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姣
2015年10月22日至31日,音樂文化公益活動系列之“鄉(xiāng)土音樂進高?!薄o錄式原生歌舞樂《依古納西》將先后在中央音樂學院、中國傳媒大學、清華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云南藝術學院以及大理大學進行展演。本次活動由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主辦,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云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大理大學藝術學院、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以及北京納西學會協(xié)辦。
《依古納西》是一臺紀錄片式的晚會,按照時間的邏輯共分為六個部分,講述了一個納西族人生命的整個過程。序曲《誕生》既包含了表達祝福、祈禱的《東巴吟誦》,也具有描寫老母依窗織布的悲歡離合的《哦勒勒》,結合納西人特色的《搖籃曲》,展現(xiàn)了在夢幻般的麗江大地上生命誕生的神圣和壯觀。第一章《母親之歌》主要描述納西族人民對母親的崇敬之情,包含了《摩挲母親之歌》《摩挲穿裙之歌》《摩挲夜歌》《阿媽的火塘》等曲子。如神話般存在的瀘沽湖,走進那里,就如同走進了一個女人創(chuàng)造的最后一片情愛的圣地。其中《阿媽的火塘》這首通過現(xiàn)代作曲手法改編的三聲部重唱歌曲,展現(xiàn)出了納西族傳統(tǒng)的火塘文化,阿媽的火塘是傳遞摩挲女人的夢想,照亮全家人心中的太陽。第二章《天堂之愛》主要描述納西族青年男女從戀愛到結婚的場景,包含《嫁女調》《迎親歌》《敬酒歌》等。在這里沒有海誓山盟、沒有協(xié)約承諾,只要端起金杯和銀杯,愛情的翅膀就在這片土地上自由的飛翔。第三章《大地之夢》通過《犁牛調》《栽秧調》《啊啦古及》等曲子,描述了勤勞質樸的納西族人民在家鄉(xiāng)的土地上春種秋收的勞動情景。第四章《禮樂之道》是在最初創(chuàng)作版本基礎之上增加的新章節(jié)。本章通過《八卦》《浪濤沙》兩首曲子體現(xiàn)了納西文化多元、雜糅的歷史積淀。第五章《靈魂之聲》描寫了納西族的傳統(tǒng)喪葬文化。本章既有納西族的挽歌《哦猛達》,也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老的民間圖騰歌舞《熱美蹉》,既有白沙細樂《美麗的白云》,也有《三思吉》,樂曲描述了日月永遠輪回,納西族人民用夢想托著翅膀回歸故里的情景,反映了納西族豁達的生命觀。
在《依古納西》展演正式開始之前,10月18日上午10點,音樂文化公益活動系列之“鄉(xiāng)土音樂進高?!泵襟w見面與學術研討會在中央音樂學院717會議室如期舉行。出席本次會議的媒體有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歌選》、《中國音樂》、《中央音樂學院學報》、《中國藝術年鑒》、《國音愛樂》、《音樂時空》、《器樂》以及庫客數字音樂等。參加本次會議的有資深教授田聯(lián)韜、伍國棟、周青青,民族音樂學家楊民康、和云峰、包愛軍、齊柏平,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民族歌舞團團長和漩,以及國家大劇院、中國社科院等單位的專家。與會者圍繞《依古納西》進高校的目的、意義、形式等開展了熱烈的研討,對中央音樂學院發(fā)起、引領的此次公益善舉、以及社會責任與文化擔當高度認可,同時提出了幾點寶貴建議。
和漩對本次《依古納西》展演的籌備工作進行了簡單介紹:《依古納西》最早創(chuàng)作于2011年,今年主創(chuàng)人員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的加工、改編和創(chuàng)造,增加了第四章《禮樂之道》,并在不破壞演出原汁原味的基礎之上增加了聲光電方面的舞美效果。田聯(lián)韜提出納西族有傳統(tǒng)的民間二聲部演出,納西族藝術具有歷史的厚重感,藝術表現(xiàn)很突出。伍國棟認為鄉(xiāng)土音樂進校園的活動對當代大學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并建議在節(jié)目單中加入對于每首曲子的解釋說明,以幫助普通觀眾深入了解納西族的傳統(tǒng)文化。趙志安提到國家當前正大力支持民族音樂文化,本次《依古納西》展演對少數民族文化的教育與傳習具有重要意義。孫偉科指出目前大學教育中有關傳統(tǒng)文化的部分還比較缺乏,此次《依古納西》展演能夠充分激發(fā)大學生對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興趣,甚至能影響他們的一生,并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像《依古納西》這樣的經典民族藝術作品。趙仲明建議民族藝術的傳播可以和當前流行的互聯(lián)網相結合,例如通過開發(fā)相關的手機APP來推廣傳統(tǒng)民族藝術。
陳文杰探討了將傳統(tǒng)民族藝術改編成劇的形式,進而推向世界舞臺的可能性。和云峰對國家大劇院對于民族藝術的重視表示感謝,并指出將傳統(tǒng)民族藝術推向世界頂尖舞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進行深入的探索和合理的規(guī)劃。趙志揚提出,中國的傳統(tǒng)民族音樂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應該推向世界舞臺,但不必局限于西方歌劇的形式,也可以通過如史詩劇或詩樂舞等形式來表現(xiàn),可以更好地和中國古老文化一脈相承。周青青指出,將傳統(tǒng)民族藝術同西方音樂相結合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護傳統(tǒng)音樂的優(yōu)勢,不能丟掉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核心價值。
總之,專家們對《依古納西》即將進行的高校巡演給予了較高的希望,也進而對傳統(tǒng)音樂的保護、傳承等提出了各自的看法,研討會充分肯定了在充分保留民族傳統(tǒng)音樂基礎上所作出的漸進提高的探索與嘗試。
《依古納西》取材于納西族民間傳統(tǒng)藝術,旨在使民間的藝術成為舞臺上的藝術,走向市場,走向世界,讓更多的人了解納西族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是一條漫長的路,而此次《依古納西》展演正在邁出前行中堅實的第一步,我們有理由相信,本次《依古納西》展演將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