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森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所謂“生本教育”也就是以學生為本,以人的發(fā)展為中心的教育。真正體現(xiàn)健康第一,以學生為本,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生本教育在體育教學中是嘗試是:從思想觀念上的轉變到生本教育的認識、體育課的教學方法改革和創(chuàng)新以及教學中的學生學習評價和管理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和課堂效率[1]。
關鍵詞 生本教育 中學體育 教學法
教師枯燥乏味的教學方法抑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講得多,學生實踐少,參與率低,學生是處于低效率的學習狀態(tài)。主體性得不到發(fā)揮。這種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變被動為主動,變苦為樂,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2愉快愉快,心情愉悅,動作就快,快樂快樂,越快越樂,越樂越快[2]。
在中學體育課中,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同時遵循“以教師為主,學生為主體”的現(xiàn)代教學原則,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主題式創(chuàng)新法、雙語教學法、特色教學法、游戲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等,如何適當?shù)剡\用這些教學方法,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地學習。真正體現(xiàn)以人的發(fā)展為中心的教育,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方法。
一、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在計算機信息的時代,要大膽采用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手段——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進行教學。精心設計課件,直觀形象、生動地展示內容,虛擬試驗過程,再現(xiàn)動作過程,會引起極大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人機交互練習,充分發(fā)揮了計算機輔助教學作用有利于學生學習,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學習“前滾翻”時,可以觀看事先剪接過的現(xiàn)場錄像,動作示范正確、形象、直觀,和安全知識影片實戰(zhàn)畫面的播放,使學生掌握消防安全、衛(wèi)生安全、生活安全知識。增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
二、主題式創(chuàng)新法
例如以“弄潮兒”中的“說潮、起潮、弄潮、評潮”一個主題貫串整個體育教學過程。觀、聽、練有機結合,以滿足不同能力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習積極性。根據(jù)季節(jié)、學生的生活以及思想實際,有針對地選擇主題。到秋游季節(jié),帶領孩子們自由地放飛自己崇高自然的心愿。把模擬秋游主題活動貫穿到各個年級。讓學生做生活的小主人,自由發(fā)掘課堂樂趣,創(chuàng)造快樂氣氛。觸景生情、入境動情。憑借進入情景的內心感受情緒愉快、自主地去完成學習任務。
三、雙語教學法
體育教師運用英語授課,提升了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學生提高了興趣。況且,在體育課中實施英語教學,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用英語How Are you?通過問好,增進學生英語交往能力,課堂氣氛也很活躍。簡單身體的動作練習時可以用Clap your Hands、Snap your fingers、Cross your legs、Shake your Body、Stamp your foot。用英語邊唱邊跳模仿動物操:act like a monkey、act like a duck、act like a……學生自由創(chuàng)造練習。通過簡單的英語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對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對體育的興趣又增添了濃濃的一層。
四、特色教學法
利用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教材特色,形式特色來組織教學。如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健身操、武術類、球類運動等等教學。使學生在熟悉和運用自如的器材上充分展現(xiàn)學生的風姿。
五、游戲教學法
游戲要設計的巧妙,既不能喧賓奪主又不能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站隊時,應給每人編上號,每組自取一個名字。然后通過“心連心”“丟手帕”和“快快集合”等游戲,幫助學生很快記住自己在隊伍里所處的位置,并能很迅速站好隊?!白矫圆亍薄ⅰ敖恿悺笔俏覀儗W生最喜歡的游戲?!按蚰緲丁薄ⅰ班]遞員送信”、“抓尾巴”、“小動物賽跑—圓周跑”、“捉迷藏”等,這樣孩子們就會自發(fā)的在教師的引導下玩著、奔跑著,歡笑著。
六、情境教學法
情境法是融言、行、情為一體的教學方法,它是利用創(chuàng)設情境來激發(fā)學生參與的情緒,引導學生對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啟發(fā)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培養(yǎng)情感意識,達到師生信息交流的方法。良好的語言組織水平是上好情景教學法的前提。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是體育教育藝術的體現(xiàn)之一。體育運動生活氣息很濃,從客觀上給體育教學的講解提供了內容豐富、生動形象的語言環(huán)境,以簡練的語言講清動作的概念和要領,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七、以上6種學法和教法的運用其效果
(一)構建了主體參與型課堂教學模式。打破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以教為主的教學模式,變傳統(tǒng)的“要我練”為“我要練”“我想練”;變被動地接受為主動地積極刻苦學習,使學生不感到體育學習是一種痛苦和負擔,而是一種樂趣。
(二)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體育課堂心理氣氛使學生能從思想、情感、行為上真正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之中。使學生能夠做到“求”、“趣”、“行”、“創(chuàng)”、“活”。
八、意見和建議
(一)樹立教是為了學和學定教的思想。真正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教學。
(二)在注重學生學法指導的同時,教師要考慮與之對應的教法,使學法與教法相互配合,相互促進。
(三)學法指導要明確目的性、突出主體性、強調針對性、講究適應性、注重經常性。
參考文獻:
[1] 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
[2]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