傳遞的信息進行評價。這種傳遞是雙向的,既包括由課程方案制定者到課程方案執(zhí)行者,也包括課程方案執(zhí)行者到課程方案的制定者之間的傳遞。課程方案傳遞的具體行為表現(xiàn)為:制定課程實施方案、宣傳與動員、組織與培訓等。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實施的過程中,傳遞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需要地方教育主管行政部門、學校、體育教研員、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師等,理解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理念與價值取向;制定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方案;在本地區(qū)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進行宣傳;動員和組織本地區(qū)的學校及體育教育單位執(zhí)行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培訓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師等一系列行為,旨在傳遞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行為。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實施過程中,地方文化、本地固有的價值觀影響著傳遞者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理解,以及宣傳、組織培訓等一系列行為要結合本地實際,使課程傳遞行為具有地方特征。
52指令執(zhí)行者
課程改革只有落實到教學中才有意義,所以課程實施最終的歸宿也必須是教學。課程實施過程中指令的執(zhí)行者既可以是課程變革的主體,也可以是教學主體。教師作為課程執(zhí)行階段的執(zhí)行者,體現(xiàn)在教師的“課程執(zhí)行力”上,在課程教學情境中,課程標準是通過教師教案而得以執(zhí)行的。教師又依據(jù)課程標準,整合課程資源,而有效地實現(xiàn)課程目標。因此,提高教師的“課程執(zhí)行力”,是提高教師課程實施水平的重要途徑。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實施的執(zhí)行者不僅僅是體育教師,還應包括地方教育主管部門、體育教研員、校長等。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過程,體育教師是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執(zhí)行者,提高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師的課程執(zhí)行力,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有效實施的重要保障。
53決策調適者
伯曼與麥勞克林(PBerman & MMcLaugh-lin)認為:“課程計劃本質上要求實施過程是應用者與學校情境之間的相互適應過程——即是說具體方案的目標和方法是由參與者本人最終加以具體化的。”[5]不但是與“學校情境”之間,而是在整個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受到來自不同方面的、不確定的、復雜的因素影響,完全“忠實”地、機械地執(zhí)行課程計劃,必然導致課程計劃不能如期實現(xiàn)。這就需要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個“調適者”,對課程計劃與課程實施的實際情境之間進行“雙向”調適。調適行為是以評價為前提的,任何沒有經(jīng)過評價的調適行為都是盲目的,所以,只有作為課程實施的評價主體才能作為決策的調適者。完全照搬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必然使課程實施陷入僵化的境遇,如果能依據(jù)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傳遞者和執(zhí)行者的需要,在體育課程實施的方法及技術上,乃至課程實施的目標上進行調整,以促進體育與健康課程有效地實施。
54評價中介
評價中介不參與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實施過程中,只應第三方要求對課程地方化實施過程進行評價。具體來說,評價內容包括課程方案的制定是否基于課程改革的需要;課程的實施過程是否符合實施主體的需求;課程的實際運行是否符合課程方案。評價中介是基于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是否符合體育與健康課程運行的實際需求,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的實際運行狀態(tài)是否符合課程標準,進行雙向評價。這種評價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評價,但最終目的是使人們認識到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存在哪些問題,還存在哪些不確定的因素影響課程實施,以及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存在哪些不足等。
6信息評價內容多元化
有效的信息評價在于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多元的評價內容能更為全面地反映課程實施的效果。根據(jù)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實施過程的程序來劃定評價內容。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實施的程序:地方通過制定課程實施方案組織實施;師生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實施。
61地方通過制定課程實施方案組織實施評價內容
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課程實施方案是落實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關鍵,是課程標準與體育課堂教學的中介和橋梁,是本地區(qū)區(qū)域內學校制定課程實施方案及教師進行體育教學的重要依據(jù)。對地方制定的課程實施方案的評價,應該從是否體現(xiàn)出國家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與理念,是否反映出本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即在達成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的情況下,是否充分體現(xiàn)出地區(qū)自身的特點等方面進行評價。
62師生通過教學實施評價內容
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評價內容主要包括:一是學習目標的制定是否“充分體現(xiàn)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思想,強調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4個方面目標的有機整合,充分體現(xiàn)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多種功能和價值”。學習目標的制定是否體現(xiàn)地方化的特征,學習目標的制定是否結合本地區(qū)的實際。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實施要求學習目標結合地方實際,遵循地域文化,而這種“基于地域文化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應在基本理念、價值取向、知識與技能學習等方面體現(xiàn)地域性特征和地域文化色彩”[6]。二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內容的選擇是否以學習目標為依據(jù),貫徹《體育與健康標準(實驗稿)》、《體育與健康標準》的“以目標引領內容”的思想,以教學內容服務于目標,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有助于學習目標的達成。三是選擇與運用教學方法是否合理?!扼w育與健康標準(實驗稿)》提出“在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要根據(jù)學習目標、教學內容、學生實際、體育與健康課程資源等方面進行選擇與合理運用”。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是否合理決定著教學質量好差,進而影響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的效果。因此,我們保證體育與健康課程有效地實施就必須根據(jù)具體實際,選擇科學、合理,又符合學生、學校、地方實際的教學方法。
7結論
應用信息思維方式及信息科學理論來研究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實施過程評價問題,使原本復雜、抽象的評價問題簡單化、形象化、系統(tǒng)化,為構建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實施過程信息多元評價體系提供了可能。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實施過程信息多元評價體系是一個與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不斷進行信息交流與反饋,它滲透于課程實施全過程,它不只是一種客觀的技術性描述,也是反映課程地方化實施問題及其解決辦法的過程。構建不同評價階段、多層次評價方式、多元評價主體和多樣評價內容的課程實施過程評價體系的意義,在于引導和改進體育與健康課程地方化實施的實踐過程。
參考文獻
[1]鄔.信息哲學:理論、體系、方法[M].上海:商務印書館,2005:460.
[2]斯塔費爾比姆.系統(tǒng)的評價[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58.
[3]邁克爾·富蘭.變革的力量—透視教育改革[M].北京:科學教育出版社,2004:38.
[4]Ornstein,AC.& Hankins,F(xiàn)P..Curriculum:Foundations,Principles,and Issues.Third edition.Boseon:Allyn and Bacon,1998:292.
[5]See MclaughlinM..Implementation of ESEA Title I:A Problem of Compliance[J].Teachers College Record,1976,80(1):69-94.
[6]婁堅強,樊炳有,等.地方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施方案——如何反映地域體育文化特色[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34(10):104-111.
[7]任春梅.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教學課程多元學習評價體系構建[J].情報科學,2012,(1):99-104.
[8]于巖,朱鵬威.多元化信息評價體系在大學公共課程中的建設研究[J].情報科學,2015,(2):100-104.
(本文責任編輯:郭沫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