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顯明 曾 彬 唐淑妮
大腸癌是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近年來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不斷上升,患者不良預后的發(fā)生率亦逐年增加[1]。腫瘤的形成、轉化和轉歸均與多種基因的異常表達相關[2],而淋巴結轉移與癌癥患者的預后密切相關[3]。早期預測大腸癌患者淋巴結轉移的發(fā)生可為患者的療效提高和預后的改善提供指導。磷酸酶和張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tec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唯一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其失活與多種癌癥的發(fā)生發(fā)展相關[4]。環(huán)氧合酶-2(cycloox-ygenase,COX-2)的表達亦與多種腫瘤的發(fā)生和轉移相關[5]。然而目前國內(nèi)外對PTEN、COX-2的表達與大腸癌淋巴結轉移的關系研究報道較少。本研究分析大腸癌組織中PTEN、COX-2的表達及其與大腸癌淋巴結轉移的關系,為大腸癌患者淋巴結轉移的預防和預后的改善提供依據(jù),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間我院手術切除所得100例患者的大腸癌組織和正常大腸組織。納入標準[6]:所有患者術前均未采用放療或化療治療,且術前檢查均未發(fā)現(xiàn)合并其他癌癥。排除標準[7]:排除合并其他癌癥和嚴重肝腎功能疾病的患者。100例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齡26~68歲,平均年齡(48.56±9.63)歲,其中高分化癌25例、中分化癌24例,低分化癌51例。
術后3 d內(nèi)所有患者均接受淋巴結轉移情況的檢查。采用免疫組化法檢測大腸癌組織和正常大腸組織中PTEN、COX-2的表達。所有檢測標本均經(jīng)10%福爾馬林固定和石蠟包埋并制成4 μm的連續(xù)切片。采用HE和免疫組化SP進行染色。PTEN、COX-2免疫組化試劑盒均由武漢博士德公司提供,染色操作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PTEN、COX-2均主要表達于細胞質,顯微鏡下染色呈黃色或棕色顆粒為表達陽性。顯微鏡檢查均隨機選取10個高倍視野進行檢測,根據(jù)染色強度和比例判斷染色結果,其中陰性(-)為無細胞染色、弱陽性(+)為黃色或棕色的細胞數(shù)為0%~25%、陽性(++)為黃色或棕色的細胞數(shù)為26%~50%、強陽性(+++)黃色或棕色的細胞數(shù)為51%~100%。陽性表達率=弱陽性表達率+陽性表達率+強陽性表達率。
采用SPSS 19.0軟件,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大腸癌淋巴結轉移與PTEN、COX-2表達的相關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關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正常大腸組織比較,大腸癌組織中PTEN的陽性表達率明顯降低,而COX-2的陽性表達率則明顯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3.16、147.98,P 均<0.01),見表1。
表1 大腸癌組織和正常大腸組織中PTEN、COX-2的表達(例,%)
與PTEN陽性表達患者比較,PTEN陰性表達患者淋巴結轉移發(fā)生率明顯升高;與COX-2陽性表達患者比較,COX-2陰性表達患者淋巴結轉移發(fā)生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不同PTEN、COX-2表達水平患者淋巴結轉移發(fā)生率比較(例,%)
Spearman秩相關分析結果顯示,隨著大腸癌患者PTEN陽性表達率的增加,其淋巴結轉移的發(fā)生率降低,而隨著大腸癌患者COX-2陽性表達率的增加,其淋巴結轉移的發(fā)生率升高。大腸癌淋巴結轉移與其PTEN的陽性表達率呈負相關(γ=-0.758,P<0.05),與其 COX-2陽性表達率則呈正相關(γ=0.792,P<0.05)。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各類腫瘤疾病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大腸癌是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其發(fā)生發(fā)展與多種基因的多階段變化相關,其中致癌基因的激活及抑癌基因的失活在癌癥發(fā)生、發(fā)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8-9]。PTEN作為近年來發(fā)現(xiàn)的唯一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是繼p53之后被發(fā)現(xiàn)的人類腫瘤疾病中突變率最高的抑癌基因,主要依賴脂質磷酸酶參與細胞凋亡的調(diào)控從而抑制癌癥的形成[10-11]。COX-2基因是誘導型“快速反應基因”,受到刺激時可迅速合成參與癌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可作用于細胞生長、分化和代謝過程,從而導致癌變的發(fā)生,可在食管癌、胰腺癌、腎癌等多種癌癥組織中表達,在腫瘤細胞的增殖、凋亡和轉移中具有重要作用[12]。腫瘤患者的預后與其淋巴結轉移情況密切相關[13]。因此對腫瘤淋巴結轉移的預測有利于其患者預后的改善。目前國內(nèi)外對PTEN和COX-2基因與大腸癌患者淋巴結轉移及預后的關系研究報道甚少,明確PTEN和COX-2基因與大腸癌患者淋巴結轉移的關系可預測大腸癌患者的預后情況,為患者不良預后的預防提供依據(jù)。
本研究結果顯示,大腸癌組織中PTEN基因的陽性表達率明顯降低,COX-2基因的陽性表達率則明顯升高,提示PTEN抑癌基因的失活和COX-2致癌基因的激活與大腸癌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密切相關。COX-2基因可通過減弱和抑制NO信號通道從而抑制細胞凋亡的發(fā)生,同時可作用于VEGF,使VEGF表達水平上升,促進腫瘤血管的發(fā)生和腫瘤細胞的侵襲轉移,調(diào)節(jié)免疫抑制功能和導致PTEN抑癌基因的失活,促進癌癥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轉移。大腸癌患者中約一半的患者發(fā)生淋巴結轉移,患者淋巴結轉移率高,可明顯影響患者的預后,造成不良預后的發(fā)生,因此對大腸癌患者淋巴結轉移的預測并進行預防對其預后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大腸癌患者PTEN抑癌基因陽性表達率的下降和COX-2致癌基因陽性表達率的上升,其淋巴結轉移率升高,提示大腸癌患者PTEN和COX-2基因的表達可能與其淋巴結轉移的發(fā)生相關。進一步采用Spearman秩相關分析對大腸癌患者PTEN和COX-2基因的表達與其淋巴結轉移的關系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大腸癌患者PTEN基因陽性表達率與其淋巴結轉移的發(fā)生呈負相關,而患者COX-2基因陽性表達率與其淋巴結轉移的發(fā)生則呈正相關,PTEN基因的低表達和COX-2基因的高表達可預測大腸癌患者淋巴結轉移的發(fā)生,因此對于PTEN陽性表達率降低和COX-2基因陽性表達率增高的患者需及時進行治療干預以預防其淋巴結轉移和不良預后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大腸癌淋巴結轉移與其PTEN和COX-2基因的表達相關,大腸癌患者PTEN表達水平的降低和COX-2表達水平的升高可預測其淋巴結轉移的發(fā)生,根據(jù)預測結果早期進行干預有利于淋巴結轉移的預防和預后的改善。
[1]劉新蘭,李亦功,魏建敏,等.Ang-2、Tie-2和VEGFR-2表達在大腸癌血管生成和預后中的作用〔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32(11):1658-1662.
[2]眭怡群,馮一中.自噬相關基因LC3、Beclin-1與凋亡相關基因p53、BCL-2在大腸癌中的表達及意義〔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2,28(3):282-286.
[3]喬 唐,王道榮,柏斗勝,等.大腸癌伴肝轉移同期切除的預后分析〔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0,19(4):339-342.
[4]張曉明,梁 英,董 穎,等.子宮內(nèi)膜癌中 p-AKT與PTEN、P53、HER-2表達的相關性及意義〔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44(1):135-141.
[5]Majumder M,Landman E,Liu L,et al.COX-2 Elevates Oncogenic miR-526b in Breast Cancer by EP4 Activation〔J〕.Mol Cancer Res,2015,13(6):1022-1033.
[6]周 飛,崔濱濱,劉彥龍,等.usp22和ki67在大腸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腫瘤防治研究,2012,39(1):68-70.
[7]武 欣,李 坤,張 凡,等.大腸癌中CCR7、L-selectin、CD44v6和MMP9表達及其與淋巴轉移的關系〔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3,29(1):32-35.
[8]齊 魯,丁彥青.大腸癌轉移相關基因表達調(diào)控的生物信息學分析〔J〕.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3,(1):83-90.
[9]楊光華,趙 晶,李 磊,等.BAG-1在大腸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腫瘤防治研究,2012,39(1):71-74.
[10]Zhang X,Park JS,Park KH,et al.PTEN deficiency as a predictive biomarker of resistance to HER2-targeted therapy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J〕.Oncology,2014,88(2):76-85.
[11]Zheng X,Zu L,Becker L,et al.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nhibits 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opening through the PTEN/PDE4 signaling pathway〔J〕.Cardiology,2014,129(3):163-173.
[12]Lee WS,Lim JH,Sung MS,et al.Ethyl acetate fraction from Angelica sinensis inhibits IL-1β-induced rheumatoid synovial fibroblast proliferation and COX-2,PGE2,and MMPs production〔J〕.Biol Res,2014,47(1):41.
[13]Koelzer VH,Herrmann P,Zlobec I,et al.Heterogeneity analysis of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for survival prognosis of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BMC Cancer,2015,1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