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雯雯
(北京華文學院專修部,北京 102206)
巴西華文教育現(xiàn)狀探析
陳雯雯
(北京華文學院專修部,北京 102206)
巴西;華文教育;調(diào)查;對策
在調(diào)查研究的基礎(chǔ)上針對巴西華文教育的辦學形式、經(jīng)營主體、教學類型、學生構(gòu)成、師資力量、教材使用等方面的現(xiàn)狀進行了論述,并就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對策與建議。目前巴西華文教育的主要辦學形式是私立中文補習學校,經(jīng)營主體主要是私人辦學和團體辦學,教學類型是作為第一語言的母語教學和作為第二語言的母語教學,其中作為第一語言的母語教學較復雜。巴西華文師資趨向年輕化和專業(yè)化,教材使用分為大陸和臺灣出版。提高中文地位、辦學正規(guī)化、師資專業(yè)化、引進評估考試等是巴西華文教育的方向。
巴西,位于南美洲東部,人口19370萬。全國共分為26個州和1個聯(lián)邦區(qū),首都巴西利亞,是拉丁美洲地區(qū)唯一以葡萄牙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國家。按照2010年的數(shù)據(jù),巴西人口中47.3%為白種人,43.1%為混血種人,7.6%為黑人,2.1%為亞洲人,其余則為印第安人。巴西作為一個民族大融爐,接納了來自歐洲、非洲、亞洲等近70個國家的移民。
1812年華僑以“契約華工”屈辱的身份來到當時在葡萄牙王室統(tǒng)治下的巴西,為其傳授“茶藝”,2012年是華僑華人移民巴西200周年。目前同為金磚五國的中巴兩國提升為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guān)系,中國移民數(shù)量也隨之不斷增加,據(jù)統(tǒng)計,截止到2007年,巴西華僑華人總數(shù)為25萬(一說如今在巴西工作和生活的華僑華人達30余萬),主要分布在圣保羅、里約熱內(nèi)盧、巴西利亞等大城市。
巴西華僑華人慢慢地從“落葉歸根”轉(zhuǎn)變?yōu)椤奥淙~生根”,華裔的中文學習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巴西華文教育迄今已近60年的歷史。1958年1月3日,成立了“圣保羅第一中文學?!保‥scola Chinesa S觔o Paulo)??傮w而言,巴西的華文教育“草創(chuàng)”于20世紀50年代,“中衰”于20世紀60年代末,“重起”于20世紀70年代,“旺盛”于今時,“輝煌”與“收獲”于未來(高偉濃,2012)。
筆者發(fā)現(xiàn)針對巴西華文教育的研究較少,已有的研究主要從巴西華文教育特點(零頁,2006)、大陸和臺灣“兩大分支”在巴西的華文教育特色(高偉濃,2012)進行論述。目前巴西的辦學形式已經(jīng)從周末制轉(zhuǎn)向平時半日制教學甚至全日制教學,因此,有必要對巴西華文教育的情況重新進行總結(jié)。
海外華文教育不同于對外漢語教學,需要加強對其歷史、發(fā)展趨勢的研究,理清各國華文教育的形式、層次,并對涉及人群、師資、學生、辦學條件等展開針對性的調(diào)研(丘進,2010)。2014年4月至今,筆者作為國僑辦外派巴西的中文教師在“圣本篤學?!焙汀叭A僑天主堂中文學校”進行為期一年的任教,任教期間走訪了圣保羅20多所華文學校,針對丘進(2010)所提及的上述方面進行了半年的調(diào)研,訪談對象包括國僑辦僑務領(lǐng)事、校長、教師、學生、華僑社團負責人等;華校發(fā)放問卷
20份,回收13份;向華文教師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113份,回收77份;華裔學生發(fā)放問卷100份,回收66份。希望通過分析加深人們的認識,并為華文教育實際工作提供參考。
巴西是一個典型的教育分權(quán)的國家,形成了聯(lián)邦、州、市三級管理模式。巴西學校分為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兩類。巴西政府在1996年頒布的《全國教育方針和基礎(chǔ)法》中將巴西的教育層次分為:幼兒教育(1-5歲)、基礎(chǔ)教育9年(6-14歲,其中6-10歲是1-5年級,11-14歲是6-9年級)和高中教育3年(15-17歲)。1988年起將基礎(chǔ)教育階段(9年,6-14歲)優(yōu)先權(quán)首先賦予市級教育體系。這點和澳大利亞類似,中小學課程的開設(shè)由全國各個州和地區(qū)的教育部門來決定,聯(lián)邦政府起著統(tǒng)籌規(guī)劃、引導和支持作用,即使在同一個州和地區(qū)的每個學校課程安排也會有所不同,學校的校長有很大的自主權(quán)(陳平,2013)。
不同于澳大利亞等其他國家的全日制教學,巴西學校的最大特色在于中小學無論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都是半日制教學,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學校、選擇上課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上課或者下午上課??梢哉f,巴西比其他國家的教學體制更為靈活,學生也較為輕松。這為巴西華文教育辦學提供了有效的教學時間和一定數(shù)量的學生生源。
華文教育是以母語或第一語言非漢語的海外華僑華人為主要對象開展的中國語言文化教育(也包括少數(shù)非華裔學生)(賈益民,1998)。本文除特殊說明外,僅用華文教育的狹義概念,也就是華文教育的對象只包括海外華僑華人子女。
巴西華文教育的辦學形式有3種:家庭補習;正規(guī)幼兒園、小學、中學;補習學校或者補習班;尚無正規(guī)的大學在進行華文教育(詳見表1)。
2.1 中文家教
本文所指的巴西華文教育中的家教主要是教師去學生家里或者學生去教師家里開展的中文補習,有的家教教師還在其他中文補習學校兼職上課。據(jù)筆者走訪了解,由于圣保羅消費水平較高,做家庭教師的課時費比在中文補習學校上課高,補習每小時50~100 R¥(1R¥約合人民幣不到3元),而課時費每節(jié)課只有30 ~50 R¥。目前對于從事家庭教師的數(shù)量、學生數(shù)量沒有準確統(tǒng)計。
2.2 正規(guī)的中文學校(班)
2.2.1 公立學校
正規(guī)的開展華文教育的公立小學,據(jù)筆者了解目前僅有1所,是由巴西里約熱內(nèi)盧州政府教育廳與中國河北師范大學共同創(chuàng)辦的巴中雙語學校(見表1)。作為第一所建立在巴西教育體制內(nèi)的學校,也是巴西境內(nèi)第一所以中、英雙語教學及理工科為特色的普通高中,該校于2014年9月23日在里約州尼泰羅伊市正式舉行揭牌儀式,這將使我國的文化進入到巴西的主體教學當中,這在中巴的對外交流中意義非常重要。
2.2.2 私立學校
正規(guī)的開展華文教育的私立中小學,據(jù)筆者了解目前也僅有2所(見表1),一所是位于巴西圣保羅地區(qū)哥琪雅市成立于1998年的仁德國際學校。這所學校是由臺商張勝凱所辦,校園寬闊、設(shè)施齊全,學校實行中、葡、英三語全日制教學,從幼兒園、小學到中學采用小班制教學。目前有400名學生,到五年級(相當于臺灣的國中一年級)為止,中文都是必修課程,之后才可以選修西班牙文。
另一所是筆者所外派的圣本篤學校(Colégio de S觔o Bento),該校是一所正規(guī)的巴西教會學校,學校的中文部是單獨登記的中文學校(PSF Cursos e Treinamentos Ltda-me)。周一到周五上午在圣本篤學校接受正規(guī)的巴西中小學葡語教育,孩子們在學校用過午餐后,可以下午學習中文,中文教學對象覆蓋幼兒園到小學六年級。全校學生人數(shù)400人,學習中文的學生70人左右,其中華裔學生60人,非華裔10人。據(jù)校長蕭思佳神父所講,華裔學生比例影響上午巴西學生的生源。這主要是由于該校曾經(jīng)歷過“生源危機”,“開始什么學生都接收”結(jié)果造成華裔比例偏高,上午巴西學生被“嚇得跑掉了”,華裔家長本來把學生送到巴西學校是“為了學習葡文的,一看班里全是中國孩子也全撤了”。蕭神父認為華裔學生
比例占到50%以上將會造成巴西學生的流失,華裔學生“年齡太大的不要”、“葡文不過關(guān)的不要”,也就是說葡文過關(guān)才可以下午學習中文。
表1:巴西華文學校、機構(gòu)一覽表
2.2.3 巴西學校校內(nèi)中文課
巴西正規(guī)私立中文學校(班)主要興起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主要有兩種學習形式,一是在巴西學校內(nèi)部開設(shè)中文選修課,如Colégio Avan觭o學校。據(jù)走訪發(fā)現(xiàn)此類學校主要以巴西人為主,有少數(shù)華裔學生。另一種是在語言國際學校里,在筆者走訪的魣gua Viva國際幼兒學校(葡、中、韓、英四語),中文作為一門外語學習,有少數(shù)華裔學生。但是一共有多少所將中文作為選修課和作為外語的國際學校,目前沒有統(tǒng)計。
2.3 非正規(guī)的中文補習學校(班)
巴西華文教育的主要辦學形式是非正規(guī)的私立中文補習學校(班)(以下簡稱私立中文補習學校(班))。根據(jù)我們的調(diào)查,絕大多數(shù)的中文學校不屬于巴西政府嚴格意義上正規(guī)的私立學校,應該歸為中文補習學校(班),這主要是由于這些學校離巴西政府對私立學校的要求,如學生規(guī)模、師資力量、硬件設(shè)施、教學評估、午餐供應等還有很大的差距,因此這些學校并未被納入到所在地區(qū)的巴西正規(guī)幼兒教育或是基礎(chǔ)教育的體系中。
據(jù)筆者不完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有的來源于2000年以前,部分原因是有的學校負責人心存戒備無法獲知完整準確信息,還有待進一步核實和更新),目前巴西的私立中文補習學校(班)共計33所。其中圣保羅州28所,里約州3所,貝洛州1所,巴拉那州1所(見表1)。
2.3.1 辦學團體
私立中文補習學校按照開辦背景來分,主要分為兩類:臺灣人士開辦的補習學校(班)和大陸人士開辦的補習學校(班)(見表1)。
臺灣人士開辦的中文補習學校(班)具有“開辦時間早”、“依附宗教團體”、“逐漸衰落”的特點。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2000年以前,臺灣人士主辦的中文補習學校(班)20多所。但是2000年后臺灣華僑開辦的華文學校生源不斷下滑,如成立于1972年的圣保羅中華會館中文學校已經(jīng)盛極而衰,現(xiàn)在面臨轉(zhuǎn)型,學生數(shù)量也從盛時的500人左右下降至目前僅有40名左右。同樣的情況也出現(xiàn)在其他臺灣華僑開辦的學校里。其衰落原因有三點:一是來自臺灣的移民大量減少;二是由于很多學校仍堅持教授繁體字,很多學生轉(zhuǎn)學去學簡體字;三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臺灣移民第三代甚至第四代,已經(jīng)融入巴西社會,他們的子女學習中文的動機不強。
大陸開辦的中文補習學校(班)則呈現(xiàn)“后來者居上”、“遍地開花”的特點。大陸開辦的中文補習學校(班)主要興起于2000年以后,目前約有15所。這些學校的創(chuàng)辦者多是這一二十年來大陸的新移民,與臺灣華文學校不同的是,華文教育在這些人的手里正在不斷發(fā)揚光大。以德馨雙語學校為例,在2004年開始時不到30人,增加到目前近400人,教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教學對象已覆蓋幼兒園到小學六年級,有3處校區(qū)。
2.3.2 經(jīng)營主體
私立中文補習學校按照經(jīng)營主體來分,分為私人辦學、團體辦學和合作辦學。
(一)私人辦學。據(jù)了解,33所私立中文補習學校中46%是私人辦學。私人辦學的優(yōu)勢在于:獨立的人事管理,教學要求嚴格,靈活掌握中文教學市場的變化。其缺點在于大部分學校缺乏資金,由于場地所限不能更好地開展和擴大教學,缺乏專業(yè)師資。
(二)團體辦學。團體辦學分為教會辦學和僑團辦學兩種。其中宗教團體辦學占到36%。由于巴西是一個多種族多宗教的國家,以天主教為盛,另外還有基督教、佛教等。許多中文補習學校(班)借助或依附于宗教團體的幫助得以開辦和發(fā)展。在巴西華文教育的萌芽期,成立于1958年的華僑天主堂中文學校正是得益于天主教陳啟明等神父的幫助才得以成立。華僑天主堂提供上課場地和資金支持。這所見證華文教育史的教會中文補習學校歷經(jīng)近60年的考驗,時至今日依然在為華文教育的傳播做貢獻。在蕭思佳神父的管理下,目前華僑天主堂中文學校已經(jīng)有3處校區(qū)。教會學校大都以其各自的宗教教義來對學生進行品格上的教誨,以天僑基督長老教會語言學校(Escola de lingua chinesa IPC)周六上午的課程安排為例,第一堂課(9:00~10:00),下課/點心(10:00~10:15),唱《圣經(jīng)歌》和
分享(10:15~10:50),第二堂課(11:00 ~12:00)。
僑團辦學目前占到15%。僑團辦學有利于發(fā)揮其組織活動的優(yōu)勢,在人力、財力上給予一定的支持并經(jīng)常舉行華僑華人中文演講比賽、才藝比賽等,推動了華文教育的發(fā)展。如青田同鄉(xiāng)會中文班就吸引了大量的華裔學生前往。
(三)合作辦學。合作辦學目前僅占3%。合作形式是中文補習學校(班)“嫁接”于巴西正規(guī)的學?;蛘呤墙虝?,前者提供學生和師資,后者提供場地設(shè)施。目前有三種合作形式:一是孔子課堂與巴西正規(guī)私立學校合作。2014年9月18日下午,圣保羅亞洲文化中心孔子課堂與伊瓜蘇知名私立綜合學校DINAMICA合作,從10月2日起在該校內(nèi)開設(shè)首個簡體中文班(見表1),并且對外招生,凡年滿7歲的學齡兒童均可報名參加。二是中文補習學校與巴西正規(guī)的私立學校合作。如德馨雙語學校由于發(fā)展的要求,與巴西正規(guī)的警察學校INSA合作開展中文教學。三是中文補習學校與國內(nèi)的中小學合作,如育才學園與國內(nèi)浙江省蓮都小學進行各方面的合作??傊陨先N合作雙贏的模式值得借鑒。雖然目前比例不高,但是作為過渡發(fā)展階段的合作辦學,將成為未來巴西華文教育中文學校正規(guī)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手段和階段。
3.1 教學類型
關(guān)于海外華文教學類型,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分類。巴西華文教育按照李宇明(2009)的分類屬于“Ⅰ”(作為第一語言的母語教學)和“Ⅱ”(作為第二語言的母語教學)兩類。①李宇明(2009)依據(jù)漢語與學習者的文化關(guān)系和語言習得的順序,將漢語教學分為五種類型,Ⅰ作為第一語言的母語教學、Ⅱ作為第二語言的母語教學、Ⅲ少數(shù)民族的國家通用語言教學、Ⅳ東亞型的第二語言教學和Ⅴ純粹的第二語言教學。是否在國內(nèi)接受過中文教育再來到巴西是區(qū)分這兩類的標準。對于曾在國內(nèi)接受過幼兒教育或者小學教育的大陸第一代華裔來說,中文是第一語言,來到巴西后接受的中文教育屬于非母語環(huán)境下的第一語言的母語教學,屬于第Ⅰ類;一直在巴西接受教育的大陸第一代華裔和臺灣第三代華裔則屬于第Ⅱ類。
巴西華文教育的這兩種教學類型中,“前一條腿”作為第二語言的母語教學已經(jīng)能夠跟上世界學習中文的潮流,而“后一條腿”非母語環(huán)境下的第一語言的母語教學則和上世紀80年代東南亞國家中國民學校語文教學在海外的延伸相一致。“兩條腿”步子不一樣,使得巴西華文教育顯得比較復雜,尤其表現(xiàn)在后“一條腿”上??梢灶A見的是,伴隨著大陸移民的持續(xù)增加,在最近二三十年左右的時間里,這仍將是巴西華文教育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3.2 學生構(gòu)成
為了更清晰地反映現(xiàn)狀,筆者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3所中文補習學校:德馨雙語學校(私立中文補習學校)、圣本篤學校中文部(教會私立補習學校)、華僑天主堂中文學校(60年辦學歷史)的100名華裔學生進行了調(diào)查,回收有效問卷67份。
67 名巴西籍華裔學生中,77%出生在巴西,22%出生在中國,1%的學生出生在其他國家(秘魯)(見圖1)。華裔學生祖籍地最為集中的是浙江22人(青田、溫州),福建19人(福州、莆田、連江)。這和最近十幾年來,大陸第一代新移民不斷涌現(xiàn),主要以廣東(四邑)、浙江(青田、溫州)、江蘇、北京等地為主相一致(圖2)。據(jù)了解,這些華裔學生的父母受教育水平普遍較低,大多是抱著“出國賺錢”的目的來到巴西,主要從事開飯館、做服裝或鞋子生意工作,父母會說葡語的不多。這些移民的子女數(shù)量大幅上升,逐漸成為巴西華文教育的主體,據(jù)估算全巴西華裔學生中學習中文的近7000人(包含臺灣華裔學生)。
圖1:學生出生地
圖2:學生祖籍地
從圖3可以看出,學生年齡主要集中在9-16歲,送回國又返回到巴西的年齡主要集中在2~5歲,也就是說大部分華裔學生在上小學前回到巴西。64名學生(3個學生未填寫)中,71%的學生在中國讀過書。由于中國是九年義務制教育,讀過五年級(有的地區(qū)是六年級)的學生等于完成了小學階段的教育,完成小學學業(yè)的比例為48%,具體參考圖4。
從上述分析中發(fā)現(xiàn),有23%的學生在來到巴西時已經(jīng)完成了小學階段的教育,這部分學生基本不再學習中文,這是由于除了升學考試不考中文以外,他們的父母普遍認為“會讀報、會寫字、會做生意就可以了”,應該把學習重點放在葡語上面。這也使得很多中文補習學校為了使學生積極融入巴西社會,在中文特色教學的基礎(chǔ)上開設(shè)了葡語課程。這樣既留住了學生在本校全天學習,也使得學生可以進行中葡雙語教學。根據(jù)59名學生(有8人未填寫)的課程表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27%的學生全天學習葡語,這和上面完成小學階段學業(yè)23%的比例基本一致。在學中文的學生中,“上午葡文下午中文”的學生比例最高,占36%;“上午中文下午葡文”的學生比例占16%,“周末中文”占6%,其他9%。
圖3:學生現(xiàn)在年齡和回到中國后再返回到巴西的年齡
圖4:在中國讀到幾年級
整體來說,學中文的學生實際中文年級低于實際的葡文年級,實際葡文年級低于理論年齡上的年級。舉例來說,學生年齡12歲,應該讀葡文七年級,但是實際讀葡文五年級,中文實際讀小學三年級,“葡文先行、中文跟上”式的雙語課程對學生來說,學習課程安排比較緊張,在走訪中,許多學生提及
“學習壓力較大”。
4.1 華文教師數(shù)量及構(gòu)成
據(jù)估計,目前在巴西從事華文教育的教師數(shù)量約有500人。在筆者調(diào)查的70位教師中,男教師占11.43%,女教師占88.57%。40歲及以下的老師有34人,41~50歲8人,51~70歲的老師28人。巴西華文教師主要由臺灣老華僑和大陸新移民組成。臺灣老華僑大多數(shù)年齡較大,教學工作多是出自喜愛教學工作本身,而大陸新移民教師大多葡語不過關(guān),由于剛到巴西找不到更合適的工作,做中文教師多是權(quán)宜之計。目前,巴西華文教師處在年輕教師與年老教師并存、并逐漸更新?lián)Q代的過程中。
除了教師隊伍年輕化以外,教師專業(yè)素質(zhì)趨向?qū)I(yè)化。由于歷史上的巴西華文教育常常依附于教會或是僑社,所以教師大部分都是義務性質(zhì)的,全職性質(zhì)的很少,但是這種具有義工性質(zhì)的教師在當前形勢下已慢慢轉(zhuǎn)向?qū)I(yè)化,不再是幫忙性質(zhì)。很多學校在招聘時要求應聘者具有一定的學歷和教學經(jīng)驗。以上兩點也和華文教育大陸移民不斷增加、臺灣移民不斷減少的趨勢相符。
4.2 華文教師工資待遇
巴西華文教師可以兼職多所學校。華文教師可以在兩所或者更多學校任教,這是法律允許的。據(jù)對70名教師的調(diào)查顯示,全職教師占53.25%,兼職教師占36.36%,義工教師占11.29%,其他占2.6%。巴西華文教師工資普遍較低,其工資主要由課時量決定。每課時工資30~50 R¥不等,課時量具體參見圖5,由此可以推算出這些華文教師的工資平均水平為1000 R¥(周一到周五半天上課),也就是說80%左右的華文教師工資低于全巴西教師的基本工資。據(jù)了解,全巴西教師的基本工資為每月1697 R¥。許多學校由于是私立補習學校,未能給教師登記入冊,造成許多教師無法享受巴西政府給予教師的正當權(quán)利、福利等,除課時費之外基本無其他福利待遇。(參照:麥當勞漢堡包1個12 R¥)
圖5:教師課時量
5.1 華文教材使用概況
據(jù)初步調(diào)查,巴西目前使用的華文教材有以下三類:
5.1.1 中國大陸出版的教材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中國大陸出版的教材有10種(見表2)。面向大陸華裔母語學生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兒園教育活動幼兒用書《語言》、幼兒園教育活動幼兒用書《語文》、小學《語文》(1~6年級),面向大陸華裔第二語言學習者使用的多是暨南大學出版的《漢語拼音》《幼兒漢語》《中文》。
5.1.2 中國臺灣出版的教材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中國臺灣出版的教材有4種(見表3)。其中面向臺灣華裔第一語言母語學生使用最多的是《華語》,面向臺灣華裔第二語言母語學生使用最多的是《生活華語》,上述兩種教材大多是臺灣僑委會免費贈送給巴西華校的。值得關(guān)注的是:(1)臺灣教材如《生活華語》已經(jīng)實行“注音和拼音”“繁體和簡體”并行排版印刷的方式,這也說明使用拼音、簡體字是目前教學的趨勢;(2)許多臺灣人士開辦的補習學校也使用大陸教材,如《漢語樂園》《新實用漢語課本》《中文》等。
表2:中國大陸出版的教材
表3:中國臺灣出版的教材
5.1.3 巴西自編或改編的教材
巴西華光語言文化中心將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的《漢語教程》改編成中葡雙語教材;巴西華文語言文化中心目前正在組織教師編寫中葡雙語本土化教材。
5.2 華文教材存在的問題
在對教材使用的調(diào)查中,教師普遍認為教材存在“一多三少”:基礎(chǔ)階段教材的需求量多,中葡對應的教材數(shù)量少、適合學生的配套讀物少和適合幼兒階段的教材少。在上述15種使用的教材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教材是以中文或者是中英雙語編寫,中葡雙語的只有2套,《當代中文》和《漢語樂園》。筆者查閱了中山大學國際漢語教材研發(fā)與培訓基地研發(fā)的“全球漢語教材信息庫”,發(fā)現(xiàn)葡萄牙語編寫的教材只有6種,學生葡語讀物1本,《一位葡萄牙漢學家眼中的中國》China Vista por um Sinologo Portugues;工具書1本,《漢語圖解小詞典:葡萄牙語版》;除教材、配套及工具書匱乏以外,31.17%的教師認為教材不符合巴西當?shù)仫L俗習慣,缺乏趣味性占到23.38%,18.18%的教師認為當前使用的教材不符合華裔學生聽說較好、讀寫較差的情況,14.06%的教師認為教材不適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
由于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此僅列舉一些教學質(zhì)量管理方面的實例,以期能對巴西華文教學質(zhì)量管理問題拋磚引玉。
6.1 教學大綱與教學進度
巴西的中文教學沒有統(tǒng)一的中文教學大綱。母語教學方面,教授人教版小學《語文》的學校大多為了接軌國內(nèi)的小學教育,遵從《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2011年版。由于課時不足、學制輕松,許多學校完不成教學目標。圣本篤學校中文部的要求是兩年完成3本書(教學要求兩年4本書)。第二語言的母語教學方面,也是進程較慢,有的教師半年才完成零起點的拼音教學。
巴西中文地位較低。在巴西,大部分的中文學習課程要讓位于葡文等課程。巴西中小學每年有統(tǒng)一的校歷,在巴西學校進行期中或者期末考試時段內(nèi),中文教師不能布置中文家庭作業(yè),如果學生要求課上復習其他課程,也要準許。由于巴西考試周期較長,大多持續(xù)一個星期,常常打亂中文教學的進度。
6.2 學生考試
巴西目對國內(nèi)的中文教學沒有統(tǒng)一的考試。巴西大學入學考試承認的外語語種是英語和西班牙語。中文考試,每個學校都是自查。以筆者所在的圣本篤學校中文部為例,每學期進行兩次考試,每次考試都是教師根據(jù)教學進度出題并自己閱卷。鑒于華裔學生聽說能力較強,讀寫較差,為此學校經(jīng)常組織寫字和作文比賽,學生在兩節(jié)課內(nèi)完成作文(1年級150字、2年級250字到六年級650字,以此類推)。
由于巴西政府沒有統(tǒng)一組織中文考試,華裔學生多是參加國家漢辦舉辦的漢語水平考試HSK、漢語水平口語考試HSKK、中小學漢語考試YCT和臺灣華語測驗推動委員會舉辦的華語文能力測驗TOCEL(Test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關(guān)于國家漢辦組織的考試,由于參加考生中有華裔也有巴西第二語言學習者,筆者沒有掌握考生信息,很難厘清,只能從總量上加以介紹。據(jù)筆者不完全統(tǒng)計,從2010年圣保羅州立大學孔子學院第一次舉辦HSK考試到2014年考生(包括HSK、HSKK、YCT)累計有1141人,其中HSK考生1034人,HSKK71人,YCT36人??荚嚰墑e從考生只參加HSK1-3級考試到現(xiàn)在參加全部6個級別的考試;考試類型也增加了HSKK、YCT;考點也從圣保羅州立大學孔子學院拓展到圣保羅亞洲文化中心孔子課堂和其他州、地區(qū),②目前巴西有孔子學院10所、孔子課堂2個,分別是:圣保羅州立大學孔子學院(2008)、巴西利亞大學孔子學院(2008)、圣保羅亞洲文化中心孔子課堂(2008)、里約熱內(nèi)盧天主教大學孔子學院(2010)、南大河州聯(lián)邦大學孔子學院(2011)、華光語言文化中心孔子課堂(2011)、FAAP商務孔子學院(2012)、米納斯·吉拉斯聯(lián)邦大學孔子學院(2013)、伯南布哥大學孔子學院(2013)坎皮納斯大學孔子學院(2014)、塞阿拉聯(lián)邦大學孔子學院(2014)、帕拉州立大學孔子學院(2014)。如2013年10月巴西南大河洲聯(lián)邦大學孔子學院首次作為考點。
對于臺灣華語測驗推動委員會組織的考試,筆者無法獲得資料,僅獲得筆者外派期間2014年5月31日舉辦的數(shù)據(jù),當日參加考生數(shù)46人,其中BandA(入門基礎(chǔ)級)16人,繁體字考生9人、簡體字考生7人;BandB(進階高階級)19人,繁體字考生15人、簡體字考生4人;BandC(流利精通級)11人,繁體字11人、簡體字0人。
7.1 困難與問題
巴西華文教育相較于其他國家而言,起步較晚、發(fā)展平緩,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存在著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中文作為外語語種,地位不高。巴西教育部從1998年開始推行的中等教育全國考試,即ENEM。在其外語考試中,考生可以在英語和西班牙語中二選一。由于政府未把中文作為外語考試,使華裔在升學、就業(yè)等壓力下也紛紛放棄中文轉(zhuǎn)向西班牙語、英語,選修學習中文的學生數(shù)量呈明顯“金字塔”狀,學到初中階段的已經(jīng)微乎其微。
(2)已有的學校多是中文補習類學校,不被巴西主流社會認同。很多華文學校面臨經(jīng)費運轉(zhuǎn)、場地不足等問題。除教會學校有教會及教友的資助外,大部分私立華文學校面臨經(jīng)費緊張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華文教育是一項需要長期投入的事業(yè),許多學校由于師資不足、學生數(shù)量不穩(wěn)定等原因辦學舉步維艱。
(3)巴西華裔學生在中國和巴西之間搖擺不定,既融入不了巴西社會,也回不到中國,導致很多學生錯過了最佳語言學習時間。尤其是那些在國內(nèi)讀過書的華裔學生,加上父母大多數(shù)忙著照顧生意無暇關(guān)心子女的教育,容易出現(xiàn)人格、品行上的問題,對他們的品德教育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4)教學上無統(tǒng)一的中文教學大綱,復式教學。即使是面向第一語言的母語學生,在巴西使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下的人教版小學教材,也是不符合巴西當?shù)氐膶嶋H教學情況的。其次,由于學生水平不同,再加上來巴西的時間不同,有的在國內(nèi)讀過、有的沒讀過,學校出于經(jīng)濟等考慮很容易造成在同一個班級內(nèi)進行復式教學。以筆者所在的圣本篤中文部為例,在同一個時間段、同一個班級內(nèi),有二年級下、三年級上和三年級下共3個級別的學生共同上課,教學情況復雜而艱難。
(5)師資隊伍參差不齊,教學水平難以保證。由于教師工資待遇在巴西處于中等以下水平,大部分華文教師任教前未做過教師,專業(yè)不對口,在目前以小學語文母語教學為主時多是采用傳統(tǒng)的“抄寫、背誦”“課文+輔導書+做練習”的方式,在轉(zhuǎn)向第二語言教學過程中不能完成第二語言教學任務,師資整體水平亟待提升。
(6)教材及配套用書匱乏。面向巴西華裔的教材不多,中葡雙語對照的教材很少,人教版小學《語文》在涉及德育、文化等方面的內(nèi)容不符合當?shù)匚幕厣?/p>
7.2 對策及建議
巴西華文教育困難重重,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改進:
(1)提高中文作為外語語種的地位。需要中國和巴西政府相關(guān)部門、學校共同努力,盡早把中文納入巴西教育部門承認的外語考試中,或是承認中文的學分。據(jù)了解,巴西華人協(xié)會會長李少玉(曾當選市政府議員)正利用自己在政府的影響力為此而努力。
(2)辦學形式正規(guī)化。中文補習學校需要向正規(guī)學校的方向發(fā)展,學校辦學不正規(guī),很難有統(tǒng)一的大綱和考試,華文教育也難成氣候。
(3)師資培訓專業(yè)化。針對巴西的實際情況,相關(guān)政府部門派遣中小學語文教師和以中文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兩類教師來巴講學。同時,鼓勵教師回國參加師資培訓,圣本篤學校吳桂秋老師就曾于2014年7月參加了中國海外交流協(xié)會主辦、暨南大學承辦的“2014年華文教育教師研習——華文教師證書班”并取得了高級資格證書。
(4)組織編寫中葡雙語教材及配套讀物??梢杂芍袊嘘P(guān)機構(gòu)組織相關(guān)專家學者,與巴方教學人員一起合作,在調(diào)查研究的基礎(chǔ)上編寫出符合巴西特色的國別化教材,尤其是組織編寫出一套面向大陸第一代華裔的小學教材、配套練習、配套讀物等。
(6)引進標準化評估測試。由于面向外國留學生的新漢語水平考試(HSK)不符合巴西華裔學生聽說較好、讀寫較差的特點;臺灣地區(qū)的華語文測試仍以繁體字為主要測試文字,因此,急待適合華裔學生的華文語言測試的出現(xiàn)。
陳平2013政治、經(jīng)濟、社會與海外漢語教學——以澳大利亞為例[J].世界漢語教學(3).
高偉濃2012拉丁美洲華僑華人移民史、社團與文化活動遠眺(上)[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63-72.
郭熙2004海外華人社會中漢語(華語)教學的若干問題[J].世界漢語教學(3).
賈益民2012華文教育概論[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3-20.
李嘉郁2007海外華人的語言生活與華文教學的內(nèi)容、方法和目標[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
李宇明2009海外華語教學漫議[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華文教學與研究)(4).
梁延秋,方彤2008當代巴西基礎(chǔ)教育政策及其影響淺析[J].外國中小學教育(10).
零頁2006巴西華文教育概況No.2[EB/OL]http://qwgzyj.gqb.gov.cn/hwjy/129/60.shtml.
丘進2010海外華文教育與對外漢語教學比較[J].教育研究(6).
———2014華僑華人藍皮書之華僑華人研究報告(2013)[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49-188.
徐捷源2012巴西中文教育概況兼談華人的雙語現(xiàn)象[J].南美華人天地——三十年來南美華人生活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文集[C].巴西:世界華文作家協(xié)會、南美作家協(xié)會編?。?06-109
徐捷源,鄧幸光1998巴西華人耕耘錄[M].巴西:巴西美洲華報編?。?51-186.
袁一平2013華人移民巴西200周年紀念特刊——華人移民巴西二百年簡史[J].巴西:南美僑報:1-14.
張向前2010世界華文教育發(fā)展研究[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10-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tǒng)計局2013金磚國家聯(lián)合統(tǒng)計手冊[R].北京: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9.
宗世海2010簡論海外華文教學的質(zhì)量及其控制——以美國和東南亞為例[J].華文教學與研究(4).
Presidente Da Federa觭觔o Nacional Das Escolas Particulares 2014Números Do Ensino Privado 2013[R].Sao Paulo:1-5.
An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Brazil
Chen Wenwen
(Beijing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College,Beijing 102206,China)
Brazil;Chinese education;investigations;countermeasures
This is a fieldwork-based research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Brazil.It discusses the status quo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Brazil,such as school system,teaching objects,staff and textbooks etc.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At present,the schools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Brazil are mainly private Chinese tutorial schools,Operating entities are mainly private schools and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teaching types are divided into the mother tongue as a first language and mother tongue teaching as a second language,among which,the former is more complex.Chinese teachers in Brazil tend to be younger and specialized,textbooks are published by mainland and Taiwan.The future orienta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Brazil should focus on the improvement of Chinese status,standardization of school,specialization of staffs,and the introduction of assessment and examinations.
H195.3;H179
A
1674-8174(2015)02-0001-11
【責任編輯匡小榮】
2014-07-12
陳雯雯(1983-),女,山東臨沂人,北京華文學院專修部教師,助教,主要從事華文教育、華語作為第二語言的詞匯研究及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