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平
摘 要: 初中生容易受到性格因素、生活環(huán)境等方面的影響,使得他們在思考方式和思維能力上受到制約,從而在學習數(shù)學的時候產(chǎn)生明顯的差距。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會覺得上課沒有勁,學習成績相對落后的學生會覺得上課聽不懂,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質量受到嚴重挑戰(zhàn)。因材施教既能滿足個別學生的需求又能照顧到全體學生的感受。本文探討了分層導學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 分層教學 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 以生為本
應試教育在人們的心目中根深蒂固,許多教師為了提高中考成績往往忽略了后進生,使得后進生因為不喜歡數(shù)學教師而對數(shù)學失去興趣,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所以解決這些問題勢在必行。
一、調查學生差異,合理導入分層
合理合法調查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全面落實分層導學理念的關鍵所在。筆者通過對學生以往的數(shù)學成績,以及他們的各種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性格和情感方面全面分析考慮對他們進行系統(tǒng)的合理分層。但是分層導學和分層教學是有區(qū)別的,分層導學是默默進行的,不讓學生有所察覺,教師只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就可以了。
分層主要分成三個部分,即三層。第一層是潛力組,由學習成績落后的學生組成。這組學生的特征:學習能力不強,缺少熱情,學習方法欠佳。第二層為好望組,由成績一般的學生組成。這組學生的主要表現(xiàn)為:學習成績不穩(wěn)定,學習方法有待改善,學習興趣不濃厚,但好望組的學生無論個體還是在總體上都比潛力組的學生有優(yōu)勢,平均成績相對好。第三層為獵豹組,由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組成。這組學生的特征為:學習成績優(yōu)秀,對數(shù)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學習習慣也很好。以生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在這次分層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并且讓初中數(shù)學課堂變得更和諧。
二、充分總結教材,科學創(chuàng)建分層
教師要以教材為根本,因為萬變不離其宗,所以分層導學這一活動也要以教材為準繩。在此期間,為了能讓分層導學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需要對著三組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差異做一定的了解,制定出符合不同層次學生的訓練內(nèi)容和程序,以及學生需求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教師根據(jù)三組學生的具體不同情況布置任務時也要由淺入深,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握重點和精髓,從而讓學習更上一層樓。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中的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為例。潛力組的學生學習能力不強,先觀察生活中看到的幾何圖形,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存在,然后由幾何圖形聯(lián)想到概念,最后達到掌握基本知識的目的。好望組的學生學習能力要稍強些,布置任務的難度系數(shù)要加大,盡量力度稍微放大些,在確保他們掌握好基本概念的同時引導他們思維的發(fā)散,鍛煉他們動腦的能力。而獵豹組的學生是相對優(yōu)秀的,學習能力也是最強的,可以給他們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獨立或以學習小組的形式自主探究。比如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相似之處,全等三角形的反證明,等等。
三、教學以生為本,全面落實分層
在實踐中,根據(jù)學生不同層次的需求,我們可以在進行課堂練習時候加以針對性輔導,即給他們不同的練習項目滿足他們各自的需求,使他們的對知識的掌握能力有所提高。
比如,在講解“軸對稱”的概念時,可以根據(jù)學生學習能力的強弱給三組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思考任務,潛力組學生能力不強,布置的任務也要相對簡單,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問題,比如什么是軸對稱圖形?生活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他們主動學習的欲望?!皫熣?,傳道授業(yè)解惑”,針對個別同學的疑惑要及時點撥,幫助他們思考問題。好望組的學生比潛力組的學生思維能力要強些,接受能力也比潛力組強大些,可以讓他們更深一層次地思考,比如如何判定是抽對稱圖形,它的判斷依據(jù)是什么?讓學生帶著一系列問題學習,能起到發(fā)散思維的作用。最后是獵豹組的學生,他們在學習中就像獵豹一樣,綜合實力非常強大,還善于思考,給他們布置的任務一定要具有延伸性和開放性。比如利用逆向思維判定軸對稱圖形的定義??偠灾瑵摿M和好望組的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差,在平時的訓練中可以提高基礎題目的答題效率,但考試是面對全體學生的,在稍有難度的題目上會有不知如何下手的情況出現(xiàn)。因此,鼓勵學生之間互相合作、互相幫助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式,鼓勵好望組和潛力組的學生向獵豹組學生學習,多提出問題,多角度、多層次地提出問題,總結學習方法,達到共同進步。
四、規(guī)劃課后練習,實現(xiàn)作業(yè)分層
學生要想鞏固基礎知識,提高他們對知識的熟練程度,課后練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分層導學的理念中,對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課后練習的難易程度也要有側重。
以“二次函數(shù)”中的用函數(shù)觀點看一元二次方程為例。在布置課后練習時要有針對性,潛力組學生可以給他們多布置一些基礎題,鞏固對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了解,好望組的學生在潛力組學生任務的基礎上,可以作適當延伸,可以讓他們思考怎么用函數(shù)來觀看,函數(shù)的性質是什么,可以在草稿紙上自己畫函數(shù)來得出結論。由于獵豹組的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能力,可以在任務中布置一些發(fā)散型思維的問題,比如鼓勵他們閱讀“方程史話”,并嘗試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實現(xiàn)他們對學習目標的延伸。
筆者對分層導學做了一系列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最終得出了一些結論:首先,學生得主動參與分層導學的模式,要化被動為主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下去。其次,分層導學雖然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也是十分重要的,不能只專注于分層導學而忽略了其他方法的重要性。然而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情緒,與家長保持聯(lián)系,與學生不定期地進行交流。最后,智力因素是一個方面,但很多時候非智力因素也很重要,所以教師在實施分層導學時既要關注教學方案,又要注重與學生的關系,讓興趣成為學生最好的老師。
參考文獻:
[1]李玉苓.提高初中數(shù)學學困生學習效率的實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1.
[2]潘本元,沈君佑,郭德峰.試論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策略[J].數(shù)學教師,19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