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美橋
(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江蘇南京 210000)
體育鍛煉的康復價值
——以老年人肌少癥為例
宗美橋
(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江蘇南京210000)
肌少癥是一種隨增齡而發(fā)生的病理現(xiàn)象,目前國內(nèi)外對它還沒有統(tǒng)一的定義。它與肌肉功能,生理表現(xiàn),生活質(zhì)量的減少以及個人獨立能力的喪失有關。而體育鍛煉,尤其是阻抗鍛煉,已經(jīng)被證實是肌少癥康復的有效對應措施,它可以抑制下降,在本質(zhì)上改變老年人生理功能,對老年人積極老齡化起到促進作用。該文大致總結(jié)了國內(nèi)外對肌少癥的研究現(xiàn)狀,結(jié)合現(xiàn)狀分析試圖闡釋正確的體育鍛煉所存在的康復價值。
體育鍛煉 肌少癥 積極老齡化 康復價值
體育鍛煉有著促進人體身心健康,增加人體抵抗力,提高人們的認知能力方面的價值,而對于老年人,尤其是患有肌少癥的老年人,體育鍛煉在其康復方面有著其獨一無二的價值。根據(jù)聯(lián)合國國際人口學會對老齡化的定義,中國在2005年就已經(jīng)進入老齡社會,人口老齡化已經(jīng)成為21世紀中國人口發(fā)展的主要問題。其他國家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1]。肌肉減少癥也叫肌少癥是人口老齡化所面臨的一個新型的易被人們所忽視的重要的問題。隨著我國和全世界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劇,高齡人口日益增多,肌少癥的發(fā)病率增高,由此帶來的老年人跌倒、喪失生理機能和獨立的能力等一系列健康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目前對于肌少癥的定義國內(nèi)外都還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定義。不過在康復方法中普遍存在三種方法:藥物治療,營養(yǎng)補充以及運動干預。該文從運動干預對老年人肌少癥康復方面進行闡述,體現(xiàn)出體育鍛煉在其康復方面所存在的價值。
1.1老年人肌少癥的可能發(fā)生機制
1.1.1激素變化水平的影響
主要影響肌少癥的激素有兩個,睪酮以及GH/IGF-1。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內(nèi)的游離睪酮激素會有所減少。研究表明,老年人睪酮水平的降低會導致Leptin水平的上調(diào),從而導致了肌肉質(zhì)量的丟失以及肌肉力量的下降。Bhasin等給正常老年男性注射超過生理劑量的睪酮導致肌肉體積以及力量的增加證實了這一點,但目前尚未有對老年女性注射雄性激素的報道。GH/IGF-1軸是肌肉質(zhì)量的重要調(diào)節(jié)因子,隨著年齡的增長,GH(生長激素)的分泌不足會導致IGF-1水平的下降,導致肌肉質(zhì)量下降和脂肪量上升。
1.1.2骨骼肌蛋白質(zhì)合成減少
一般認為,肌肉丟失的重要原因是肌肉中蛋白質(zhì)合成代謝與分解代謝之間的不平衡造成的,隨著年齡增長,肌肉中蛋白質(zhì)合成代謝率會逐漸低于分代謝率,表現(xiàn)為蛋白質(zhì)合成負平衡。香港中文大學對不同年齡大鼠比目魚肌的水溶性蛋白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年齡最大的(15個月)大鼠中,大多數(shù)蛋白含量下降,有些檢測不到。
1.1.3骨骼肌線粒體紊亂
線粒體紊亂會導致肌肉疲勞,肌肉耐力下降以及力量減弱等。不過對于這一機制,研究者們僅僅了解到它與肌少癥的發(fā)生密切相關,其誘發(fā)機制還仍然需要深入研究。
1.1.4神經(jīng)-肌肉功能衰退
老年人肌肉功能退化和肌肉丟失的主要原因是相比于年輕人,老年人α神經(jīng)元的數(shù)量明顯低于年輕人。并且隨著年齡增加,快肌纖維(Ⅱ型?。┑臏p少在肌少癥中扮演這很重要的角色。人體運動機能隨著增齡變化的機制存在于神經(jīng)-肌肉系統(tǒng)功能的衰退,但這一過程是否可逆目前有兩種不同的觀點。
1.2肌少癥的康復方法
目前對肌少癥的康復研究還處于比較初步階段,主要分成藥物治療,營養(yǎng)補充和運動鍛煉。藥物治療主要是進行激素的補充,但一般研究僅限于大鼠,幾乎沒有研究用于人體,原因可能是其含有副作用;營養(yǎng)補充目前研究結(jié)果表示維生素D,E以及蛋白質(zhì)的補充對肌少癥有促進作用,其他方面的研究甚少;體育鍛煉的研究主要表明中強度的抗阻練習對肌少癥有改善作用,而有氧運動作用很小。
由于肌少癥是與年齡的增長有關且是一種無意識的肌肉質(zhì)量和肌肉力量的損失,所以并沒有引起大多數(shù)人的關注,而它對老年人的影響也一直被人們所忽視。直到中國乃至世界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加重,人們對老齡化越來越重視,才使得更多的關注點進入到了肌少癥中。
肌少癥主要是由于肌肉質(zhì)量,肌肉力量以及肌肉功能的下降所導致的。其中肌少癥狀況下肌肉力量和功能的下降會導致一系列的對健康有害的后果,比如功能的丟失,殘疾和骨質(zhì)脆性增加[2],其中骨質(zhì)疏松癥及握力的下降與之相關。肌少癥同樣也會和急性病,慢性病有關,胰島素抵抗力的增加,疲勞以及死亡率都與之相關聯(lián)[7]。在慢性疾病方面,肌少癥尤其和女性的風濕性關節(jié)炎有關。在這些影響中,平衡失調(diào)所導致的摔倒是老年人中最為普遍也越來越引起關注的一個問題,摔倒對老年人的影響不僅在身體上,也在經(jīng)濟負擔上。
3.1鍛煉的規(guī)則
大量研究被證實,阻抗或重量訓練是緩解肌少癥一個有效的對策。Frontera等人實驗發(fā)現(xiàn),通過12個月對老年男性進行高強度訓練,老年人大腿中部肌肉的橫斷面面積增加了11.4%,肌肉力量增加量大于100%。經(jīng)過抗阻鍛煉,住在社區(qū)寓所處的女人們被發(fā)現(xiàn)有了重大的改變。甚至在養(yǎng)老院進行抗阻鍛煉的老人們也被發(fā)現(xiàn)在肌肉橫斷面積以及肌肉力量方面有了提高,另外,在功能方面的表現(xiàn),比如:步速以及爬樓梯的能力方面也有可觀的改變。阻抗練習可以增加目標肌肉的橫斷面積以及肌肉力量,這樣就可以很好的預防老年人摔倒。同樣也可以預防老年人骨質(zhì)疏松癥,關節(jié)周圍肌肉的加強可以有效的預防關節(jié)損傷以及關節(jié)炎,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增加可以預防老年人極度疲勞以及提高自我生活能力的質(zhì)量和水平,比如握力的提高可以使老年人能夠自主的提起一些重物,腿部肌肉力量和耐力的提高可以使老年人獨立上下樓梯以及維持良好的平衡能力。與之相對應的有氧練習,比如說步行、騎車、慢跑對擴張肌肉質(zhì)量以及肌肉力量的效果可以忽略不計[3]。但是有氧鍛煉可以增加線粒體的活性,這對提高肌肉耐力有一定的作用,但正如線粒體與肌少癥的關系還不是很明確,有氧鍛煉對肌少癥的康復效果也有待研究。另外,阻抗練習和一些臨床癥狀的改善有關,這些臨床癥狀包括:骨關節(jié)炎、骨質(zhì)疏松癥、冠心病、糖尿病等。
3.2運動處方的準則
為了制定一個阻抗訓練的處方,最主要的是要熟練掌控鍛煉組數(shù),重復的速度,組與組之間的休息時間間隔,強度,頻率以及持續(xù)時間。運動處方的目標應該是逐步的使肌肉超負荷,最后使肌肉去積極的適應,比如肌肉尺寸的以及功能(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的增加。在這些運動鍛煉中,所有的鍛煉應該都是動態(tài)的而不是靜態(tài)的,在針對其目標肌肉鍛煉時應該同時用到同軸和非同軸鍛煉。下肢肌肉比如膝蓋和臀部伸肌群,膝關節(jié)屈曲肌群,踝關節(jié)內(nèi)翻肌群和跖屈肌群應該優(yōu)先鍛煉,因為他們對人體的移動,平衡以及預防摔倒能力至關重要。其中對于老年人來說阻抗練習最好的練習方法是在機器上鍛煉,使用固定機器進行鍛煉的好處主要有:(1)它可以獨立出目標肌肉群,使鍛煉更加明確;(2)安全性高;(3)動作的移動以及重量的調(diào)節(jié)比較簡單也容易學習。當然,自由重量比如使用啞鈴和杠鈴鍛煉也是可行的,臥推就是其中一種鍛煉方法,但這就要求在鍛煉的時候要有人進行保護以及觀察動作的正確性。這對觀察者的要求也比較專業(yè)。自由重量的好處就是可以使受鍛煉者進行很好的控制鍛煉,但對于老年人而言安全性較低。彈力帶,提供了不同強度的抗阻以及可以重復機器上動作的能力加上其便于攜帶以及需要的空間相較之下較小,已經(jīng)成為老年人進行抗阻練習新型的工具。
近些年,美國等一些國家已經(jīng)把運動鍛煉尤其是老年人的鍛煉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通過日常生活的一些動作進行看似簡單實則非常實用的鍛煉,在肌少癥的鍛煉中比如把鵝卵石裝進魚缸里,把沙子裝到牛奶容器里,這些日常動作發(fā)生在老年人身上就起到了鍛煉其握力以及上肢力量的作用。
3.3抗阻訓練計劃
對于肌少癥,我國的研究才是初步階段,并不是所有醫(yī)院都有專門從事肌少癥康復的醫(yī)療人員更別提肌少癥專門的康復室。即使是在發(fā)達國家,肌少癥的一些禁忌征候以及鍛煉所需要關照的方面也需要被列下來進行特殊的注意。同樣的,在一些較為欠缺發(fā)達地區(qū),肌少癥康復的開銷以及轉(zhuǎn)移都成了肌少癥康復的障礙。所以說提供一個家庭健身計劃,運用一些小的家庭放的下的機械比如彈力帶、小啞鈴等,甚至一些日常動作也可以被用作肌少癥的康復。比如說重復的從椅子上站起來以及爬樓梯可以鍛煉增強膝關節(jié)伸肌群的能力,重復的抬腳尖可以鍛煉跖屈肌能力,手持物體可以為肘關節(jié)的屈伸提供抗阻鍛煉。這些在中國還有待被認可以及普及。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經(jīng)常進行體育鍛煉的老人孤獨感會降低,尤其是多數(shù)人一起鍛煉時更加顯著。通過體育鍛煉,老年人的心理緊張感明顯減少,生活態(tài)度也十分積極樂觀,同時有研究表明美國每減少10%的肌少癥患者,會節(jié)約11億美元開銷[4]。
藥物治療,即運用激素代替療法對肌少癥進行康復是比較前沿的課題,一些實證研究證實了睪酮對于肌肉質(zhì)量的恢復作用,肌肉質(zhì)量的提高必然會帶動機體功能的提高這點是肯定的,但是尚缺乏一些定量的指標。最為關鍵的是,如果長期的進行激素療法所帶來的副作用也尚未清楚界定,同樣使用IGF-1的副作用也尚未定論。近年來有文獻報道,應用非激素類選擇性雄激素受體調(diào)節(jié)劑防治肌少癥,可以增加肌少癥患者肌肉力量,從而改善臨床癥狀,但關于激素的治療還存在很大的爭議。相對與藥物治療,體育鍛煉所帶來的康復價值就遠遠高于藥物治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運動鍛煉對于肌少癥沒有任何副作用,并且方便易行,在開銷方面也少于藥物治療。同時在運動鍛煉的時候不僅健身還健心,可以使老年人更加積極的生活,用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老齡化。
營養(yǎng)治療,即通過補充維生素對肌少癥進行康復。目前對營養(yǎng)治療的研究還比較有限,以往的研究發(fā)現(xiàn)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D的補充對肌少癥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維生素E對肌少癥的預防以及康復也有一定的作用[5]。相對于營養(yǎng)治療這一個幾乎未知的領域,體育鍛煉已經(jīng)有了一些確切的實證,也已經(jīng)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體系。
研究表明研究證實,堅持5個月以上的長期運動鍛煉(30~45 min/次,3次/周)可以明顯改善預后。
肌少癥對于所有人來說都是老齡化過程中一個潛在的威脅,并且肌少癥會帶來一些臨床上的問題,這些問題會影響到數(shù)以萬計的老年人。所以說一定形式的抗阻練習應該包含在日常的鍛煉當中。體育鍛煉究其最終目的是使人們更好地享受生活,而在老年人當中絕大多數(shù)老年人的生活質(zhì)量都很低,很多老人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或需要幫助,而體育鍛煉在這一方面可以減緩老年人衰老的速度,使患有肌少癥的老年人逐漸康復,甚至進入正常老齡化軌跡。
[1]李海峰,盧健.SARCOPENIA發(fā)生機制與干預措施的研究進展[J].山西體育科技,2010(3):40-42,46.
[2]Dufour AB,Hanan MT,Murabito JM,et al.Sarcopenia definitions considering body size and fat mass are associated with mobility limitations:The Framing Study.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J].Epub ahead of print,2012.
[3]Klitgaard H,Mantoni M,Schiaffino s,et al.Function,morphology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aging skeletal muscle: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elderly men with different training backgrounds[J].Acta Physiol Scand,1990,140:41-54.
[4]Janssen I,Shepard DS,Katzmarzyk PT,Roubenoff R.The Healthcare Costs of Sarcopenia in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 Society,2004(52):80-85.
[5]Shy Cian Khor,Norwahidah Abdul Karim,Wan zurinah Wan Ngah,Yasmin Anum Mohd Yusof,and Suzana Makpol.Vitamin E in Sacropenia:Current Evidences on Its Role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J].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2014,6(6):1-16.
The Rehabilitation Value of Physical Exercise: a Case Stud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Sarcopenia
Zong Meiqiao
(College of Sports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210000,China)
Sarcopenia is a pathological phenomenon that occurs with age,and there is no consensus definition of it.It is associated with muscle function,physical performance,reduction of quality of life,and loss of personal independence.Physical exercise,especially resistance exercise,has been proved to be an effect way to rehabilitate the sarcopenia,which can be decreased by inhibition,in essence changing physiological function in the elderly,and plays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elderly active aging.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of sarcopenia,combined with the status quo analysis to explain the correct physical exercise of the value of rehabilitation.
Physical exercise;Sarcopenia;Active aging;Rehabilitation value
G806
A
2095-2813(2015)12(c)-021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