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萍
摘 要: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教學要優(yōu)化,需要把握“度”。
關鍵詞: 難易度 節(jié)奏度 詳略度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教學要優(yōu)化,需要把握“度”,如教學內容難易度,教學過程節(jié)奏度。這個“度”是教法與學法的統(tǒng)一,教師的教法引導著學生的學法,教法往往體現(xiàn)了教育思想和理念,如何把握好“度”,就值得計算機教師深入研究和探討。現(xiàn)就我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關于“度”的把握的體會與大家一起探討。
一、教學內容的難易度
把握“度”的前提和基礎是理解和掌握大綱。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大綱和考綱是教學順利進行的準則,由它確定教學內容的體系安排和教學方法的基本要求。但在實際教學中,在教學內容難易度的把握上往往存在比較激化的傾向:有的教師把知識范圍擴大了。例如,目前使用的教材版本高了。有些內容在教學大綱和考綱中不作要求。但有些老師認為,既然教材上有,就必須講,在教學中會把原理內容講得多一些,范圍拓寬一些,甚至把專業(yè)教材中的內容也補充進來,殊不知,這樣的做法不僅加重了學生的負擔,而且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有些知識點,學生難于一次就掌握,可以在教學中多次出現(xiàn)。如二進制、八進制、十進制、十六進制之間的換算,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用,學過后學生容易忘記。這時教師切不可操之過急,因為欲速則不達。應當通過以后長期經常的訓練讓學生掌握。
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認真閱讀、鉆研教學大綱,而且應該明確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的深度。當然,在每堂課的教學中,在教學內容的廣度上,還要注意適當補充引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發(fā)展學生能力。例如,《計算機應用基礎》中,軟件和硬件的講解,我們可以利用現(xiàn)今的計算機行業(yè)中著名跨國公司與國內計算機軟、硬件行業(yè)的關系,講解一些國內外的發(fā)展新動態(tài),把傳授知識與育人相結合,這有利于利用故事本身的趣味性,激發(fā)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體現(xiàn)教學的嚴謹性。
二、教學安排的節(jié)奏度
依據中職學生的特點,我喜歡快節(jié)奏的教學模式。主要原因是:快節(jié)奏的教學迎合了中職學生盡快獲取知識的欲望,計算機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是因為計算機知識對于學生是新鮮的,有較強的吸引力??旃?jié)奏的教學要求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能使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得到鍛煉和提高,所以學生會迫不及待地想盡快獲取這些知識。例如,多媒體軟件應用的講解上,筆者先利用幾節(jié)課講解軟件的使用,然后在實訓課中讓學生分成五人小組利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搜集素材,一節(jié)課的時間加工素材,一節(jié)課的時間合成素材,再利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完成后期制作使作品成型。這樣的快節(jié)奏既使學生有緊迫感很快地完成任務,又讓他們知道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實踐證明,節(jié)奏明快和諧,環(huán)節(jié)緊湊的教學,能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亢奮的精神狀態(tài)獲取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當然,快節(jié)奏也要把握好“度”,節(jié)奏太快,學生思維跟不上或造成理解有誤,就會適得其反,快節(jié)奏這個度,應該把握在既要做到讓學生聽懂、學會,又能給學生一定的理解時間??傊旃?jié)奏要求教師對教材深入了解,對所教的學生學習情況非常熟悉,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
三、教學過程的詳略度
對于計算機應用基礎教材內容的重點與難點,教師很清楚,但學生感覺模糊。教學重點,是教材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內容,它在整個教材中有重要作用。教學難點,是指學生比較難學或教師比較難教的內容,它往往比較抽象、復雜,也可能是學生知識技能基礎和能力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如何使學生在課堂上掌握重點,突破難點。而教師在教學中,對某一內容的“詳”或“略”的處理是否得當,就在于能否恰當把握重點和突破難點。在一堂課的教學中,若教師詳略不分,則必然體現(xiàn)不出重點和難點,很容易讓學生因小失大。因此,教師一定要認真鉆研教材,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制訂教學計劃。教學中根據知識特點及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程度,采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做到詳略有度,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例如,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的組成及工作流程的講解,如果按照大綱要求平鋪直敘,則學生學過后會立即忘記。這就要求教師按照學生實際舉例教學。筆者在教學中將各個硬件角色化,將硬件工作流程圖比喻為飯店講解,讓學生和實際生活中飯店的組成相互聯(lián)系理解。使學生將較難理解的知識很好地掌握。所以,對于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完成教學,可以以重點、難點內容為核心展開所有教學活動,而對于教學內容中的非重點內容,則可以一筆帶過,做到詳略得當,合理安排。
當然,在重點與難點的把握上,有的知識在教材中是難點,但對學生此時的能力水平,已是能夠完全理解,甚至可以靈活應用,只要三言兩語,適當交代清楚就可以了。例如,獲取網絡信息知識講解,學生在生活中對如何使用搜索引擎,如何下載資源已經熟練掌握,我們在教學中只需講解清楚相關概念就可以了。對于如何操作,教師只需一筆帶過。而有的知識,就教材本身來說并非重點,但學生容易模糊不清,將會為以后掌握一系列知識造成障礙,因此也應把它定為教學的重點或難點。如電子表格中的單元格的引用方式。如果學生理解模糊對后續(xù)的公式學習就會有很大影響,所以我們也要當做重點內容講解。
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要想實現(xiàn)課堂教學最優(yōu)化,必要條件是上述幾個度的互相配合。要想把握好這些度,還需要教師在課堂之外的學習方面下工夫。在素質教育的前提下,教師應該采用最好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努力做到“負擔少,質量高”。當然,這只是筆者在教學中的一些體會,在這里提出來與大家交流,希望同行們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