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穎
按照黨的十八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tài)五位一體的布局,我們設計了義烏智慧城市建設目標為智慧商城、智慧政務、智慧治理、智慧生態(tài)和智慧文化。
在智慧商城建設中,我們已有義烏購、智慧物流、電子商務,但還有缺口,比如還缺少智慧金融,這是我們現在釋放的一個需求。在傳統(tǒng)的產業(yè),加上互聯(lián)網的翅膀,是否可以產生更先進的智能制造業(yè),這也是一個需求。
智慧政務被浙江省特批我們自己去建設。但在建設中遇到很多問題,尤其是一個內部的委辦局之間的信息壁壘現象非常嚴重,比如我們?yōu)槭忻褡鲆豢ㄍㄐ柘蚬膊块T調取一些基礎數據,卻因上面沒有政策而無法調取。所以在沒有政策的情況下,怎么樣突破信息壁壘現狀,實現委辦局之間的互聯(lián)互通,這也是我們的一個需求。
智慧治理,涉及政府和民眾之間的互聯(lián)互通的需求。盡管我們有網上便民服務,如智慧醫(yī)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但還是希望加強更多功能的整合。達到安民、便民、惠民的功效,尤其是治理污染為市民打造綠色、生態(tài)、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城市需求。
智慧文化城市,源于我們義烏現有本地戶籍人口70萬,外來人口有120萬,常駐的外籍人口有1.4萬人,面對這么大的外來群體,我們的文化不局限于本地傳統(tǒng)文化,還需建設多元文化。因此,今年我們提出來提升軟實力的三大發(fā)展目標。一是傳統(tǒng)的誠信商城文化;二是書香商城,全面提升我們的硬件,打造24小時書店,興建劇院、博物館、圖書館等等;三是萬國商城,基于在義烏常駐的1.4萬人外籍人口,我們要營建符合外籍人員的文化環(huán)境,使其能舒心地工作生活。通過文化的互通,達到民心相吸、民心相近,進而為我們的文化包容實現一個更好的開端。
以需求為導向始終是我們建設智慧義烏的法寶。根據年初我們在網上向市民所作的“我眼中的智慧義烏”的調查問卷顯示:智慧交通、智慧生態(tài)、智慧行政便民服務、智慧醫(yī)療成為當前需迫切建設的智慧項目。希望有志于智慧城市建設的企業(yè)與我們按照市民的需求共同打造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