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新建,徐 峰,王興山,陳 虹,沈曉明
(南通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江蘇226002)
高壓氧聯(lián)合清潔間歇導尿治療脊髓損傷后膀胱功能障礙的臨床觀察
宋新建,徐峰*,王興山,陳虹,沈曉明
(南通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江蘇226002)
目的:觀察高壓氧聯(lián)合清潔間歇導尿治療脊髓損傷后膀胱功能障礙的效果。方法:將51例脊髓損傷患者分為觀察組28例和對照組23例,兩組患者均給予清潔間歇導尿、膀胱功能訓練,觀察組加用高壓氧治療,治療8周后比較兩組患者殘余尿量及膀胱功能重建情況。結果:治療結束時,觀察組患者的殘余尿量(45.3±10.2)mL較對照組(92.4±9.4)mL明顯減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膀胱功能重建有效率82.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6.5% (χ2=3.993,P<0.05)。結論:高壓氧聯(lián)合清潔間歇導尿較單純清潔間歇導尿可以明顯改善脊髓損傷患者排尿功能。
高壓氧;清潔間歇導尿;脊髓損傷;膀胱功能障礙;膀胱功能重建
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導致的排尿障礙,是脊髓損傷的主要功能障礙之一[1],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處置不當可引起感染、尿路結石、腎積水等并發(fā)癥,嚴重者可引起腎功能衰竭甚至死亡[2]。脊髓損傷患者膀胱功能康復的最終目的是預防并發(fā)癥、形成排尿反射,保護腎臟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本研究選擇2013年5月—2014年12月在南通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脊柱外科及康復醫(yī)學科住院的脊髓損傷后膀胱功能障礙患者51例,其中采用高壓氧聯(lián)合清潔間歇導尿技術治療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28例,促進脊髓損傷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復,取得滿意效果,并與同期單純清潔間歇導尿治療的23例進行比較,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51例脊髓損傷后膀胱功能障礙患者均排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增生、腎積水。脊髓損傷的評價采用脊髓損傷神經學分類國際標準第7版(ASIA 2011)[3]:A級為完全損傷,鞍區(qū)S4~S5無任何感覺或運動功能保留;B級為不完全感覺損傷,神經平面以下包括鞍區(qū)S4~S5無運動但有感覺功能保留,且身體任何一側運動平面以下無3個節(jié)段以上的運動功能保留;C級為不完全運動損傷,神經平面以下有運動功能保留,且單個神經損傷平面以下超過一半的關鍵肌肌力<3級;D級為不完全運動損傷,神經平面料以下有運動功能保留,且NLI以下至少有一半以上(一半或更多)的關鍵肌肌力≥3級;E級為正常,使用ISNCSCI檢查所有節(jié)段的感覺和運動功能均正常。將患者分成兩組:觀察組28例予以高壓氧聯(lián)合清潔間歇導尿,男18例,女10例,年齡29±7.3歲;脊髓損傷水平:頸椎6例、胸椎12例、腰椎6例;脊髓損傷ASIA分級:A級12例、B級8例、C級6例、D級2例。對照組23例予以單純清潔間歇導尿,男14例,女9例,年齡31±3.9歲;脊髓損傷水平:頸椎7例、胸椎11例、腰椎5例;脊髓損傷ASIA分級:A級10例、B級7例、C級5例、D級1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損傷水平、ASIA分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在完成尿流動力學評估后、同時無尿路感染時開始給予清潔間歇導尿,并予以膀胱功能訓練、針灸、中頻電刺激、營養(yǎng)神經等綜合治療方法。清潔間歇導尿方法:制定飲水計劃,每日液體攝入量限制在2 000mL以內,每次導尿前先囑患者自行排尿,并配合各種手法(屏氣增加腹壓、刺激扳機點及手壓法等)刺激排尿,以促進出現(xiàn)自發(fā)性排尿反射。開始時每4~6小時導尿1次,出現(xiàn)自發(fā)性排尿后根據殘余尿量調整導尿次數(shù),殘余尿量少于100mL停止導尿。觀察組在清潔間歇導尿基礎上予高壓氧治療,采用國產YC2260-0.3型醫(yī)用高壓氧艙(山東煙臺冰輪高壓氧艙有限公司),艙內氧濃度75%,治療壓力為0.22MPa,升壓20min,穩(wěn)壓40min,減壓20min,每次總治療時間為80min,1次/天,每周治療6天,治療8周。觀察治療后患者膀胱功能重建情況,進行膀胱容量及膀胱殘余尿量測定。
1.3療效評定療效評判標準,顯效:排尿正常,療效穩(wěn)定,病情無反復,膀胱殘余尿量≤10mL;有效:排尿較通暢,療效較穩(wěn)定,膀胱殘余尿量≤60mL;無效:不能正常排尿或拔除尿管后僅數(shù)次正常排尿,疾病反復,膀胱殘余尿量≥100mL或尿潴留。有效包括顯效和有效。
1.4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差異性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差異性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膀胱容量和殘余尿量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在治療前兩組膀胱容量及殘余尿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殘余尿量(45.3± 10.2)mL較單純間歇導尿組(92.4±9.4)mL明顯減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膀胱容量及殘余尿量比較(±s,mL)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膀胱容量及殘余尿量比較(±s,mL)
組別 例數(shù) 膀胱容量測定 殘余尿量測定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8 552.4±31.2 512.7±34.2 359.4±31.2 45.3±10.2對照組 23 545.6±30.5 493.6±30.4 363.2±28.7 92.4±9.4 t值 0.78 2.09 0.45 16.99 P值?。?.05?。?.05?。?.05?。?.01
2.2兩組患者膀胱功能重建效果觀察組膀胱功能重建的有效率達到82.1%,明顯高于對照組56.5% (χ2=3.993,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膀胱功能重建情況 例
脊髓是將膀胱尿道的感覺沖動傳至高級排尿中樞的上行神經纖維及高級排尿中樞沖動傳導至脊髓初級排尿中樞下行神經纖維的共同通路。因此脊髓損傷后幾乎都會引起膀胱功能障礙,其膀胱功能預后差且時間長,是導致脊髓損傷患者死亡的危險因素之一[4]。改善脊髓損傷患者的膀胱功能,對提高脊髓損傷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其心理負擔,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義。
高壓氧能夠通過減輕炎性反應、減少神經細胞凋亡、促進神經修復和再生等作用減少脊髓損傷后的繼發(fā)性損傷,最大限度地保留受損脊髓殘存的結構和功能,有效促進脊髓功能恢復,縮短治療時間,降低致殘率,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已成為綜合治療SCI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5]。高壓氧治療脊髓損傷后膀胱功能障礙的機制尚不明確,但研究表明,高壓氧治療對脊髓損傷后神經系統(tǒng)的康復有促進作用,高壓氧治療可能通過增加VEGF表達進而促進神經再生與修復[6-7]。脊髓損傷后膀胱功能障礙主要為膀胱失去神經有效支配后引起的排尿困難;所以對脊髓損傷后膀胱功能障礙的治療應恢復或建立正常的排尿反射,同時促進神經功能修復和再生。高壓氧治療脊髓損傷后膀胱功能障礙的機制可能是通過抑制炎癥反應,減少細胞凋亡,促進神經的修復和再生從而改善膀胱功能。脊髓損傷的患者,高壓氧能明顯增加損傷脊髓組織氧張力,調節(jié)微循環(huán),減輕脊髓水腫,保護神經細胞,促進神經纖維再生;高壓氧也能提高脊髓對缺氧的耐受性。王曉紅等[8]和Lu等[9]應用TUNEL方法及脊髓組織切片進行免疫組化檢查發(fā)現(xiàn)凋亡細胞在脊髓損傷后6h即出現(xiàn)在脊髓組織中,高壓氧觀察組治療后12h、24h、72h的TUNEL陽性細胞顯著減少,高壓氧預處理可明顯減少大鼠脊髓損傷后神經細胞的凋亡。
脊髓損傷后膀胱排空障礙,過度充盈,粘膜充血、水腫,膀胱壁血流減少,防御機制受損;而長期留置導尿管又可能造成損傷、出血,及反復尿路感染,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清潔間歇導尿技術是國際指南脊髓損傷神經性膀胱處理的金標準[10]。清潔間歇導尿能使患者擺脫留置導尿管,減少尿路感染,并使膀胱周期性擴張與排空,刺激骶尾神經叢,促進逼尿肌反射的恢復,建立反射性膀胱,使之維持近似生理狀態(tài),達到功能恢復;同時能夠改善患者因留置尿管所致的心理障礙,不影響患者進行其他康復治療。
已有研究證實清潔間歇導尿較傳統(tǒng)留置導尿有著明顯的優(yōu)勢,清潔間歇導尿應用于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的治療已得到循證醫(yī)學的證實。本研究發(fā)現(xiàn)高壓氧聯(lián)合清潔間歇導尿治療可進一步改善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源性膀胱的預后,明顯改善膀胱容量和減少殘余尿量,幫助反射性膀胱的形成,最終脫離導尿。因此,高壓氧聯(lián)合清潔間歇導尿具有協(xié)同作用,更加有助于膀胱功能的恢復,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1]丘衛(wèi)紅,朱洪翔,張百祥,等.脊髓損傷患者康復期生存質量的影響因素[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9,24(4):313-317.
[2]陳亞平,楊延硯,周謀望,等.視覺反饋排尿訓練在治療脊髓損傷后神經源性膀胱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8,23(2):117-119.
[3]李建軍,王方永,譯.脊髓損傷神經學分類國際標準(2011年修訂)[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1,17(10):963-972.
[4]Chou D,Hartl R,Sonntag VK.Conus medullaris syndrome without lower-extremity involvement in L-1 burst fractures: report of four cases[J].J Neurosurg Spine,2006,4(3):265-269.
[5]孫文志,魯世保.高壓氧治療脊髓損傷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4,24(12):1116-1119.
[6]Dayan K,Keser A,Konyalioglu S,et al.The effect of hyperbaric Oxygen on neuroregeneration following acute thoracic spinal cord injury[J].Life Sci,2012,90(9/10):360-364.
[7]Liu X,Zhou Y,Wang Z,et al.Effect of VEGF and CX43 on the promotion of neurological recovery by 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 in spinal cord-injured rats[J].Spine J,2014,14 (1):119-127.
[8]王曉紅,邵彬,王琴,等.高壓氧治療對脊髓損傷后大鼠神經細胞凋亡及行為學評分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10,39 (8):935-936.
[9]Lu PG,F(xiàn)eng H,Yuan SJ,et al.Effect of preconditioning with hyperbaric oxygen on neural cell apoptosis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in rats[J].J Neurosurg Sci,2013,57(3):253-258.
[10]St?hrer M,Blok B,Castro-Diaz D,et al.EAU guidelines on neurogenic 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J].Eur Urol,2009,56(1):81-88.
R459.6
B
1006-2440(2015)06-0591-03
2015-09-08
徐峰,E-mail:xufengnte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