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輝
【摘 要】小學體育教學內(nèi)容廣泛,其中跳繩運動得到了師生的青睞。在體育課中開展跳繩運動,不僅可以豐富體育教學內(nèi)容,還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彈跳力、協(xié)調(diào)力,更能強化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為此,教師要科學而有效地開展跳繩運動,讓學生跳出快樂,跳出健康。
【關(guān)鍵詞】小學體育;跳繩運動;開展途徑
跳繩運動集體育性、健身性、娛樂性、觀賞性等為一體,因而得到師生的一致歡迎。在小學體育課中開展跳繩運動具有絕對的優(yōu)勢,主要表現(xiàn)為:參與人數(shù)基本不受限制,學生全員都能參與其中;對場地、器材等基本沒有過多的要求等。但從以往的跳繩教學來看,實效并不高,為了達到讓學生跳出健康與快樂的目的,教師必須優(yōu)化教法,從學生角度優(yōu)化整體教學設(shè)計。
一、跳繩預熱,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課前預熱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以往的體育預熱多以跑步,或者是純粹的肢體動作為主,對于小學生而言略顯枯燥與乏味。而如果將跳繩代替?zhèn)鹘y(tǒng)的預熱方式,則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也能更快地帶動學生參與體育課堂學習。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跳繩,創(chuàng)編一套符合小學生特點,又能達到預熱效果的跳繩操。在預熱時,教師利用磁帶或者手機設(shè)備(音箱擴音)播放一首動感的音樂,讓學生融入音樂中進行跳繩預熱,充分感受不一樣的預熱方式。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自主創(chuàng)編跳繩預熱動作,以個性化的方式滿足不同學生的預熱需求,最大化將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出來。在學生預熱完后,教師可以與學生互動交流,增強學生對跳繩的理解。師:一個繩子,到底有什么魅力?到底能夠玩出什么花樣呢?問題一出,學生即可回答,或者利用手上的跳繩進行獨自體驗,從而再次增強預熱效果。總之,在體育預熱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充分運用跳繩,以一根不起眼的跳繩,創(chuàng)編各種動作或者體操,從而讓學生接觸感知跳繩,并燃起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多種方式,增強跳繩教學效果
1.引進信息技術(shù),刺激學生眼球
跳繩運動多種多樣,可以簡單分為:趣味類跳繩、體能類跳繩、技能類跳繩等。為了更好地強化學生的跳繩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首先在多媒體教室,利用視頻播放形式讓學生“一飽眼福”,觀看各種各樣的跳繩方式。教師可以從簡單的單搖跳、雙搖跳,再到固定交叉跳、間隔交叉跳,最后再到個人花樣跳、雙人花樣跳等等。學生在觀看各種跳繩視頻后,被這些跳繩運動所吸引。有學生不禁感嘆:“一根不起眼的繩子,居然可以變出那么多花樣。真好玩,我想學?!币曨l觀看結(jié)束后,教師再帶領(lǐng)學生走出教室,一起實踐練習,體驗不同的跳繩運動。師:剛剛我們看過視頻,視頻中播放了多種跳繩的方式。你能嘗試運用不同的方式跳繩嗎?學生“嘗鮮”的興趣非常濃厚,都積極回憶視頻,然后嘗試跳繩。有學生開始嘗試單搖跳,有些天賦高的學生直接嘗試雙人花樣跳,體育課堂頓時活躍起來。由此可見,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積極引進信息技術(shù),發(fā)揮出其教學上的優(yōu)勢,利用視頻、圖片、音樂等,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跳繩運動植根于學生心中。
2.豐富練習方式,調(diào)動全員參與
在學生教授跳繩內(nèi)容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多練習、多實踐,從而掌握跳繩運動技能。對于小學生而言,如果只以單一的方式進行練習,如單人練習、雙人練習模式,學生很容易感覺到枯燥乏味。為此,結(jié)合學生的興趣和練習需求,教師要不斷豐富跳繩練習方式,以調(diào)動全員參與體育課堂,讓體育課堂“活”起來,帶動起跳繩練習的氛圍。例如:在學習“個人單搖跳”這一內(nèi)容時,教師以豐富的練習方式,帶動學生練習的興趣,取得很好的效果?!皞€人單搖跳”有非常多的花樣跳法,如:原地單腳向前(后)跳、原地雙腳搖跳等。因此,教師引導學生各自練習,從最簡單的動作(搖繩)做起,逐層深入。在練習時,練習各種單搖跳法。練習結(jié)束了,為了強化學生的練習效果,教師將學生分為四個大組,引導學生進行游戲活動,游戲活動也是一種有效的練習方式,讓學生全員參與到其中,在游戲中掌握行進間的交換腳跳運動技能。
三、花樣跳繩,促進學生體驗快樂
除了單人跳繩,還有花樣跳繩。相比單人跳繩而言,花樣跳繩更有趣,學生更樂于參與,但是難度也較高,對學生的要求也高,如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協(xié)調(diào)能力,要求學生具備配合能力等。針對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教師可以引進花樣跳繩,讓學生體驗快樂,跳出健康。例如:在學習“花樣雙人跳”時,教師在講解完后再引導學生練習,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介紹雙人跳繩的其他花樣,豐富跳繩教學內(nèi)容。首先,一人搖跳,另一人跑進、跑出,可以分為前進和后進兩種。其次,帶跳同跳。最后,兩人同甩一條繩,先一個人跳,另一個人再跳。通過引進這三個內(nèi)容,學生自由找伴,開始練習花樣跳繩。由于花樣跳繩形式多樣,因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高。學生練習完“花樣雙人跳”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練習內(nèi)容,進行現(xiàn)場檢查,以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引導學生改正。如果練習效果好,教師再引導學生嘗試“三人花樣跳繩”。為了激發(fā)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教師引導學生分組合作,自主創(chuàng)編三人花樣跳繩的形式,然后再投入訓練中。最后,教師再引導各組學生展示“三人花樣跳繩”,比一比哪一組的更吸引人,更有創(chuàng)意。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不再是跟著教師的思路學,而是能夠發(fā)揮出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因此,學生不僅能夠體驗到快樂,其它潛能也得到挖掘與發(fā)揮。
總之,一根繩子可以變出無數(shù)種花樣。教師需要發(fā)揮出教學智慧,從學生角度優(yōu)化和豐富跳繩運動教學方式,以真正利用一根本不起眼的繩子,讓學生跳出快樂,跳出健康,獲取快樂的同時擁有健康的體魄。
【參考文獻】
[1]楊攀,劉樂安.如何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J].考試周刊,2008(14)
[2]梁巧英.跳繩教學注意事項[J].中國學校體育,2008(01)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萬紅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