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梅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 “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多角度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但在作文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多數學生總覺得自己三點一線的生活沒有新鮮感,沒有內容可寫,作文假、大、空得讓人不忍去讀。其實,生長于農村的學生有著豐富的材料和鮮活的細節(jié),我們教師如何指導學生借助這些寫出富有生活情趣的作文,表達出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感受呢?
一、關注生活,“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用眼拍攝,定格美好的瞬間。引導學生投入精彩生活的懷抱中,只要處處留心,時時在意,就能用明亮的眼睛隨時隨地拍攝無數亮麗的風景:白云悠悠飄蕩,鮮花吐蕊綻放,草兒扭腰跳舞,風兒隨風拂動;清早噴薄的晨霧,傍晚如血的殘陽,夜晚皎潔的月光……這樣,定格許多美好的瞬間,引發(fā)更多美好的回憶,作文會因生活的回放而更加精彩。放耳聆聽,欣賞美妙的原音。動聽的聲音會給精彩的畫面注入靈氣與活力,而生活中的自然之音更是美妙!因此,我經常播放一些錄制的聲音:山村的雞鳴狗叫,夏夜的蛙聲蟲鳴,雨水的嘩啦,山泉的叮咚,街上汽車的鳴笛,課堂上瑯瑯的讀書聲……在音樂的感染下,學生調動感官,欣賞生活中自然之音的美妙,對生活的點滴回憶如春日紛飛的柳絮輕舞飛揚,如飽蘸雨露的花朵繽紛綻放。
二、找“下鍋之米”,為有源頭活水來
學生寫作文最苦惱的莫過于“無米下鍋”。那么,“下鍋之米”要從何而來呢?小學生積累材料,主要有以下途徑:①在閱讀中找。要寫好作文,語言材料的積累是基礎。只有厚積,才能薄發(fā)。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大量閱讀的條件,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讓學生學會閱讀,喜歡閱讀,自主閱讀。在讀中自悟,在讀中自得,擷取精華,記住其中的要點、自己的感受以及妙詞佳句、古詩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門別類地摘錄在筆記本上。同時,鼓勵學生朗讀、背誦好文章。豐富學生的語言材料,這是作文前的不斷蓄勢、屯聚的過程。待作文時,學生遺詞造句一觸即發(fā),得心應手,再不感到“心中有話寫不出”。②在生活中找?!吧钍菍懽鞯脑慈薄N覀兩磉吤刻於及l(fā)生著不計其數的新鮮事,可惜,有些學生對此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梢?,無材可寫的根源是不善于觀察,僅做生活的旁觀者。因此,我們必須引導學生做生活的主人,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有益活動,擴大學生的生活面。同時,必須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主動獲取寫作素材。如單元作文訓練《家鄉(xiāng)的變化》,我讓學生走出校園,貼近生活找事例。學生深入到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中去,或看,或聽,或想,或問,捕捉到各種寫作素材,有驚,有喜,有趣,學生有內容寫,就能寫得無拘無束,多姿多彩。有的寫家鄉(xiāng)房屋的變化、有的寫爺爺愛好的變化,有的寫家鄉(xiāng)有了新社區(qū),有的我家的變化,有的寫舊街老貌換新顏,有的寫媽媽學網購、學開車……學生走進生活,思想活躍了,呈現(xiàn)出“領異標新二月花”的情景。③在回憶中找。實踐證明,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堅持寫日記是一個有效的途徑,但這也會給學生造成較重的課業(yè)負擔。我讓學生將“日記”改為“日憶”,養(yǎng)成“每日一憶”的好習慣。只要求學生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經歷的事情回想一下,把有意義的事情挑選出來,想想用它可以寫成什么作文。如果每天都能“憶”起一兩件可寫之事,動筆時就不愁“無米下鍋”。
三、集思廣益,更上一層樓
作文要流光溢彩,煥發(fā)生命活力,必須在打好草稿后不憚其煩、反復修改、精心打磨。采用自改自評、學生互評,家長評價,教師評議、循環(huán)修改等辦法,可以集思廣益,“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樣做對提高作文水平大有裨益。如單元作文訓練《家鄉(xiāng)的變化》,我在學生完成草稿后,讓他們對自己的寫作成果自改自評,自我檢省。接著小組學生互相討論每一篇習作中哪些地方需要改動,該怎么修改,哪些地方寫得好,值得學習。學生暢所欲言,主動參與,學會了接納,學會了汲取,也學會了進取。然后我讓學生把作文帶回家和家長共同修改。家長對評價自己孩子的作文很有興趣,并且要求也最高。因為寫的是《家鄉(xiāng)的變化》,大部分家長都能夠較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作文,和學生交流、探討,給學生以啟發(fā)。在經過了交替進行,變換“口味”的修改后,我讓學生再次自改作文,而后交上來讓教師進行批改。最后,擇取部分習作,在班上進行集體評議。
四、體驗成功,枝枝紅杏出墻去
“寶劍鋒從磨礪出”,經過一段時間的辛勤勞作,學生的作文水平上了一個檔次,于是我通過舉行展覽、自編作文報、出班級作文選、定期評選“進步之星”“希望之星”等形式,鼓勵學生積極投稿、參與征文活動、參加作文競賽,讓學生體驗寫作的快樂,享受成功的幸福,以培養(yǎng)持久的寫作興趣。
總之,一篇好的作文離不開以上幾個方面的練習和強化。只要我們老師把握正確的引導方法,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就會由“懼寫”變?yōu)椤皹穼憽?,那我們農村小學的作文教學工作也將會成為一件輕松而愉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