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建芬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shè)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
一、課堂教學的變化
語文課程是開放而富有創(chuàng)新活動的,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因此,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更民主,課堂氣氛更活躍,課堂內(nèi)容更豐富。
1.課堂教學更民主
[案例1]我在教《練習5》中的“學習字詞句”時,要求學生涂上顏色,使這幅秋天的圖畫更美,一位小朋友說:“老師,秋天的樹葉黃了,飄下來像蝴蝶,我把樹葉涂上黃色?!蔽衣冻隽藵M意的笑容。另一位小朋友急忙站起來說:“老師,秋天里有的樹葉是綠色的,我把樹葉涂成綠色,這樣,秋天就更美了?!蔽彝度チ速澰S的眼光。
對于這樣的回答,我會多給他們一些關(guān)愛,投去一道贊許的目光,露出一次善意的微笑,說出一句肯定的話語,送出一顆鼓勵的紅五星。尊重學生是課堂民主的前提,學生對課文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體驗,有自己的選擇,我們應該尊重他們,滿足他們。這樣才能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課堂教學才能活而不亂,學生有自己的思維方式,有自己的奇思妙想。
2.課堂氣氛更活躍
現(xiàn)在的課堂,老師不再只信教參,而是以學生為出發(fā)點,什么對學生是好的,怎樣教對學生是有利,就教什么。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更“活”了。
[案例2]我在教《家》這篇課文后,進行了拓展說話,仿照課文中的例句,說一說——“是的家”,學生紛紛舉手發(fā)言。
“夜空是星星的家?!?/p>
“公園是花兒的家。”
“森林是動物的家?!?/p>
“海洋是藍鯨的家?!?/p>
然后,我請學生拿出彩筆畫一畫。在藍藍的夜空中有無數(shù)顆星星,它們正眨著眼睛沖大家頑皮地笑著;廣闊的公園里開滿了五彩繽紛的花朵;郁郁蔥蔥的大森林里,動物們正舉行演唱會;調(diào)皮的小藍鯨正在大海中噴水柱。
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多么豐富。這一節(jié)課的氣氛相當活躍,課堂中“綠”意盎然。這堂課,我把語文教學和畫畫、說話結(jié)合起來,較好地體現(xiàn)了“活”字,體現(xiàn)了學科融合,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理念。以一個“活”的課堂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讓他們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課堂變得活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了,學習效率也提高了。
3.課堂內(nèi)容更豐富
以往教師在課堂上總是以完成書本上的內(nèi)容為唯一任務,其實這對學生的發(fā)展是不利的。現(xiàn)在的教師盡可能地豐富課堂內(nèi)容,進行拓展,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展。語文書上的兒歌很多,插圖很美,很有詩意。在課堂上,老師可以讓學生編編兒歌,或者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讓孩子們盡情抒發(fā)情感,使課堂教學內(nèi)容更豐富。
[案例3]我在教“九九歌”之后,根據(jù)插圖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意思,小組討論后,學生紛紛發(fā)言:一九二九天氣冷了,小朋友都不愿意伸出手來干活;三九四九天氣更冷了,小朋友可以在河里滑冰;五九六九天氣轉(zhuǎn)暖了,河邊楊柳露出嫩芽;七九河里的冰融化了;八九燕子從遙遠的南方飛回來;九九加一九,黃牛在田里耕地,農(nóng)民伯伯開始播種。
這堂語文課,孩子非常樂意講,講得非常精彩。課程改革使課文教學內(nèi)容更豐富,適度的課堂延伸、多樣的教學形式,使語文課堂受到了孩子們的歡迎。
二、學習方式的變化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關(guān)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學生的學習方式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
1.倡導自主學習的方式
[案例4]學習《東方明珠》這一課時,我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主性,用自己的方法背誦課文。有的學生邊讀邊配上動作背課文,有的邊讀課文邊看著插圖背課文,學生一會兒就把課文背出來,整個課堂顯得輕松、愉快。
新課程的教材通過多種形式體現(xiàn)了學生主動學、自主學的意圖,注重學生自得、自悟。我在課堂中大量采用“我會讀、我會認、我會寫、我會畫、我會說、我會連”等練習形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發(fā)現(xiàn),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
2.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能力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明確提出,21世紀的學生應當“學會合作”,只有學生相互取長補短,實現(xiàn)資源共享,才能共同搜集信息,查閱資料,才能相互討論、各抒己見,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合作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尊重他人、虛心好學的品質(zhì);培養(yǎng)幫助他人、共同進步的精神,通過合作學習,發(fā)揮群體優(yōu)勢。
[案例5]我在教學生學拼音時,就進行合作訓練,一開始,我請一位學生和我一起合作,如師說:“像個6字是什么?”生答:“像個6字bbb。”學生急切地想試一試,他們同桌進行的“你問我答,你指我讀”合作有模有樣,老師再進行適當指導,效果不錯。
在以后的實踐中,我還想出很多合作方法,如“你讀我聽、你聽我背、你說我寫、你讀我跟、你問我答”等形式的合作方法,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習慣。我相信只要堅持努力,合作的學習效率就一定會逐漸提高。
3.嘗試探究學習的途徑
探究性學習就是對學習材料、學習問題的探索研究、探尋追究,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求知;探究性學習是突出學生語文實踐的學習,讓學生在語文學習實踐中提高語文素質(zhì),強化能力培養(yǎng);探究性學習是有效連接課內(nèi)外閱讀的學習,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由課內(nèi)向課外延伸,拓寬學生的視野,借助語文工具,展現(xiàn)語文能力;探究性學習是合作探討共同提高的學習;探究性學習是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與創(chuàng)造精神的學習。
[案例6]我在教學《懷素寫字》這篇課文時,學生邊饒有興趣地拼讀課文,邊思考懷素是怎樣成為一個書法家的。突然,有個學生拿著書跑到我面前,指著“好”字一本正經(jīng)說:“老師,書上拼音寫錯了!這個字念‘hǎo’,怎么會念‘hào’呢?肯定是寫錯了!”看他一副很認真的樣子,我不忍心打擊他,笑著說:“你覺得可能會聲調(diào)標錯嗎?編書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都是很有本事的,你下去再讀一讀,想一想,好嗎?”接著,許多小手舉起來,有的孩子說:“沒有搞錯,這里的‘長大’的長讀zhǎng,媽媽教過我讀cháng?!庇械暮⒆诱f:“對了,‘背書’的‘背’和‘背包’的‘背’是同一個字,也是不一樣的讀音?!?/p>
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自己探究過程,從中獲得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可設(shè)計一些探究方法,如“我來試一試、我來說一說、我來做一做、我來玩一玩、我來比一比”,給學生提供機會,激發(fā)他們探究的熱情和欲望。
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語文教學更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充分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相統(tǒng)一的原則。因此,課堂教學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