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光葵
看P2P 如何奔向電商金融理想國
肖光葵
當前中國傳統金融行業(yè)借助互聯網渠道,為經濟與生活提供服務,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譬如大家熟悉的商業(yè)銀行的網上銀行,互聯網在其中只是作為渠道發(fā)揮著輔助作用。然而隨著互聯網經濟的不斷勃興,一種脫離了銀行服務于電商的融資平臺出現了,互聯網開始具備了金融功能。它為電商提供信貸服務,創(chuàng)造了比商業(yè)銀行及其他放貸人更加優(yōu)惠的條件?;ヂ摼W經濟從此具有了革命性的意義——依據大數據收集和分析功能,使小微企業(yè)為主體的電商,再也不必老是處于向銀行苦苦求貸,卻未必能夠獲得急需的資金的窘境。
隨著P2P(Professional to Professional)平臺的應運而生,她更有效地把資金出借方和需求方結合在了一起,提供了更多的中介服務日益得到市場的認可。據估計截至2014年類似的網絡借貸平臺已經超過了2000家。融資平臺的模式雖然各有不同,但歸納起來不外乎以下四類:
1.擔保機構擔保的安全模式。這是相對安全的P2P模式。此類平臺作為中介機構中規(guī)中矩,不吸儲、不放貸,只提供金融信息服務,由合作的小貸公司和擔保機構提供雙重擔保。此模式推出“機構擔保標”平臺的交易模式多為“一對多”,即一筆借款需求由多個投資人投資共同完成。很適合有短期小額融資需求的小微企業(yè),它快捷高效,利率卻并不高。通過對申請融資的企業(yè)進行資質審核、實地考察,篩選出具有投資價值的優(yōu)質項目在網站上向投資者公開;同時提供在線投資的交易平臺,實時為投資者生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借貸合同;監(jiān)督企業(yè)的項目經營,管理風險保障金,確保投資者資金安全。其優(yōu)勢是可以切實分散投資風險,提高投資的安全系數。目前已有的大、中型擔保機構,都在加緊介入到此類交易模式之中。
2.大型金融集團的互聯網服務模式。以陸金所為例,其4億元的注冊資本顯得尤其亮眼。與其他融資平臺僅有幾百萬的注冊資金相比,此類平臺具有金融大集團的背景,而且處于由傳統金融行業(yè)向互聯網領域布局的進程之中,因此在業(yè)務模式上金融色彩更濃厚、更專業(yè)。就拿風險控制能力來說,陸金所的P2P業(yè)務依然采用線下借款人審核,并與平安集團旗下的擔保公司合作提供業(yè)務擔保,專業(yè)團隊從境外引進,建立了風險控制體系。目前線下審核、全額擔保雖然是比較可靠的手段,但是其注冊資本的成本,并非其他的網貸平臺都能夠負擔得起,所以監(jiān)管部門還無法將其作為P2P行業(yè)的標準配置,進行推廣普及。值得一提的陸金所采用的是“一對一”的融資模式,一筆借款項目只有一個投資人,需要投資人自行在網上操作投資,而且投資期限為1-3年,在推出初期被抱怨“有行無市”流動性不高。由于“一對一”模式債權清晰得到市場認可,陸金所因此在2012年對“一對一”融資項目推出了債權轉讓,從而緩解了供應不足和流動性差的問題。
3.線下與互聯網的綜合模式。類似的“阿里金融”是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互聯網金融機構的范例。作為以交易參數為基點,結合O2O(Online to Offline,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起來)的綜合交易模式。阿里金融旗下的阿里小額貸款是可以推廣的模式,它能夠為所有電商創(chuàng)造加入授信審核體系的條件,對貸款信息進行整合存貯處理。阿里小貸模式創(chuàng)建的P2P小額貸款業(yè)務,憑借其客戶資源、電商交易數據以及完整的產品架構占得了明顯優(yōu)勢,其線下的兩家小額貸款公司,將線下商務渠道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對淘寶、天貓平臺電商客戶提供短期融資服務。這一方式將互聯網轉變成為線下交易的前臺,進一步提升了互聯網金融渠道的運用效率。
4.P2P網貸理財的模式。以P2P網貸模式為代表的創(chuàng)新理財方式,受到了關注和認可,與傳統金融理財服務相比,P2P的借款人主體是個人以信用借款為主,在借款一端被嚴格限制為有著良好實體經營、能提供固定資產抵押、有迫切資金需求的中小微企業(yè)。依托線下具有金融機構的擔保資質的對象,從結構上解決了P2P模式的固有矛盾,讓安全保障更實際且更有力度。此種模式通過交互式營銷借助互聯網手段,把傳統營銷渠道和網絡營銷渠道緊密結合起來,促使金融行業(yè)由“產品中心主義”向“客戶中心主義”轉變,調整了傳統金融業(yè)與互聯網金融機構的關系,共建開放共享的互聯網金融平臺。
發(fā)展至今由P2P融資概念已經衍生出了眾多的電子商務的模式。然而其中已經出現了新的P2P雛形,其特征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四點:
1.更符合互聯網精神與特質。以信息匹配和精準推薦為特征,在專業(yè)金融服務人員之間建立信息交換和資源共享平臺,在其中從事信息匹配和精準推薦,促進線上信任的建立和交易欲望的實現。新P2P模式遠非市場上逐漸泛濫又歸于銷聲匿跡的傳統P2P貸款模式可以比擬,其本質符合金融監(jiān)管的規(guī)則,符合當前金融機構自身發(fā)展的需求,更符合互聯網精神與特質。
2.與傳統金融業(yè)混業(yè)經營。通過互聯網平臺對所有金融機構開放,從而同享資源,共御風險。為金融產品銷售人員發(fā)布各種金融理財產品、項目信息,為電商客戶打造和定制金融理財產品。在混業(yè)經營中使用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定位于服務傳統金融機構和非傳統新型金融機構,服務對象囊括銀行、保險、證券的客戶經理,以及房產、汽車、奢侈品的銷售人員,提供開放共享、綜合開拓、交叉銷售的信息互通平臺,通過交易、懸賞、展示、學習管理和服務屬于自己的客戶。
3.實現金融交叉分層銷售。打破理財行業(yè)的機構壁壘,通過平臺上各類理財產品的展賣,聚攏投資人資源,促進金融產品銷售人員產品的銷售。金融產品銷售人員可以在平臺上進行內部的交流溝通和資源置換,在不同產品領域尋找并組建自己的合作團隊,達成利益分享規(guī)則。團隊內共享投資人資源,為投資人推介團隊內部產品進行資產配置,從而實現金融產品銷售人員間的交叉銷售合作,取得共贏。
4.P2C服務業(yè)的電子商務化。這是一種產品從企業(yè)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中,中間沒有任何交易環(huán)節(jié)的電子商務。在國內目前被叫做生活服務平臺。把居民日常生活當中的一切密切相關的服務信息,如房產、餐飲、交友、家政服務、票務、健康、醫(yī)療、保健等需求聚合在這個商務平臺上,實現服務業(yè)的電子化。與其他平臺相比較,其借款人為具有穩(wěn)定的現金流及還款來源的企業(yè)。相較個人而言,服務類企業(yè)的信息更容易得到核實,還款來源更為穩(wěn)定。經過嚴格線下審核制度,對申請融資的企業(yè)的資質審核、實地考察進行嚴格把關,并挖掘出具有投資價值的企業(yè)項目和項目信息,經互聯網對投資者全面公開,并且與經驗豐富的融資性擔保公司合作,為企業(yè)貸款提供擔保。同時,P2C貸款平臺自建風控團隊,對合作的擔保公司提交的項目進行核查,為投資者的資金安全提供保證。為投資者和有融資需求的需求方提供對話平臺,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讓投資人直接享受到企業(yè)經營紅利。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科技,特別是移動支付、云計算、社交網絡和搜索引擎等,對全球經濟與金融模式已經產生了根本影響。隨著Wi-Fi、3G等技術發(fā)展,眼下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網絡的融合趨勢已經非常明顯,有線電話網絡和廣播電視網絡實現了融合,移動支付不僅能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小額支付,還能夠解決企業(yè)之間的大額支付,替代現金、支票等銀行結算支付手段已經不成問題。伴隨身份認證技術和數字簽名技術等安全軟件的研發(fā)升級,移動支付將與銀行卡、網上銀行等電子支付方式進一步整合,將能夠隨時、隨地以任何方式實現支付結算,三網融合或者N多網的深度融合,正在變成現實的存在。
當前提供了更多的中介服務的互聯網電商融資,似有野蠻生長的勢頭,她能夠更直接地把資金出借方需求方結合在了一起,已經是不爭的事實?;ヂ摼W金融的舞臺有多大!“城外”的樂觀者充滿希望,“城內”的茫然者難以說清。那么10年以后的P2P網貸模式會是怎樣一番場景呢?她完全可能形成一個既不同于商業(yè)銀行間接融資、也不同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第三種金融運行機制,姑且把它稱之為“互聯網直接融資市場”或“互聯網云金融模式”吧!這些利器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因為依托了搜索引擎、大數據、社交網絡和云計算,市場信息的不對稱程度將會被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交易雙方在資金期限匹配、風險分擔的成本也將會進一步下降,銀行、券商和交易所等中介都不再起到決定性作用;貸款、股票、債券等的發(fā)行和交易,以及資金交割都直接在網上進行,這樣的市場將更加充分有效。
P2P網貸模式甚至可能接近一般均衡定理所描述的“無金融”“自金融”中介狀態(tài)。搜索引擎和社交網絡在降低信息處理成本、資金供需雙方直接交易、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大幅減少了交易成本。可達到與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和銀行間接融資同樣的資源配置效率。
P2P TURNING IN TO ECOMME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