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顯發(fā)
“有人問:你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回答:不,我只是一名教師。有人說:教師應為學生奉獻一切!我回答:不,我沒那么偉大,我只是一名教師,也要食人間煙火?!?這是前段時間微信上流傳的一篇“教師體”文章,我相信會引起廣大教師的共鳴。
最近,一部英國中學教師寫的離奇小說《擺渡人》很暢銷。小說的主人公崔斯坦,一個逝者靈魂的擺渡人,他會變換各種姿態(tài)以適合逝者靈魂的要求而出現(xiàn)。他道出: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崔斯坦一定要在使命和愛情之間做出選擇。
其實,教師不也是一個擺渡人嗎?不也是要在生活與使命之間作選擇嗎?進入現(xiàn)代社會,價值取向多元而復雜,人們對教師的看法也不一而同。究其原因,可能是社會的現(xiàn)代性所導致。隨著社會階層愈來愈扁平化,知識分子也與其他階層一樣進入到生活資源、社會資源的競爭中,知識的內稟價值容易被知識的外在經(jīng)濟附著價值所取代,知識分子追名逐利的現(xiàn)象也就自然地出現(xiàn)了。更何況,現(xiàn)實中教師的經(jīng)濟收入不是很理想。
“真理如果只說了一面,則是假相”,上述只說了同一性問題,還有差異性。差異性則是區(qū)分事物最為本質的一面。教師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是影響未成年人精神活動的特殊群體,是社會文化基因、精神文明的傳承者。這是一種哲學,一種從中生愛、生責任的哲學。當教師的如果不擦亮理性的光芒就如同在黑暗中行走,自己或將你的學生帶到哪里都成問題。但靜靜地思考,我發(fā)現(xiàn),人們往往看到了教師平凡的一面,而忽略了教師不平凡的一面。如果要征文,讓學生回憶教師對他們刻骨銘心的教育故事,肯定堆起來像山一樣高,像海一樣深。教師不經(jīng)意的舉動成就了學生,就是平凡中的偉大。
我認同喬姆斯基曾說過的話,“學者或者知識分子并非理所當然的就要比常人具備更深的政治洞察力,或在道德上要比別人高出一等。但他們有幫助政治家一起探明和發(fā)現(xiàn)真相的義務?!笨迫f:“知識分子應是理念人,他們應沉浸在對理想與信念的追求之中,那怕有些不切實際也是他們求真的另一種思想表現(xiàn)?!边M入現(xiàn)代社會,??麦@呼道,當今社會上有成千上萬的“專門家”,但具有人文情懷的知識分子則越來越少了。
我曾經(jīng)聽過一個故事:有個老木匠準備退休,他告訴老板,說要離開建筑行業(yè),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老板舍不得他的老木匠走,問他是否能幫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說可以。但是大家后來都看得出來,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軟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時候,老板把大門的鑰匙遞給他?!斑@是你的房子,”他說,“我送給你的禮物。”他震驚得目瞪口呆,羞愧得無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給自己建房子,他怎么會這樣呢?現(xiàn)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濫造的房子里!
教師又何嘗不是這樣。教師如果漫不經(jīng)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積極行動,而是消極應付,育人之事不肯精益求精,在關鍵時刻不能盡最大努力,等我們驚覺自己的處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教育不是與己無關的事,每一個人都要在自己參與其中的社會環(huán)境中生活,并且都想有好的生活質量,當然包括安全與舒心的社會環(huán)境。把你當成那個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進去一顆釘,加上去一塊板,或者豎起一面墻,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也是你創(chuàng)造的!學校教育工作更是如此,因為你要清楚你培養(yǎng)的學生們,一定是你明天或你的子孫注定躲不開的社會環(huán)境。
(作者單位:湖北大學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