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從博客的優(yōu)勢談起,論述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充分地突出、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整理和整合能力、學思結合以及個性發(fā)展和多方面交流等問題,對信息教學提出了一些建議。
博客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應用傳統(tǒng)信息技術課堂如果一成不變,很多業(yè)內共知的弊端難以克服。學生進入了高中,我嘗試著應用“課堂學習博客”,取信息、博客之長,讓學生自主學習,發(fā)揮各自的特長,深入探索,學會交流,加強同學之間的合作,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由此更好地提升他們的信息素養(yǎng)。
一、應用博客優(yōu)勢
“課堂學習博客”屬于班級博客群,教師和學生各自依托校園網服務器建立博客,博客群的管理權在信息教師手中,教師在博客上發(fā)布各種學習信息,公布新的知識點和學習目標,提出學習要求,對學習策略提出建議;遇到難點重點,就把學習的步驟認真地講解;列出各項評價要求,及時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做出反饋,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做完作業(yè),立即上傳到空間,大家相互評價。學生學習博客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呢?作為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一個記錄,增加學習的興趣,提升感悟能力,記錄學習反思,利用網絡整理好自己的所學所得,從而更順暢地和同學與老師之間進行交流。
二、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的突出
在博客平臺上開展學習,學生能夠進行自由自在地學習,既符合他們的年齡段,也和現(xiàn)代教育心理學相吻合。以一堂“新授課”的學習為例:學生根據要求打開教師博客中的“學習資源”欄目進行自主學習。學習資源的類型要不斷地變換,以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梢允菆D片,也可以是和文字交相輝映的圖畫和視頻。要注意學習內容的趣味性,因此教師要進行認真的甄選,注意每一個參考資料的翔實,進行知識講解要生動有趣味,要對學生提出記錄學習過程的要求,讓他們總結自己的學習經驗,不斷進取。給學生設立多種學習渠道,比如,設計“學習難點”“網絡資源”“一題多解”“學習幫助”“問題集錦”“學習進展”與“趣味思考”等欄目,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都是思考的、都是保持著興趣的,教師和組長進行認真的監(jiān)督,一旦學生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學生可以發(fā)布在“問題求解”欄目,教師和組長要經常地瀏覽這些欄目,優(yōu)秀的組長可以連任,一般的組長可以輪換,組長就是教師的左膀右臂,可以幫助教師解決一大部分的問題,教師要求組長不要“有問必答”,回答要有策略性,或者是引領性的思考,或者是巧妙的反問,以利于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如果是問題非常復雜,那么大家可以開會研討,當面解決。解決掉問題以后,在“問題集錦”公布問題的提出過程和解決過程,以便讓大家借鑒經驗。
至于領悟迅速的學生,要進行因材施教,在他們完成了基本的課程,可以進入“網絡資源”欄目,那里學習資料琳瑯滿目,他們可以進行深入的學習,可以尋找相關的學習內容,進行拓展式的學習,學習結束,把自己的學習結果進行公布,從而對其他的學生進行激勵和引導。博客系統(tǒng)采用了RSS聚合器技術,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在自己的博客中完成的,通過點擊,發(fā)布到教師的博客里,對學生有啟發(fā)的一些欄目,如“問題求解”和“問題解答”,還可以同布到其他同學的博客里。
每節(jié)課結束后,教師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檢查,進行相應的評價,指出其不足,鼓勵其完美,學生能夠及時看到教師對自己的評價,從而激發(fā)更大的信心來完成課堂學習任務。
三、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整理和整合能力
學生的個人課堂學習博客給學生提供了一個知識整理的平臺,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知識整理和整合能力。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學習,會學到很多的學習內容,可以在我的“學習成果”當中進行儲存,即“E化學習筆記”。儲存之后,要精心整理、歸類,以便有條不紊地進行復習。整理不要求在課堂上立即完成,可以利用課下的時間,不斷地整理,不斷地總結學習成果,記錄下來,成為自己的學習經驗,也為其他的同學提供了一份寶貴的資料。同學們之間互相借鑒,就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知識庫。瀏覽其中,會不斷有收獲,有新的感悟,也有新的問題,從而加深了對知識的認識,理清了知識間的結構,進而提高自己的思維品質和對知識的整合與運用能力。
四、學思結合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思相結合,有一個反思與回顧,這樣能夠更好的前進,能夠有一個“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完整的學習循環(huán)。否則單純的學習,既沒有多大的收獲,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不可能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課堂學習博客就提供了一個學思結合的優(yōu)秀平臺:通過在博客平臺上學習新的知識,查詢學習內容,明確學習方向,及時地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豐富自己的學習內容,領悟新的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這符合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學習是一個綜合體,從接觸知識開始,探索、獲取、交流、借鑒、歸納、反思一系列的學習過程,也是一個認識自我的過程,更是一個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過程。
五、鼓勵個性發(fā)展
任何學習要有個性發(fā)展才可能有學習上的飛躍,才可能產出優(yōu)秀的成績。課堂學習博客也應如此。老師在博客平臺上列出學習的目標,提供詳實的學習資源,對學生們學習隨時進行督察,鼓勵優(yōu)秀,推動落后,及時地在線協(xié)作,適當?shù)漠斆孑o導,給學生提供一個豐富多彩的學習空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之后,可以隨意地登錄更加優(yōu)秀的學生的博客,借鑒他人的成長經驗,從而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這樣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學習的熱情,也能夠發(fā)揮他們每個人的自身的特長,他們參與每一個學習的過程中,都能夠體驗到成長的快樂,獲得成功的體驗和自我價值的認同。
六、鼓勵學生進行廣泛的交流
課堂博客平臺拓展了交流途徑。傳統(tǒng)的教學,師生交流很不充分,學生之間的交流更是微乎其微,在博客平臺上,學生可以隨心所欲的交流,不再嚴格地受到時間的限制,學生能夠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學生具備著交流的權利,甚至可匿名交流,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交流的內容十分豐富,可以是學習心得,可以是內心感受,可以是躊躇滿志地對人生的展望,可以是智慧的思想碰撞的火花,不一而足。交流的結果也十分可取和深刻,不僅僅停留在獲取知識的層面上,而是深入到認知層面和心理層面,而且交流的時間除了課堂,也可以延伸到課外,可謂一舉多得。
綜上所述,學習博客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能明顯鍛煉學生綜合學習能力與合作交流能力,加強了學生自我管理和自我調適,實現(xiàn)了學生個性發(fā)展,達到了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所要求的“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總目標。當然,利弊相生,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如何揚長避短,處理好其中的問題,更好地發(fā)揮博客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還有待今后繼續(xù)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