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qū)西門外四機中學??蔣靜芳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這充分說明閱讀與寫作之間存在著緊密聯(lián)系。在語文教學中探索“以讀促寫”,在閱讀的基礎(chǔ)上提升寫作的技巧與水平,是語文教學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小學寫作現(xiàn)狀分析
1.內(nèi)容單薄,立意不高
在小學階段,學生由于生活經(jīng)驗少,接觸社會少,不少學生面對一項寫作主題時,除了根據(jù)自己那點有限的生活常識或閱讀體驗“就事論事”之外,難以有較高的立意和較深的思索或是較新的視角感悟。
2.胡編亂造,脫離實際
翻閱學生的習作,不時會有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片段。瞧:“新鮮的草莓,一塊錢一斤,不甜不要錢。”走遍市場,你能找到這樣便宜的草莓嗎?顯然,這個學生的描寫是憑空捏造,完全脫離了現(xiàn)實生活。
3.材料蕪雜,不能彰顯主題
每當看到《運動會》這種類型的文題時,不少學生都會對運動會中的多個比賽項目進行描寫,卻沒有一個項目寫得具體生動。這樣的流水賬,恐怕連作者自己也不知道要表達什么意思。選材沒有代表性,組材又不突顯主題。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二、“以讀促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1.閱讀教學可以增強語感
語感的培養(yǎng)主要來自閱讀教學,教師在教學中應(yīng)結(jié)合文本引導學生通過聯(lián)想、比較、揣摩、領(lǐng)悟等思維活動,對語言文字進行閱讀分析,披文而入情,在發(fā)展學生認識水平的同時,使思想教育落到實處。
2.閱讀教學可以擴大詞匯量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匯以及詞匯的含義與運用方法。當然,以多種方式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語文課外讀本,用心記誦優(yōu)秀詩文,在生活中處處留心,記錄生活的豐富多彩,無疑是閱讀教學在課外日積月累的最有益的補充。
3.閱讀教學可以提供寫作思路
從總體來看,閱讀教學是帶領(lǐng)學生欣賞文章的美,領(lǐng)會文章的寫作思路與布局架構(gòu),很好地幫助學生習得寫作謀篇布局的技巧,并進行針對性的仿寫。以課文為依托的這種練習,經(jīng)過多次循序漸進的反復訓練,就能使學生較好地掌握寫作方法,逐漸發(fā)展到從仿到創(chuàng)。
三、“以讀促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yīng)用策略
1.加強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有機關(guān)聯(lián)
閱讀教學對于寫作教學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寫作教學則能檢驗閱讀教學的效果。小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增強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有機關(guān)聯(lián),加強對詞匯或者句式的情景化運用,引導學生將閱讀教學所學到的知識“遷移”到寫作練習中去。比如在進行《快樂的節(jié)日》的閱讀教學時,筆者認為可以通過展示圖片或者玩偶、播放歌曲等來激起學生對這一節(jié)日的美好記憶,促使學生樂于交流自己在兒童節(jié)的愉快經(jīng)歷,提高學生口語表達的能力;還可以通過設(shè)計“我要這樣過兒童節(jié)”來引導學生自己去策劃設(shè)計兒童節(jié),或者自由組織創(chuàng)意小組,發(fā)揮集體的智慧精心策劃,讓學生在活動中積累素材,嫁接起寫作與閱讀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
2.在閱讀中體驗文字與文段之“美”
快樂閱讀就是要帶領(lǐng)學生去體驗文字與文段之“美”,讓學生獲得美的享受,激發(fā)學生實現(xiàn)理想的動力,提升學生的思索能力和表達能力。比如在教學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時,學生通讀課文,把握課文大意后,我鼓勵學生迅速在文章中找到自認為最美的地方,細節(jié)到詞、句子、段落、修辭、寫作方法、文章的結(jié)構(gòu)等,引導學生從文章的“語言美”“構(gòu)思美”去感悟體會,最后達成共識,得出“道理美”。這一文本品讀的過程,就是讓學生在快樂體驗的過程中,結(jié)合個人的經(jīng)歷與個性特點,發(fā)展學生獨特的思維與想象,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3.利用閱讀知識加深對語言的認識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開拓學生視野、增長學生見識的窗口;閱讀教學的重要工作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與分析能力,掌握概括文段中心思想,分析文段的要素,評析文段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賞析文段的精彩文學表達手法及效果。利用閱讀教學知識的積累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增強理性看待事物的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比如《爬天都峰》這篇課文,通過帶領(lǐng)學生體驗山水文化,體會課文所傳達的精彩與文段之“美”,達到鍛煉學生思維、傳達思想、播種文明的價值,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表達的動力和愿望,讓語文寫作不再枯燥乏味。
4.增強語文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
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學生語言的運用能力和表達能力,所以閱讀和寫作教學都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如《風娃娃》的教學中,我設(shè)想了帶領(lǐng)學生到田野中去接觸“稻草人”,到公園去觀看塑像,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這些事物,從而激發(fā)出他們的“真情實感”,鼓勵學生談自己各種各樣的理解與代入,讓學生體會到語言與情感表達帶來的豐富心理體驗,體會出文章表達的積極的、正面的思想感情。
5.在共情中實現(xiàn)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融合
作文是傳情達意的文本,不少學生會在作文里向教師敞開心扉,講述不同的生活經(jīng)驗和人生際遇,傾訴獨特的生命體驗、情感世界。批閱作文是教師對學生“心靈世界”的回應(yīng),當師生間的感情相互交融之時,作文教學就能發(fā)揮出砥礪學生品行、啟迪學生心智、豐富學生情感甚至促進學生成長的作用。比如在作文《我該怎么做》的訓練中,一個學生寫道:“……我來自四川,我沒有錢,但是很多同學都很富有和漂亮,我們很不同……我很傷心,我該怎么做?”我經(jīng)過深思,寫下了這段評語:老師很感動,你將你的心里話說出來給老師聽。事實上,老師在年少時,家庭很貧困??嚯y是生活給我們的財富,我們能夠選擇快樂地過每一天,選擇我們自己的路和人生目標。通過這次作文“對話”,該學生打開了心頭的郁結(jié),而橋梁就是“閱讀”和“文字”。
閱讀和寫作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閱讀是基礎(chǔ),寫作是對閱讀的綜合性運用,是更高層次的表達,需要不斷的積累與提煉。教材中的課文就是寫作的典范,其中蘊含了極其豐富的寫作詞匯、內(nèi)容與技巧。加強閱讀教學,把教材吃透,引導學生有效閱讀,緊密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聯(lián)絡(luò),讓兩者互為補益,這將是十分有益的語文教學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