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米果等
[摘要] 目的 探討研究銀離子敷料對熱帶地區(qū)患者慢性傷口愈合的作用。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瓊海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采用銀離子敷料進行治療的慢性傷口96例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患者地區(qū)來源分為觀察組(48例)和對照組(48例),其中觀察組患者來自于海南本地,對照組患者來自于內地,比較兩組患者慢性傷口的治療效果。 結果 在治療第10天與治療第15天,觀察組患者創(chuàng)口面積愈合率分別為(25.2±8.7)%與(37.9±9.1)%,顯著性低于對照組的(37.9±9.2)%與(56.2±14.7)%(P < 0.05)。觀察組患者0級、Ⅰ級、Ⅱ級、Ⅲ級的疼痛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對照組顯著性于觀察組。觀察組患者創(chuàng)口愈合時間、換藥費用以及二次創(chuàng)傷積分分別為(29.2±5.4)d、(626.9±102.4)元以及(1.35±0.22)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24.1±4.7)d、(412.3±90.8)元以及(1.04±0.19)分(P < 0.05)。 結論 使用銀離子敷料后,內地患者相比于海南患者傷口愈合快,傷口疼痛感輕,二次創(chuàng)傷與感染的機會較少。
[關鍵詞] 銀離子敷料;慢性傷口;熱帶地區(qū);愈合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5)09(b)-0096-03
慢性傷口是指因血液供應匱乏而引起愈合時間延長,且需借助外力才能愈合的傷口。由于慢性傷口易發(fā)生感染和愈合不良,傳統(tǒng)的保持創(chuàng)面干燥療法早已不能滿足慢性傷口護理需求,需要應用現代傷口護理觀念[1]?,F代傷口護理觀念認為對慢性傷口護理時,不僅需要保持創(chuàng)面濕潤與清潔,同時還應避免更換敷料時所造成的二次機械損傷[2-4]。本次研究中,筆者對比研究銀離子敷料在海南本地以及內地慢性傷口患者中的應用情況以及傷口愈合的情況,闡述熱帶地區(qū)慢性傷口護理治療的最佳措施及如何縮短傷口愈合時間,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減輕患者經濟心理負擔,提高護理質量,提高社會滿意度?,F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瓊海市人民醫(yī)院(以下簡稱“我院”)收治的采用銀離子敷料進行治療的慢性傷口患者96例。根據患者地區(qū)來源分為觀察組(48例)和對照組(48例)。觀察組患者來自于海南本地:男35例,女13例;年齡42~75歲,平均(42.8±13.4)歲;創(chuàng)傷性潰瘍28例,Ⅲ期與Ⅳ期壓瘡12例,糖尿病足部潰瘍8例;創(chuàng)口持續(xù)時間21~56 d,平均(33.7±12.9)d;創(chuàng)口面積6.5~21.3 cm2,平均(11.3±5.9)cm2。對照組患者來自于內地:男30例,女18例;年齡39~78歲,平均(45.2±15.6)歲;創(chuàng)傷性潰瘍25例,Ⅲ期與Ⅳ期壓瘡13例,糖尿病足部潰瘍10例,創(chuàng)口持續(xù)時間24~58 d,平均(35.1±11.6) d;創(chuàng)口面積6.9~24.7 cm2,平均(12.8±6.1)cm2。所有患者壓瘡均符合歐洲壓瘡專家組(EPUAP)壓瘡分級標準的Ⅲ期或Ⅳ期,創(chuàng)口持續(xù)時間在1個月以上,同時排除癌癥傷口、創(chuàng)面血管異常等情況。兩組患者在性別構成比、年齡、創(chuàng)口類型、創(chuàng)口面積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方法基本相同。兩組患者在固定敷料前先將傷口邊緣的死皮清理干凈,并使用經過滅菌的注射用水對傷口進行擦拭。隨后根據患者傷口的實際大小將銀離子敷料剪成合適的尺寸,用鑷子攤平,置放于傷口上,若其固定存在一定困難,可適當使用不干膠布進行固定。最后根據患者的滲出情況使用沾有滅菌注射用水的棉棒進行清洗與擦拭。
1.3 療效評價標準
①采用彩色圖像分析系統(tǒng)統(tǒng)計并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第5、10天及第15天時的創(chuàng)口面積愈合率。②參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關于疼痛程度分級標準,對比兩組患者在治療第10 d時換藥創(chuàng)口疼痛情況。③統(tǒng)計出院時兩組患者愈合時間、換藥費用、二次創(chuàng)傷等情況,二次創(chuàng)傷積分規(guī)則參照文獻[5]。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非參數Mann-Whitney U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創(chuàng)口面積愈合率情況比較
在治療第10天與治療第15天,觀察組患者創(chuàng)口面積愈合率顯著性低于對照組(P < 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換藥時創(chuàng)口疼痛程度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0級疼痛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Ⅰ、Ⅱ、Ⅲ級疼痛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總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總體而言,對照組患者換藥時創(chuàng)口疼痛程度弱于觀察組。見表2。
2.3 兩組患者愈合時間、換藥費用、二次創(chuàng)傷積分情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愈合時間、換藥費用以及二次創(chuàng)傷積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3 討論
濕性傷口愈合理念是使創(chuàng)面在密閉性及半密閉性敷料下,保持其適度濕潤的環(huán)境和適宜的溫度,促進纖維細胞以及表皮細胞生長,同時提高多種酶的代謝活性,進而促進傷口的愈合[6-8]。濕性敷料因類型不同而有其各自特點,如銀離子敷料能較好地抑制創(chuàng)口局部細菌生長[9],而水凝膠類敷料則能促進創(chuàng)口部位肉芽組織生長[10];泡沫敷料不僅能促進創(chuàng)口部位上皮的生長,同時還可緩解創(chuàng)口疼痛[11]。
對于慢性創(chuàng)口護理而言,首先需要全面了解不同類型慢性傷口的特點,并對其進行準確評估,然后因地制宜地選擇最恰當的濕性敷料,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12-13]。對于黑色或黃色創(chuàng)口,應先去除腐爛壞死組織,而后使用水凝膠敷料徹底、快速、有效地清除壞死組織。對于存在大量滲出液、滲血創(chuàng)口,應當選擇藻鹽類敷料大量、快速地吸收創(chuàng)口面滲液,同時其還能釋放鈣離子,促進凝血[14]。
在本研究中,治療第10、15天時,觀察組患者創(chuàng)口面積愈合率分別為(25.2±8.7)%與(37.9±9.1)%,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7.9±9.2)%與(56.2±14.7)%(P < 0.05)。該結果表明,在使用銀離子敷料后,內地患者的傷口愈合效果優(yōu)于海南地區(qū)患者。在換藥時,對照組患者0、Ⅰ、Ⅱ、Ⅲ級的疼痛率分別為62.50%、25.00%、8.33%及4.17%,其結果顯著性優(yōu)于觀察組的27.08%、37.50%、22.92%及12.50%(P < 0.05)。該結果表明,內地患者相比于海南患者而言,銀離子敷料能夠促進其創(chuàng)口愈合,減少痛苦。比較兩組患者愈合時間、換藥費用以及二次創(chuàng)傷積分結果表明,內地患者的愈合時間與換藥費用較少,二次創(chuàng)傷的概率較低,療效顯著,經濟實惠。
出現上述結果可能的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5-16]:①海南地區(qū)相比于內地地區(qū)更加濕熱,皮膚分泌物相對較多,一方面不利于患者傷口的愈合,另一方面縮短了敷料的有效使用時間;②與內地患者相比,海南地區(qū)患者及其家屬受到經濟以及對傷口的認知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存在治療拖延、換藥不及時、與醫(yī)生合作不足等情況,影響了傷口的愈合;③內地患者在飲食方面的搭配比海南地區(qū)更為合理,且營養(yǎng)豐富,有利于傷口愈合。因此,對于熱帶地區(qū)慢性傷口患者,首先應向其講解慢性傷口治療與護理的相關知識,使患者對其重視并配合醫(yī)院的治療;其次應制訂合理的飲食,加強患者在治療期間的營養(yǎng),加快患者的恢復。另外,考慮熱帶地區(qū)氣候對傷口的影響,應當每日檢測患者傷口的變化,及時更換銀離子敷料,使患者的傷口環(huán)境更有利于恢復。
綜上所述,使用銀離子敷料后,內地患者比海南患者傷口愈合快,傷口疼痛感輕,二次創(chuàng)傷與感染的機會更少。
[參考文獻]
[1] Moues CM,Heule F,Hovius SE. A review of topical negative pressure therapy in wound healing: sufficient evidence [J]. Am J Sur,2011,201(4):544-556.
[2] 范崢瑩,胡三蓮,周玲.傷口床準備原則在手外傷術后創(chuàng)面感染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2,26(11):2973-2974.
[3] 郭春蘭,付向陽.不同敷料應用于慢性傷口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2013,11(5):1253-1255.
[4] Gottrup F,Apelqvist J. Present and new techniques and devices in the treatment of DFU: a critical review of Evidence [J]. Diabetes Metab Res Rev,2012,28 (Suppl1):64-71.
[5] 馮亞蔚,何新,周麗華,等.不同敷料應用于熱帶地區(qū)慢性傷口治療的效果[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5,12(11):110-112.
[6] Biswas S,Roy S,Banerjee J,et al. Hypoxia inducible micro RNA 210 attenuates keratinocyte proliferation and impairs closure in a murine model of ischemic wounds [J]. Proc Natl Acad Sci USA,2010,107(15):6976-6981.
[7] 楊名保,邱書奇,柯朝陽.細菌生物膜及其相關感染的研究進展[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2011,5(9):2675-2676.
[8] 高雷.清創(chuàng)術后傷口感染原因探討[J].中國醫(yī)藥,2009,4(z1):61.
[9] 周亮,湯京龍,陳艷梅,等.納米銀的抗菌特性及其在醫(yī)學中的應用[J].北京生物醫(yī)學工程,2011,30(2):205-209.
[10] 呂燕碧.45例潰瘍膿腫傷口患者應用玉紅紗換藥治療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16):132-133.
[11] 張玲玲,袁藝.高滲鹽敷料結合負壓創(chuàng)面治療技術治療腫瘤患者慢性傷口的臨床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5):392-395.
[12] Dimakakos E,Katsenis K,Kalemikerakis J,et al. Infected venous leg ulcers:management with silver-releasing Foam Dressing [J]. Wounds,2009,21(1):4-8.
[13] 張連陽.提高臨床醫(yī)師對《創(chuàng)面局部用藥防治感染規(guī)范》的依從性[J].臨床誤診誤治,2015,28(4):74-76.
[14] 葉增杰,伍柳紅,鄧寶貴,等.銀離子敷料用于治療慢性傷口效果的Meta分析[J].護理學報,2014,21(17):5-9.
[15] 吳小平,董蘭菊.從化地區(qū)慢性傷口護理干預模式及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1):201-202.
[16] 裴國獻.重視熱帶地區(qū)戰(zhàn)創(chuàng)傷救治研究[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3,28(4):285-288.
(收稿日期:2015-04-16 本文編輯:任 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