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炎
摘 要: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化學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局限于短短的45分鐘的上課時間,還要拓展到課余時間,利用學生的課外生活時間,對學生進行化學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將化學教學與生活實際建立緊密的聯(lián)系,使學生更加輕松地解決化學問題。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閱讀能力;課外;培養(yǎng);化學問題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初中化學教學過程關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視程度明顯加強,教師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訓練增多,不斷促進學生化學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
一、讓學生在課堂上精讀教材
學校是學生學習知識、教師傳授知識的重要場所。通過短短的幾十分鐘,教師要將教材大綱中要求的教學內容講授給學生,并最大限度地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在教學過程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有助于學生更多地掌握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化學閱讀能力,進一步實現(xiàn)化學教學質量的提升。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不斷增強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引領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獨立學習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關于離子的內容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通過獨立閱讀教學內容初步學習,然后結合自身理解對離子和原子進行分析比較,總結相同點和不同點。接下來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探索,對物質及構成物質的分子進行相關關系的建立,然后結合學生掌握知識的基本情況給予詳細的解析。組織學生統(tǒng)一提出自己認為有難度的知識點,教師要給予一一解決,使學生對知識掌握得更加準確與完善。
二、課后重讀,消化吸收
不管是一門學科,如果單純地依靠教師進行課堂上的講解,就能使學生全部掌握知識要點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它需要學生課余時間進行有效的復習,閱讀教學內容具體設置情況,對教師在課堂上所講的內容進行再一次的吸收和完善,才能將教師在課堂上所講的內容及時消化,提高初中化學教學質量。
例如,在關于金剛石、石墨及C60的內容講解時,教師將重要的基本概念進行了簡單的介紹,然后將不同物質的性質、特點等都進行了陳述。剛開始,學生對教師所講的內容一知半解,進行課后內容的復習和鞏固后,學生對教學內容理解得更加透徹。
結合以上措施對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閱讀能力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劉云.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閱讀能力[J].科學咨詢,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