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超
【摘 要】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教育教學的新思維與新方法逐漸滲透到每一個角落,這將給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理念帶來挑戰(zhàn),這種“以人為本”的新理念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教師已經(jīng)不僅是課程的傳遞者和執(zhí)行者,更是課程的創(chuàng)造者與開發(fā)者,教學已經(jīng)變成師生交流、多向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筆者對課改背景下的班級管理做出了自己的反思,挖掘內在的教育智慧,重點就學生內在因素(即思想意識上高度清醒、行動上實施落實),外在與老師、同學的關系上提出自己的見解,并且在實踐中得以檢驗。
【關鍵詞】課改 ? ? ?班級管理 ? ? ?以人為本
課堂教學改革的目的就是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活躍于課堂,即精彩的課堂由學生來作主。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實施主體性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成為現(xiàn)代教學中最重要的內容。
同樣,對于班級管理來說,也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當家作主的意識與潛能,“放手就是最大的愛”。教師讓學生聽、做,學生都是在遵照執(zhí)行的一種無奈的心態(tài)。要扭轉這種現(xiàn)狀,讓學生對班級管理有話可說、有話要說,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把握自己的主人,關鍵在于我們班主任得轉變觀念,班上的事情讓學生來作主,讓學生管理、經(jīng)營好這個“家”。
一、凈化靈魂:思想意識上的高度清醒
統(tǒng)一學生思想意識,使學生保持清醒的狀態(tài),這是首要條件。人的大腦是一切行動的指揮中心,在課改的新環(huán)境下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勢必要進行“洗腦”:除去以往的依賴的、懶散的舊思想。這就是新課標里所說的“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
(一)明白自我,即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份,知曉“我就是班級的主人”,懂得“我自己就是學習的主動者”。在很多情況下,由于許多客觀因素、外界條件的干擾,學生常常將事情的主題沖淡,將主客位置混淆。
新課改提出“我的課堂我把握”,對學生管理我們要求是“我的人生由我自己主宰”,我們老師與同學時常相互督促、提醒:我是學生,我來干什么,干得怎樣……讓學生理智地分析問題,明智地掌控自己的人生之舵,讓自己實實在在主宰自己。學生個體問題不存在了,那班級的許多事務也必迎刃而解,師生雙方也必和諧、友好。
(二)清楚自己所為,即學生在學習或做任何事情前都要事先制訂好計劃,用計劃指導個體的所作所為,方可保證學生做起事來有條不紊。
古語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同時也是時間的主人。要制訂每天、每周乃至每月的學習計劃,用最樸素的學習計劃來指導自己向前進,用最堅強的意志去一步一步落實、實施,清楚地知道時時有事可做,同樣班級里各項事務也會事事有人做。這樣一來,學生既成為學習的主人,也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
(三)做好小我,管好大我。班級是我家,班上各項事務靠大家,讓“家”的意識深入到班級成員的心里,這就要求處理好小我與大我之間的關系,緩解二者之間的矛盾。
相信學生,挖掘學生的潛力。一個人如果能夠管理好自己的一切事情,井井有條,多而不亂,那么他也能夠管理好一個家、一個單位集體。同樣的道理,學生個體管理好了,班級集體的事情也就不難了。實踐也證實了這點的可行性,學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得以形成,無形之中也提高了個人的文化、審美品質,凝聚了濃厚的班級民主氛圍。
二、實施評價:行動上不折不扣地落實
心動不如行動,事先所制訂的計劃、設想再好,再完備,如果不能一一去落實、付諸實施,結果必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甚至更糟糕。為此,我們要做行動的巨人,絕對不能做行動的矮子。
(一)班內自評、互評。凡是各科作業(yè)、班級事務等皆有一整套評價、檢查措施,首先要求學生自覺地自查,然后由本組的組長負責檢查,再由課代表上報科任老師進行抽查,檢查的結果在每周一的班會課上進行小結,對存在問題的組員與小組進行評分、整改。
(二)班內組織成立打假小組、控制 “三閑”小組。任何事物都會可能存在極端,為防個別學生投機取巧、抄襲作業(yè)、作弊等不良行為,班上由班委組成一個打假小組,打擊種種不良行為;針對部分學生浪費時間、虛度年華的現(xiàn)象,我們成立了班內控制“三閑”小分隊,對學生有意或無意的閑話、閑事、閑思進行提醒與糾正。這樣可以有效地讓學生上課專心致志聽講,積極主動地與人合作、探究,下課后可以為一個問題而爭論得面紅耳赤,這也符合新課標里強調的“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三、貴在人和:搞好、理順師生、生生關系的關鍵在于以人為本、人治班級
(一)真心與誠心。在班級管理中,我們教育者應該真心誠意地幫助學生,為學生做好一切服務工作,讓學生心存一種感激、感恩之心來學習,讓學生胸懷大志來學習,讓學生完完全全擺脫壓抑情緒來學習,而不是凌駕于學生頭上指手畫腳。
(二)責任心。教育家魏書生說過“班主任要有公仆之心”,我要說班主任及班委要有責任心。責任心是管理班級的前提,是一個班級的靈魂。
班級管理是一門趣味很深的課程,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尤其是在課改的良好氛圍下,我們作為教育教學第一線的班主任,更應該不斷地挖掘、探索,運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在生活與學習中尋求到輕松與樂趣,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與學生的全面自由成長,從而走向智慧教育。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魏書生文選[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9.
[3]反思實踐,走向深化[M].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