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敏
摘要:隨著高等教育的迅速發(fā)展、教育投入的日益增長,實驗室內潛在風險性較高的設備逐漸增多,同時,師生的實驗室教學、科研活動也急劇增加,造成人員、財產損失等安全事故頻發(fā)。因此,實驗室安全問題應予以充分重視,尤其是在實驗室安全事故處理應急方面,更需要通過安全演練強化實踐技能。本文主要以實驗室安全演練為抓手,闡述實驗室演練對提高實驗室安全預案建設、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
關鍵詞:實驗室安全演練;安全管理;安全預案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0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18-0240-03
高校實驗室是學生培養(yǎng)、科研正常展開的重要基地,近年來,隨著高校辦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招生數量不斷增長,高校實驗室資源開放度日益提高,實驗室進出人員流動性增強,以及實驗用房的限制,使得實驗室安全工作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zhàn),實驗室的安全問題越來越突出。突發(fā)事件多,師生安全意識薄弱,安全知識欠缺,對突發(fā)事件缺少應急處置的經驗。如何建立科學、有效、完備的安全預案。本文將介紹如何以實驗室安全演練為抓手,統(tǒng)籌部門規(guī)劃,兼顧組織協調,從實戰(zhàn)出發(fā),通過建立完善健全的安全應急預案體系,不斷提高應對實驗室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實驗室突發(fā)事件造成的危害。
一、實驗室安全預案建設思路
建設目標:預案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建設途徑:將實驗室安全預案建設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工作,包括實驗室安全排查、總體和專項預案制定、安全演練。其中以安全演練為抓手,加大預案的學習及貫徹力度,強化師生安全意識,檢驗師生應急能力,并不斷修正完善預案。具體措施:
1.查找每個實驗室的危險因素,這是預案建設的基礎工作,必須做到詳細、準確。匯總表設計內容涉及:(1)實驗室名稱、所屬學科、所屬學院、實驗室安全負責人、工作電話等相關信息;(2)使用人員選擇范圍:教師、研究生、本科生、校外人員;(3)危險因素分類確認:①危險化學品(包括正在使用和有可能使用的)種類:劇毒、易制爆、易制毒、其他國家重點監(jiān)管;②氣體鋼瓶(種類包含:不燃、易燃、易爆、有毒);③壓力容器(不含氣瓶)指滿足工作壓力≥0.1MPa且工作壓力與容積乘積≥2.5MPa·L;④設備安全(加熱、高溫、高速、高壓、電離輻射等);⑤生物安全;⑥放射性安全;⑦冰箱安全:是否存放?;?、電氣控制裝置是否完好;⑧用電安全:超載運行,亂拉亂接電線,插座、電線老化;⑨其他安全風險:是否配置有效的滅火器、有無粉塵污染、是否堆放易燃物。(4)實驗室安全負責人承諾、單位實驗室主管領導確認。
2.學校層面制定總體應急預案和典型事故專項應急預案,各實驗室制定本實驗建立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3.安全演練,這是保證預案建設工作能否落到實效的工作,必須以此為抓手,全校上下統(tǒng)一認識,責任到人,納入考核體系。演練時加強實驗室和人員的針對性。
4.安全預案動態(tài)管理,根據實驗室的危險因素變化,不斷修正完善預案,降低風險。
二、認真安排,全面制定應急預案
制定一套全面、實用的應急預案,是做好處理突發(fā)事件的基礎。
1.強調規(guī)范。以我校為例,學校、實驗室處先后印發(fā)了(中國計量學院實驗室安全應急預案的通知)《關于制定和完善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的通知》、《關于搞好應急預案制定和修訂工作的通知》、《關于制定突發(fā)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和應急演練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詳細明確了各類應急預案的內容及今后修訂的條件與要求。另外還要對總體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進行評估,經校長會議表決通過后,規(guī)范印發(fā)、嚴格執(zhí)行。
2.強調全面。中心均要制定應急預案。在全校范圍內建立處置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必須全面地包括各部門、各學院。
3.強調實效性。各部門要對制定的應急預案實行動態(tài)管理“與時俱進,與人共進”進行修訂完善,讓應急預案切實可行,使其真正成為處置實驗室突發(fā)事件的“綱領性文件”。
4.案例。處理實驗室安全事故的應急預案一定要具體化,明確切實可行的應急措施才能具有可操作性,才能明確指導人們遇到事故時誰負責、怎么做、何時做等。例如我校在處理實驗室高壓滅菌鍋事故中的應急措施如下:
(1)實驗室高壓滅菌鍋燙傷應急處理預案。在工作過程中出現被高溫液體或氣體燙傷,應該:①受傷人員迅速脫離熱源,采用可行滅熱后,迅速用涼水沖淋或浸泡以降低局部溫度;②避免受傷部位再損傷,傷處衣著不宜剝脫,要剪開取下,盡可能避免將水皰皮剝脫;③高溫燙傷不要用冷水洗滌傷處,輕度未破時可用藥棉浸90%~95%的酒精輕搽傷處,然后涂上燙傷膏,重度燙傷者用藥棉包住后(減少創(chuàng)面沾染,用清潔布、衣服等覆蓋或包扎)將燙傷者送至醫(yī)院急診室進一步處理;④發(fā)現燙傷事故發(fā)生后應立即報告實驗室負責人和應急小組,并進行記錄。
(2)實驗室高壓滅菌鍋觸電應急處理預案。①當有人觸電后要秉持先斷電后救人的原則,積極保護傷員生命。②觸電急救:讓觸電者盡快脫離電源。觸電者未能脫離電源前,救護人員不得用身體直接接觸觸電者。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的方法:a.立即就近拉掉開關,拔下漏電設備的插頭或關閉空氣開關,切斷電源,并將觸電人員脫離帶電設備;b.用絕緣體斷開電源線;c.用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使其身體離開地面,阻斷流經人體的電流;d.用絕緣物作為工具,拉開或挑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③報警:脫離電源后根據傷者的受傷情況決定采取合適的救治方法,若傷勢較為嚴重,應撥打120醫(yī)療急救電話,同時派人等候在交叉路口,指引救護車迅速趕到事故現場;在醫(yī)務人員未到前,現場人員應同時組織現場救援。④現場救援:a.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根據現場情況,采取相應救援;b.當觸電者傷勢并不嚴重,應使觸電者安靜休息,若未好轉應及時送醫(yī)就診;c.當觸電者失去知覺,但心臟跳動和呼吸還存在時,應使觸電者平躺,禁止圍觀,以免阻礙空氣流通,解開觸電者上衣以利于呼吸,等待專業(yè)救護人員;d.當觸電者傷勢嚴重,呼吸及心臟停止時,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并速請醫(yī)生診治或送往醫(yī)院。在送往醫(yī)院途中,不得終止急救。⑤注意事項:a.在應急救援過程中,應急人員必須做好自身安全防護措施,在將觸電人員脫離帶電設備前應確認設備已斷電,避免造成救援人員觸電;b.救護人員禁止直接用身體接觸觸電者或使用其他導電物體作為救護工具,必須使用絕緣工具。c.減少觸電者脫離電源后可能受到的二次傷害。d.如事故發(fā)生在夜間,應迅速解決臨時照明問題,為搶救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同時避免救護人員在施救時觸電。
(3)實驗室高壓滅菌鍋爆炸應急處理預案。①高壓滅菌鍋發(fā)生爆炸事故后,使用人員在其認為安全的情況下必須及時切斷電源。并立即直接報告實驗室安全主管、實驗室主任,簡明報告事故發(fā)生的現場態(tài)勢,造成人員傷亡時,實驗工作人員應直接電話報告120急救,引發(fā)火災時根據嚴重情況采取直接滅火器滅火,無法滅火時應直接撥打“119”火災急救電話。②靠近高壓滅菌鍋的人員應積極進行自救,迅速背向爆炸源臥倒,用衣服等物蓋住身體,盡量減少肉體外露。同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大量的高溫有害氣體,并迅速往安全地帶移動。③發(fā)現傷員時,立即進行救治,迅速將傷員移往安全地帶。④所有人員應服從現場負責人的指揮,有組織有秩序地撤離爆炸現場。⑤事故安全主管根據事故態(tài)勢,報告有關職能部門、單位趕在最短的時間內攜帶相關裝備赴現場進行現場處置,應急預案小組負責安排搶救工作和人員安置工作。⑥保衛(wèi)處等部門到場負責指揮現場工作,并按照學校有關事故應急預案組織實施,做好事故報警、現場取證、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
我校在實踐中制定了一系列實驗室中可能發(fā)生事故的切實可行的應急措施,并且還在進一步的修訂與完善中。當事故發(fā)生時,讓人們有理可循,不慌不亂,力爭做到規(guī)范、全面和有效,從而最大程度上減少人員傷害、降低損失。
三、科學組織,扎實演練實驗室安全預案
演練人員:一線教師、學生、管理人員全員參加。演練內容:針對性。根據排查結果確定。演練形式:實戰(zhàn)實驗室安全演練。
1.注重安全演練的準備工作。主管部門印發(fā)演練具體要求文件,由具體各責任單位擬定切實可行的應急預案演練方案。
2.注重安全演練的實效性。對實驗室安全預案進行演練,尤其對實驗室火災、實驗室觸電、環(huán)境污染等常發(fā)的實驗室突發(fā)事件每季度進行一到二次演練;安全演練要避免形式主義,場地的選擇、項目的選擇、對象的選擇均采取現場實際操作的形式。模擬實驗室突發(fā)事件的場景,要突出實戰(zhàn)特點,使參與者要有緊迫感。
3.注重讓廣大師生參與進來。演練時要廣泛發(fā)動師生共同參與進來,大型應急演練要由校主要領導負責指揮,分管領導負責副指揮。實驗室安全突發(fā)事件等應急演練,能有效地檢驗預案、磨合機制,協調組織、教育師生,進一步提高師生的防災減災意識和應急自救能力。
四、明確責任,切實推進應急預案建設
明確工作責任、嚴格問責制度是抓好應急預案體系建設的重中之重。
1.責任到人。主管部門印發(fā)《關于加強和改進應急管理工作的決定》、《切實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關于應急管理工作實行“一崗雙責”的通知》等文件并監(jiān)督實施。將校、院、學科、實驗室等預案體系工作責任到人。校主要領導親自部署預案體系建設工作,一名校領導具體負責制定預案及演協調組織演練,二級學院實行“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工作責任制。
2.落實工作任務。每年年初,學校要印發(fā)《關于應急預案制定和演練的通知》,將制定、完善應急預案和實施演練的任務下達給學院各部門,明確責任單位和具體完成時間,由實驗室與資產處加強督查督辦。
3.目標考核落實。我校將應急管理工作納入二級學院、中心年度綜合目標考核。其中預案的制定、完善和演練是考核的重要內容。在具體考核上,由實驗室與資產處加強日常的督查和考核,實行“遞進累加扣分”制度,凡是初次發(fā)生應急工作過的失按規(guī)定扣分,再次出現的加倍扣分,年終由學校進行最終評分,考核結果通報各單位,進行獎優(yōu)懲劣。
五、實時監(jiān)測,完善應急管理體系
切實加強應急管理體系的建設,把應急處置工作與從源頭上防范化解突發(fā)事件相結合,同時加強輿論引導,從而有效提升各部門的應急處突能力,優(yōu)化、營造實驗室的安全環(huán)境,最大限度地降低實驗室安全事件的發(fā)生及其所造成的損失和影響,創(chuàng)造和諧穩(wěn)定的學習、工作、生活環(huán)境。
1.切實加強應急管理基礎能力建設。將風險管理貫穿于應急管理的全過程,排查治理各類突發(fā)事件的隱患,提升實驗室的設防標準和減災能力。針對實驗室建設項目開展綜合風險評價試點,推進實驗室安全、環(huán)境風險等各類風險隱患排查和評估工作。
2.大力推動實時監(jiān)測預警能力建設。不斷完善各類突發(fā)事件的監(jiān)測和預警體系,擴大監(jiān)測的覆蓋面,提高突發(fā)事件預警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強化對學校重要設施和實驗室的監(jiān)測監(jiān)控。加大對實驗室等監(jiān)測站點,繼續(xù)加強火災視頻監(jiān)測系統(tǒng)、高危行業(yè)領域重大危險源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建設。
3.大力推動加強信息與指揮系統(tǒng)建設。進一步完善應急信息與指揮體系,完善協調指揮和情報信息共享機制,建立健全標準規(guī)范體系,加強互聯互通,確保信息及時有效傳遞。
4.大力推動加強應急隊伍能力建設。學校依托校保衛(wèi)處及其他優(yōu)勢專業(yè)應急救援隊伍,建設“一專多能”的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學院組建“一隊多能”基層應急隊伍。學校建立完善應急管理專家組。推動二級學院加強專兼職應急隊伍建設。鼓勵教師、學生等志愿者組織加強各種志愿服務。培育發(fā)展災害信息員、氣象信息員、食品安全協管員、應急救護員等基層應急隊伍。
5.加強培訓演練與日常宣傳教育。大力加強應急管理培訓演練與日常的宣教體系,提升全校人員的防災避險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將應急管理納入各級領導干部培訓體系和考核體系。組織編寫統(tǒng)一規(guī)范的應急管理培訓教材、公共安全知識讀本等,強化相關課程師資力量的培訓。強化各級各類應急演練和案例的總結,不斷積累和充實應急處置的經驗。大力推動安全實驗室建設。廣泛開展全國防災減災日、國際減災日、全國消防日等活動。
總之,面對當前的形勢、任務和要求,我們一定要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全面推進應急管理能力和機制建設,積極妥善應對各類突發(fā)事件,為學校和諧穩(wěn)定的學習、工作、生活環(huán)境提供安全保障。
參考文獻:
[1]淡永利,王宏志,周洪,周勇,黃濤.基于灰色神經網絡模型的生態(tài)足跡動態(tài)研究——以湖北省為例[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6).
[2]曾懋華,洪顯蘭,彭翠紅,趙旭光.對比中美實驗安全規(guī)則 反思我國高?;瘜W實驗室安全管理[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06).
[3]光翠娥.制定高校實驗室安全事故處理應急預案的原則探討[J].實驗室科學,2012,(5):194-197.
[4]GBarbarosoglu,Y Arda.A Two-stage Stochastic ProgrammingFrameworkfor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in Disaster Response.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2004.
[5]Jyllian Kemsley.Researcher Dies After Lab Fire:UCLA researchassistant burned in incident with tert-butyl lithium. 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News,2009.
[6]Richard Van Noorden.A death in the lab——Fatality adds furthermomentum to calls for a shake-up in academic safety culture.Nature,2011.
[7]張勇,賈傳亮,王建軍.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方法的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評估[A]//2004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
[8]林韌卒,李鴻飛,高軍,李瑤,郭建中.基于綜合改革策略的高校內部辦學資源優(yōu)化配置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4,(07)
[9]張曉琴.理工科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特點與實踐路徑——以南京林業(yè)大學森林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為例[J].中國林業(yè)教育,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