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蓉(南京市第二十七中學 江蘇南京 210012)
推進體育運動發(fā)展——論陽光體育教育與高中體育教育的有效融合
王蓉
(南京市第二十七中學江蘇南京21001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1.247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教學內容需要與社會發(fā)展相適應。人們日常節(jié)目越來越豐富,精彩的生活在給人們帶來物質享受的同時,也帶來了生理與心理危害。由于參與體育運動的機會越來越少,營養(yǎng)過剩以及營養(yǎng)失衡導致的心腦血管疾病、肥胖癥已嚴重威脅到了人類健康。這些以往只在老年人中出現(xiàn)的常見病,如今已普遍趨于年輕化。俗話說“預防永勝于治療”,體育教育如何才能有效推動學生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從開始源頭上遏止各類疾病的產生,成為當前體育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我國體育教育已歷經(jīng)多次改革,每一次改革都能有進步理念的推出。最近一次高中體育課程改革即在《全日制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基礎上作出革新,將“體育”課程變更為“體育與健康”課程(為便于簡述,下文仍沿用“體育”作為該課程統(tǒng)稱)。這一更名對“健康”所涉獵的范疇同時進行了擴展,“健康第一”從此成為體育課程改革的核心概念。本文將高中體育為研究對象,以陽光體育理念為切入點,分析了陽光體育教育對高中體育教育的重要性,并以此提出了兩者相互滲透和融合的有效策略,以期對提高學生體育興趣提供參考借鑒,最終實現(xiàn)德、智、體、美、勞的全方位發(fā)展。
陽光體育高中教育體育教學師資力量教學融合
高中體育新課程標準在一方面緊密結合世界高中體育課程發(fā)展的共同趨勢;另一方面也保持與我國高中體育課程建設和改革實際情況相貼合;同時還兼顧了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有效銜接,改變了多年來必修課程的固化模式,從整體上改善了國家對課程集中管理的狀況,為以后體育課程改革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jīng)驗。2007年,為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共同決定,故結合《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全面實施,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中廣泛、深入地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作為1名中學的體育教師,必須深入思考如何踐行這一理念,發(fā)展陽光體育運動,構建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內容體系,使體育教學更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下文針對這一新理念與高中體育教學的融合作出闡述。
(1)鼓勵引導政策不全。據(jù)教育部門2007年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指導文件,其中明確指出了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必須有其領導機構。然而,現(xiàn)實中很多學校并沒有按此規(guī)定組建相應組織機構,自然也就缺少相應的指引和鼓勵政策,從而造成陽光體育運動在開展過程中“于法無據(jù)、無章可循”,嚴重影響了活動的開展效果。再結合現(xiàn)實中的相關調查結果顯示,當前仍有很多學校及學生對“陽光體育”知之甚少,由此足以可見當?shù)叵嚓P部門在政策執(zhí)行方面存在較多缺漏。
(2)教師隊伍建設不足。普遍來看,當前仍有部分學習并沒有按照國家的規(guī)定配備體育教師,體育教師數(shù)量的不足使得現(xiàn)有體育教師工作量繁重,有的學校甚至讓其他學科的教師兼職講授體育課程,其結果可想而知,且嚴重影響了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和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此外,體育教師獲得參加培訓的機會也普遍較少,不僅有礙于教師對當前體育教學新思路和新發(fā)展的適時掌握,也影響了陽光體育運動的有序開展。
(3)體育教育設備老化。在推行陽光體育運動的過程中,部分學校受資金的影響,并沒有按照政策指引加大對體育教學場地和器材的投入,造成很多體育設備老化,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4)部分教育觀念陳舊。傳統(tǒng)教學觀念等陋習,在部分體育教師思想中根深蒂固,導致其無法跟進時代發(fā)展與教學革新的步伐,體育教學仍然是內容單一、方法陳舊,教師課上沒有激情,學生學習沒有興趣,自然缺乏對體育運動的自覺性,由此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陽光體育運動的推廣。
(5)缺乏組織架構體系。前文已述,部分學習對開展陽光體育教育部門提出的政策規(guī)定無動于衷,即造成陽光體育活動開展的組織體系缺失,即便有的學校建立了組織領導機構,也沒有進行明確的分工,部分僅是走走過場,為應付上級的檢查,組織機構形同虛設。也正因為此,陽光體育的開展情況缺乏專門組織機構的檢查、監(jiān)督和指導,由此活動的開展“陷入”惡性循環(huán)。
新課標明確指出體育課程教學目標已經(jīng)不只是對體育技能的傳授,要兼顧培養(yǎng)學生自主鍛煉,體驗運動樂趣,形成自覺鍛煉的習慣,使其增強體質之余,也實現(xiàn)了新課標倡導的“終身體育觀”。陽光體育教育理念的推出,對高中體育教育的裨益良多,首先,有效提高了師生對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受應試教育的觀念影響,部分學習對體育教學缺乏應有的重視,普遍存在“重文化課、輕體育課”的現(xiàn)象,體育教師沒有教案也沒有教學計劃,隨之陽光體育運動的推廣,不僅提高了師生對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引起了學生對自身運動水平和陽光形象的注重。其次,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改善。高中生面臨高考壓力,課業(yè)負擔極重,故而無暇進行充分的體育鍛煉。還有部分學生認為上體育課會浪費自己的學習時間,根本沒有意識到疲勞和困倦的很大原因就在于缺乏必要的體育鍛煉引起。而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極大地改善了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再者,符合素質教育和現(xiàn)代化教育的需求。自2007年以來,“陽光體育運動”正式啟動并在全國推廣,其后得到迅速發(fā)展,有效推動了素質教育和現(xiàn)代化教育的縱深發(fā)展,也使得學生綜合素質在其中得到有效培養(yǎng),獲益匪淺。
陽光體育與高中體育教育的有效滲透與融合,是立足于學生思維、意識以及能力素質的全面引導、對教學氛圍的科學優(yōu)化基礎上,其對教學過程學生內心與身體素質的全面提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滿足了時代教育發(fā)展所提出的新要求,同時也為新時期體育課堂教學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不竭動力。
(1)落實政策的執(zhí)行及其監(jiān)督。體育運動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如果未能事先作出應有的預防、加以重視,將引發(fā)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甚至造成事故。因此,為確保陽光體育理念在體育教學中的順利進行,相關安全制度規(guī)范的制定和執(zhí)行必須給予高度重視。即教育主管部門要成立專門的組織領導機構,注重政策執(zhí)行監(jiān)督和落實,對學校陽光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檢查、監(jiān)督和指導。首先,要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教育,采取有效政策加強對學生的紀律管理;同時,要建立學校體育安全責任制度,確保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合法權益,也保障在安全事故發(fā)生的第一時間能夠及時追查具體責任人;其次,要健全衛(wèi)生保健制度,督促學生能夠自覺遵守體育課的活動規(guī)則,從根本上降低發(fā)生危險的可能性;此外,要完善場地設施建設,張貼安全提示語。
(2)加強教師隊伍的素質培養(yǎng)。為保證陽光體育活動順利進行,首要確保師資力量的充足。學校方面可以從增加體育教師數(shù)量入手,按照《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中的規(guī)定:體育教師與學生的比例是1∶280,但是達標的學校不多。因此,教育主管部門應當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增加體育教師的數(shù)量,在公開考試中選拔優(yōu)秀的人才加入到體育教學中來,為陽光體育運動夯實師資基礎。同時,應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加強對體育教師的培訓力度,建立科學合理的考評機制。由于升學壓力大,很少學習有針對體育教師而展開的培訓,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體育教學的發(fā)展,也不利于陽光體育運動的全面推行。對此,有條件的學校應積極組織體育教師進行課程進修,或去其他學校進行經(jīng)驗交流,學習借鑒先進的教學方法,并有針對性地對本學校的體育課堂教學進行改革,從而確保陽光體育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3)加大體育教育的設施建設。為了確保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學校應加強資金投入,改善體育教學場地和器材條件。對此,教育主管部門已經(jīng)要求學校嚴格按照《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的規(guī)定,切實加大對體育教學經(jīng)費的投入,禁止并嚴懲挪用資金行為,務必執(zhí)行??顚S迷瓌t,同時,亦要求在節(jié)假日開放學校的體育場館,讓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此外,得益于國家對體育鍛煉的重視,不少生活社區(qū)都配備了健身場地,安裝了健身器材,充分地利用這部分資源,使得陽光體育運動在課外同樣能夠得到廣泛推廣。
(4)提高體育教育的社會關注。體育教育未能取得良好的教育實效的原因之一,在于師生對該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多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文化課上,對此,推行陽光體育,首應提高師生對體育教育的關注度。即在宣傳教育的過程中,要讓體育教師和學生加深對體育鍛煉的認識,體會到運動鍛煉不僅是為了強健身體,更重要的是提高身體素質,同時為今后的工作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課堂上教師還應當同步講授陽光體育運動的標準和相關內涵,豐富課堂內容,改變傳統(tǒng)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例如:將陽光體育運動的標準和內涵結合教學大綱中“走、跑、跳、投”等運動要求融入課堂教學中;對于長跑、短跑等傳統(tǒng)項目則可以采取接力賽、逆向接力賽等新方式開展,從而實現(xiàn)陽光體育教育與學校體育教育的有機融合。
(5)最優(yōu)化陽光體育考評機制。建立合理的競爭機制有利于提高體育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其工作效率的提高。學校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可以在體育教師評先評優(yōu)方面、陽光體育指導方面引入競爭機制,通過競爭評比促進體育教師綜合素質和業(yè)務水平的不斷提高。
(6)建立陽光體育考評機制。教育主管部門應當組建專門的工作小組,對本地區(qū)學校的陽光體育運動開展情況進行全面調查、指導和監(jiān)督。需要注意的是,陽光體育運動開展評價的內容應主要以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目標為其依據(jù),包含體育課教學、體育課外活動、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體育運動輿論宣傳及體育活動組織領導等五大方面的內容。此機制的構建,能夠為陽光體育運動的評估提供科學有效的反饋信息,并保障陽光體育運動的有序開展。而在整個活動實施的過程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也都應當從思想上對其賦予足夠的重視,積極主動地參加身體鍛煉。
上文已對高中體育教學與陽光體育理念的融合路徑進行了多維度的論述,但陽光體育在我國體育教育中仍處于初步適用階段,作為一線教師,筆者認為要實現(xiàn)兩者有機融合,切實促進體育教學實效性的提高,必須是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教學指導下,實在、真切地獲得進步與發(fā)展,在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及運動參與、社會適應力等多方面收獲了以往不曾有過或更為優(yōu)秀的成果。而這一種進步,不僅是對體育知識與技能的斬獲,還應包含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念的擢升。在陽光體育正能量的影響下,教師應走出教學單一化模式,將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納入教育計劃,形成制度,認真組織并實施“全國中小學生課外文體活動工程”,大力推行大課間體育活動形式,積極創(chuàng)建快樂體育園地,加強學生體育社團和體育俱樂部建設,在校園內全面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結合各種形式宣傳陽光體育運動,廣泛傳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達標爭優(yōu)、強健體魄、每天鍛煉1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等口號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1]姚燦國.民族傳統(tǒng)體育在實施“陽光體育”中的優(yōu)勢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6):71,73.
[2]舒川,虞勇,肖義慧.論“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2):177.
[3]陳琦.以終身體育思想作為學校體育主導思想的研究[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105-111,151-152.
[4]魏玉軍.積極開展課外體育活動促進學生陽光健康發(fā)展[J].中國教育研究論叢,2007(00):674-676.
[5]吳杰.高校體育課程改革中陽光體育運動俱樂部模式教學的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8(1):101-102.
[6]黃丹彤,劉曉星,練情情.“陽光體育”能改變多少現(xiàn)狀?[J].教師博覽,2007(8):14-15.
[7]李茹.學校體育與學校健康教育的比較研究[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95-96,99.
[8]薛志偉.普通高校陽光體育運動研究[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1(2):208-210.
[9]謝宗皖.高校體育教學實施快樂體育的探討[J].安徽體育科技,2002(1):97-99.
G8
A
2095-2813(2015)11(a)-02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