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艷
摘 要: 小學生具有好玩、好動、好奇心強的天性,在生活和學習中他們對一切都充滿了疑問和想象,所以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每一位數學教師的神圣職責。本文提出幾點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建議,供廣大同仁參考。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學習興趣 培養(yǎng)方法
小學生應該生活在美妙、游戲、童話、神奇、音樂、幻想、創(chuàng)造的數學世界中。在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中,單純的教學內容往往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和乏味,這時候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十分必要。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彼?,能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數學,喚起學生學習的求知欲望,是數學教學成功的關鍵。所以,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數學知識的魅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充分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學好數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在授課過程中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巧設導語,激發(fā)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毙W數學的授課亦是這樣,精彩的開頭好比“興奮劑”,它能使小學生精神飽滿、情緒高漲、注意力集中、求知欲強。為此,小學數學教師不僅要掌握好專業(yè)知識和教育教學方法,還要經常了解小學生的心理,要知道他們喜歡什么游戲、動畫片、歌曲等,為上好每節(jié)課、設置好導語做好準備。
比如:認識“厘米和米”,可以這樣導入新課: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講一講“機器貓”的故事。有一天,大雄和機器貓都說自己比較高,他們用尺子量了一下自己,結果是:大雄145厘米,機器貓135厘米。同學們,你說他們誰高?你們有他們高嗎?他們的身高是多少米呢?在講完這句話時,許多同學已經急不可耐地想知道答案,還有很多小學生急于知道他們自己到底有沒有機器貓和大雄高。此時,大部分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課。因此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和主動性是新課導入的關鍵,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有事半功倍之效。
2.組織游戲,培養(yǎng)興趣。
一、二年級的學生非常好動,所以在數學教學中適當地引入游戲既能調節(jié)上課氣氛,又能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二年級數學“乘法口訣”時,我們可以設計這樣的游戲:
教師問:“同學們,你們喜歡交朋友嗎?”
“喜歡?!睂W生異口同聲地回答。
“好!今天我們做找朋友的游戲,好嗎?”
學生回答:“好!”
接著教師給學生發(fā)一些“數字卡片與算式卡片”,讓拿數字卡片的同學邊跳邊說:“81、81我的朋友在哪里?”
拿“9×9算式卡片”的同學邊跳邊說:“81、81你的朋友在這里?!?/p>
然后,這兩個同學一齊問全班同學:“我算的對嗎?”
全班同學回答:“對!對!對!”全班同學再次以熱烈的掌聲給予鼓勵。
課堂上適當的游戲不僅能活躍學生的課堂氣氛,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輕松、愉快、喜悅的環(huán)境中獲取新的數學知識。
3.動手實踐,挖掘興趣。
小學生一般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好動、愛玩、注意力不集中是他們的共同特點。如果非得讓學生干巴巴地坐著聽課,就會出現注意力分散、開小差等問題,最終會影響課堂教學效果,難以提高教學質量。所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學生實際,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問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有的放矢地引導、啟發(fā),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進行探索式學習。
比如:在講到“認識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動手剪出來,然后看這些圖形的邊有什么特點。同學們個個思維活躍,爭先恐后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此時,教師要抓住時機繼續(xù)啟發(fā)、引導、提問,讓學生自己動手擺一擺,動腦想一想,動口說一說,它們的角有什么特點。實踐證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能使學生省時、省力,輕松、愉快地獲得數學知識。
二、在練習過程中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孔子曾說:“學而時習之,可以為師矣?!笨梢娺m時練習是必要的。因為適時練習是學生發(fā)展興趣,掌握知識,形成技能、開發(fā)智力,挖掘創(chuàng)新潛能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師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主要途徑之一,所以小學教師應當注重在練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提供新穎的練習材料。
數學雖然是一門工具性的學科,但是它也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魅力,因此教師在選擇數學練習題的時候,要以學科知識為基礎、以學生學習能力為指導、以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發(fā)展數學的內涵為目的,給學生布置或設置新型的練習題。
比如,在學習《百分數應用題》時,可以設計這樣一道練習題(此題在一、二年級雖然有點超綱,但是教學思想是通用的):春池春水滿,春時春草生。春人飲春酒,春鳥戲春風。這首詩中“春”字比全詩總字數少()%。這道題不僅考察了數學知識,還為學生展示了一首生機盎然的古詩。這樣學生在練習的時候就不會再感覺數學是那么枯燥乏味了,興趣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2.選取生活中的實例。
數學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練習走生活化之路是其教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教師應把生活實踐當做學生認識發(fā)展的活水,把數學習題與生活實踐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在這些來自于實際的鮮活的數學事例中,感受到學習數學是有用的、有趣的。
總之,小學數學學習興趣培養(yǎng)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是二年級的學生還很小,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在教學手法上要靈活多變,要把握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講課時要把握學生的最佳心理狀態(tài),有意識地給教學注入興奮劑,不失時機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數學學習熱情,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當學生產生了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后的數學教學便能水到渠成。
參考文獻:
[1]詹敬東.在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幾點思考[EB/OL].新浪博客,2012(06).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師范大出版社,2002.
[3]霍叢德.淺談小學數學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