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勝
摘 要:“少教多學”不光是解決教師和學生之間教與學之間的比重問題,更重要的一個就是解決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具有自我學習能力的一個問題。如今,“少教多學”的教學模式得到了大多數學校的認可并不斷被投入到實踐教學當中。
關鍵詞:“少教多學”教學模式;小學語文;應用策略
“少教”即啟發(fā)性的教、針對性的教、創(chuàng)造性地教和發(fā)展性的教;“多學”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走向深度學習、積極學習、獨立學習。長期以來,我們一般人都認為教和學成正比例,學生要多學,老師就要多教。為此,我們很多愛崗敬業(yè)的老師上課滔滔不絕,講得口干舌燥,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給學生;學生卻并不買賬,上課時死氣沉沉,無動于衷,氣得我們大發(fā)雷霆,于是體罰口罰應運而生,我們抱怨學生不理解我們的良苦用心。殊不知,我們才是造成這種結果的罪魁禍首,因為我們使勁的講,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又把自己的理解強加給學生,一篇篇美文被我們嚼得索然無味,然后灌輸給學生,學生不必去想什么,只需聽老師怎么說,然后死記硬背下來即可,長期以往,學生也就懶得想了。如今,少教多學的理念和語文課程標準不謀而合,要求我們把課堂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把思維的過程還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主學習,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現“教”和“學”的雙贏。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如何才能實現“少教多學”呢?
一、轉變教育觀念,是少教多學的前提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傳統的師本教育,教師是教學的中心,教師擁有教學的絕對權威。近年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提出“以生為本”,倡導把學習還給學生。在生本理念指導下,教師的作用和價值體現在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性,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先學后教,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的學上:只要學生能學會的,就讓學生去學;只要學生能動手的,就讓學生去動手;只要學生能思考的,就讓學生去思考;只要學生能討論的,就讓學生去討論;只要學生自己能得出結論的,就讓學生自己去得出結論。放手讓學生自主感悟,自主學習,然后教師再根據課堂反饋情況,有的放矢點撥總結,讓語文課教學成為師生共享的過程,讓語文課堂實現多學少教的雙贏。
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不意味著讓學生自己學習。語文老師應該在給出學習方向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主動地學習。例如,在學習《一夜的工作》這篇課文時,語文老師可以通過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內涵以及主旨。如文中“那是一間高大的宮殿式的房子,室內陳設極其簡單”這句話采用了什么描寫手法,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文中“總理過來把轉椅扶正,就走進里面去了”這句話與總理的工作并沒有直接的關系,作者為什么要寫這句話?通過這樣的提問,可以引發(fā)學生的思考,體會作者的感情色彩。讓學生了解采用對比的手法來烘托總理認真工作的高貴品質是本文最大的特色,并且作者采用準確到位的細節(jié)描寫使文章的中心突出,著重地表現總理不辭辛勞的工作精神和簡樸的生活作風。
三、積極創(chuàng)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學生自己進行思考,雖然能夠鍛煉獨立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學生的思維難免會有些局限性,所以,為了拓展學生的思維,老師可以允許學生進行交流。除了進行口述教學的方式之外,老師還可以進行一些課外活動。例如,可以讓學生對自己身邊的英雄事跡進行調查。學生可以采用自由結組的方式進行調查活動,讓學生自行安排任務的分工,最后每個人交一份含有自己感受的調查報告。通過這種形式,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的能力,還鍛煉了自己的實踐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覺悟,延伸了自己的思想深度。
四、維護學生的課堂話語權
小學生的思維方式與已成人的語文老師肯定會有所不同,所以,即便是他們的話語有些幼稚,作為老師,也不應帶有感情色彩對學生的問題及言辭加以評批。相反,語文老師應該多夸獎,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因為,如果老師一旦有不恰當的言辭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對他們的影響是極大的,尤其是在他們心智正在逐漸成熟的時候。
五、實行“五要”促使教師“少講”
一要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腦、眼、耳、口、手、筆,以杜絕“教師什么,學生學什么”;二要提倡學生高質量的發(fā)問,以杜絕教師“滿堂問”;三要減少單一“看”屏幕的時間,最好圖文并茂;四要讓學生動起來,把學生的好奇心轉化為求知欲;五要給學生留出恰到好處的思考空間,學生在對話和交流中分享了彼此思考的經驗和知識,學生自然而然的達到“多學”。
六、實施“六講六不講”,促使教師“精講”
六講:講好重難點;講好規(guī)律;講好方法;講好易混點;講好易錯點;講好易漏點。六不講:不講學生已會的;不講學生自己能會的;不講學生怎么學也學不會的;不講跟教學無關的話;不講學生發(fā)表不同見解的打消學生積極性的話;在學生思考過程中不要急于插話。減掉不必要的提醒和不必要的指導,給予學生更多的主動權和選擇權,這也是多學的一大策略,這樣會讓高效課堂變得更加精彩。
七、課后布置閱讀寫作任務,使少教多學延伸到課外
布置課外閱讀寫作任務,必須具有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結合學生生活,擴大閱讀量,提供一些適合初中學生閱讀課外讀物,如《讀者》、《世界博覽》等:提倡學生建立摘抄本,摘錄課外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課外知識,摘抄所讀課外讀物的佳作佳句,教師定期讓學生在課外交流。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又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這樣,學生們多了發(fā)現的空間,多了自主的權利。
根據新課改的更高層次要求,“少教多學”的教學模式已經深入到各個學校的教學工作當中。為了培養(yǎng)出資質更加卓越的社會人才,小學語文教學也不容忽視。小學語文教學可以說是小學生的思想啟蒙階段,所以,如何在小學語文中啟動“少教多學”的教學模式是小學語文老師的努力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