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尚程 許洋
摘 要: 在素質教育全面發(fā)展的今天,將教師師德教育融入平時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自我,發(fā)揮個人魅力,對應做出一些舉措,這樣才能最終全面開展好學生的素質教育工作。在平時工作中,教師要做的遠遠不夠,只有以愛心才能換德育,以真心換教育。
關鍵詞: 愛心 師德 素質教育
在新的教育大綱中,素質教育被提上了全面議程,以往應試教育的機械成分不再輝煌,國家教育部倡導學生全面發(fā)展,均衡發(fā)展,但是學校課程豐富時間緊湊,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全面配合國家教育實施,需要比國家政策更升華的人性關愛?!按髳蹮o疆”,在平時教育過程中必須以“愛”為對學生的教育引領,這樣才能在教育活動中各個環(huán)節(jié)和生活中將各個細節(jié)做好,實現(xiàn)師生和諧、教學相長。不管是教師還是班主任,教育工作者在平時工作中如何才能讓學生體會到對他們的“愛”,并且將其效果貫穿在師生相處整個過程中呢?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點實現(xiàn)。
一、提高個人教學能力,增加個人人格魅力
教師是一個崇高的職業(yè),在古代甚至把孔子推上神壇,引領無數(shù)后人對他頂禮膜拜,教師的能力和言行應該在學生心目中是具有最直接和深刻影響的。教育部一直把“德高為師,學高為范”作為座右銘激勵一代代投身教育事業(yè)的后來人不斷以身作則。育人者必須先育己,不正者則不能教人。教師應該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感化學生的心靈,學生是最純粹的模仿和發(fā)揚者,只有教師自身行為高尚,學生才會學習高尚的好的東西,如果教師自身素質不那么高尚,學生則會失望,平時也不會把教師的言行看做頂禮膜拜的行為。在○ 教育教學研究這個問題上,教育工作者要不斷進取,才能一直在學生心中塑造崇高的形象。在學生的眼中,教師就是知識的化身,進取博學的先行者,所以這一切都要求我們不斷積累和豐富知識,我們必須對自身人格修養(yǎng)提出嚴格的要求,使學生每次和我們交流后都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受。
二、從內心關懷學生,對學生因材施教
內心歸屬感是一個集體存在凝聚力的主導因素,為什么有的軍隊被稱為鐵軍尖刀“無堅不摧”,而有的被稱為一盤散沙“烏合之眾”,同樣在教育學生方面,只有關心、關懷每個學生,使學生真心實意地放棄其他影響教育教學的因素,才可以使他們全身心投入教學中,才能看到他們的巨大成長。先要解除他們的心理包袱,再談如何提高學生的教育教學效率。在這個點上,教育工作者從知識構筑的工人變成了學生內心心理的護理員和人際社會關系的協(xié)調者。只有因勢利導地把各類學生的心理抓住了、引導好了,才能使他們在教學中健康成長,這是對教育教學工作具有成敗決定性影響的,那么平時該怎樣做呢?我的經(jīng)驗如下:
1.耐心引導,不急不躁。幫助班級后進生的時候要尤其多注意這個方法,因為后進生的轉化難度要大些,花費的精力也要大些。對于他們要注意尊重和保護,平時要用真心真情打動他們,教育他們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教育和傷害他們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另外,在過程中要更注重“戴高帽子”,在批評他們的同時更要挖掘他們生活和學習中的閃光點,找到閃光點后可以夸大地在班級里表揚,鼓勵他們,使他們有自豪感,自己并不像以前在學習上那么不行。長期堅持,學生終究會建立對學習的主動態(tài)度和成就感。教育學生應該遵循其心理規(guī)律,如何利用其心理規(guī)律,需要各位同仁長期摸索,各顯神通。
2.因材施教。每個學生對學習的認識程度、基礎、環(huán)境、興趣都不相同,正因為要把他們培養(yǎng)成國家需要的人才標準,所以才使他們走到了一起,來到我們面前。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從他們現(xiàn)狀出發(fā)改變他們,注定我們針對每個學生使用的方式方法都不一樣。教師平時要深入學生,深入家庭,盡量了解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下了課就不要再以神圣的教師自居,更多地以大朋友的身份和他們相處,找到主要問題后,對不同學生要按照不同方式分別做思想政治工作,對癥下藥。
三、通過換位思考管理學生的人文理念
學生是國家的未來、祖國的希望,當看到他們稚嫩又朝氣蓬勃的臉龐時,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其實應該感到很高興、自豪和幸福的,因為他們即將蛻變?yōu)橛兄R、有文化、有理想的新社會好青年,若干年后可以想象,他們終究會長大成人,再次和我們見面的時候以成年人的姿態(tài)和我們平等對話,現(xiàn)代教育理念涵蓋學生的發(fā)展、以人為本,這是對人的價值的成人,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我們不妨讓學生自主一點,把他們當做和我們一樣具有成熟思維的人,我們只從側面引導和提點,可以采取換位思考的方式。平時習慣對學生的錯誤做出居高臨下的指責,但是我們有沒有從學生角度理解和思考過造成教師眼里的錯誤的一些想法,可能還值得教師探討一番。我們總是以認為正確或者說認為就該如此的行為準則要求他們,可是我們應該考慮到學生具體的個人情況和內心,允許他們存在一定的缺點,要求他們逐步完善,改正缺點。如很簡單的一個例子,我班有個學生小王,開始的時候要求早上七點三十到教室,其他同學基本能做到,可是她有很多時候做不到,有時候到了也是氣喘吁吁、忙天慌地的感覺,我一開始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批評過她,幾次發(fā)現(xiàn)她情緒似乎不怎么好,而且后來效果也不怎么好,后來我找到她和一些同學才了解到她是班里最特殊的一個學生,家住在離學校最遠的一個村落,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早上起來要給病在床上的母親做早飯,喂雞后再上學,路上還要穿過一條車水馬龍的馬路,經(jīng)常遇到車多和紅綠燈情況,冬天甚至還要自帶手電筒,下雨了更是不方便,往往上學需要花費很長時間,班里其他同學大部分住在場鎮(zhèn)上,甚至有學校附近的,她比其他同學多付出很多。聽到她的這些具體情況,我有些愧疚。后來我主動去了一次她家里,給她母親帶去一些生活用品,交談了一些他們家庭的具體事宜,鼓勵她好好照顧家里,并且不要耽誤學習,再要求順路的同學和她上學放學一起走一段,最后我對她說:“你也不容易,勤勞,有孝心,是個好孩子,你有特殊性,老師錯怪了你,但是紀律還是要遵守?!弊詈笊套h她可以晚到幾分鐘,晚上早點睡,早上再稍微提前一點。她對我的家訪和對她的關懷顯得十分激動,那次之后她上學不再那么匆忙,基本能到學校。原來她聽取了母親和我的建議后,感受到教師和同學的關心,早上有同學等他,又早點起來,甚至周末有同學知道情況后去家里幫助她做家務和學習,她自己也不甘落后,每天早早起來不讓同學等待,不辜負好朋友、好同學的幫助。幾個月后,不僅不再遲到,而且好朋友經(jīng)常幫助她,學習成績有所進步。這只是一個簡單的女孩子上課遲到問題的解決,最后她不再遲到,家里有同學幫助,學習上形成學習小團體的良好局面,真的是沒有想到。教育時我們不能簡單地命令,要以人為本,從人性出發(fā),多了解,多聽,多從學生角度看待問題,并結合教學思維解決問題,這樣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四、組織良好積極向上的學習班集體
誠如上面我講到的對軍隊的看法,學習班集體也類似。學校教育的個體是學生,團體就是班集體。如何把凝聚力貫徹到班集體中決定這個班集體力量的大小和學習能力的強弱,如何建立一支良好的班集體隊伍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樹立良好的集體榮辱觀。首先不說校規(guī)班規(guī),如果你自身沒有集體意識,集體榮譽和自己沒有關系,那么即使制定再嚴格的規(guī)定,學生也會覺得班級再好再差,也不關自己的事情。為什么良好的團隊總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成員,這一點不管從商業(yè)團體還是軍隊都能看得出來,因為他們都把集體榮譽和個人榮辱聯(lián)系起來了,在發(fā)揮集體作用的時候,他們都奮勇爭先,因為“我們是最強的!”在這種理念下,我應該成為最強的一員,在學習和生活中,不給集體抹黑。每個學生都會自覺不自覺地自我鞭策前進。
2.給班集體挫折感。這一點其實和個人鞭策是一樣的,人都是有尊嚴的,或者都是可以不斷突破自我的。當班級發(fā)展到一個瓶頸階段,開始出現(xiàn)馬馬虎虎就行,這樣子差不多了的時候,應該適當給予一些激勵。當數(shù)學成績在全校名列前茅時,教師可以問為什么沒有拿到第一?我們哪里差了?當成績拿到第一的時候,教師要把成績和各種參賽同更優(yōu)秀的學校的同類班級比較,告訴班里的學生,他們和最頂尖的還有很大的差距,他們應該追求成為翹楚、最優(yōu)異者,而不是滿足現(xiàn)狀??傊诓粋Π嗉w內心的驕傲和自豪的前提下,我們可以適當給予其挫折感,讓他們鞭策自己還有更高層的目標去追求、去奮斗。
總之,要想讓學生、班集體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越走越好,從學校課程安排和教育時間上講,已經(jīng)可以說做到了極致。教師要用“愛”喚起、滋潤每一個學生,以愛心換德育,以真心換教育,讓他們在學習的繁忙過程中找到前進方向,找到前進動力,找到前進目的,開發(fā)潛力,使他們相信老師感召他們去做的事情都是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事情,從而在教育學習的人生階段表現(xiàn)得更加優(yōu)異,進而通過素質教育迅速發(fā)展,最終實現(xiàn)每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