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郁
摘 要: 文章就學校圖書館的古籍保護工作,提出相應的保護措施,限制借閱者的條件,限時限量地借閱,改善古籍的存放和保護條件,對特別珍貴的地方及國家史料,有針對性地特別保護,提出有計劃、有選擇地影印、再版一些絕版古籍及采用“縮微技術(shù)”復制、搶救學校古籍等方面的思考與建議。
關鍵詞: 學校圖書館 古籍保護 古籍管理
古籍可以說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既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遺產(chǎn)中寶貴的物質(zhì)財富,又是精神財富。但近幾年來,古籍保護方面卻存在不少突出問題。學校圖書館古籍方面的保護問題,已成為學校圖書館工作建設的重中之重。這些問題突出表現(xiàn)在現(xiàn)存古籍底數(shù)不清,古籍老化,破損嚴重,古籍修復手段落后,保護和修復人才匱乏等方面,這種現(xiàn)象不禁讓人對古籍的生存狀況痛心疾首。調(diào)查顯示,國家圖書館古籍的pH值已降至6~6.5,一旦降到5以下,就無法使用,可見古籍保護工作刻不容緩[1]。反觀,學校圖書館古籍的生存狀況則更令人擔憂?!秶摇笆晃濉睍r期文化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特別提出要實施“中華古籍保護計劃”,以加強古籍保護和搶救工作。2007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提出古籍保護的主要任務和基本目標。同年5月,“中國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在國家圖書館正式掛牌成立。
學校圖書館古籍雖算不上浩如煙海,汗牛充棟,但也算得上數(shù)量種類繁多。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的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就顯得尤為突出。以前,古籍保護基本處于無專人,無專門書庫,無專門經(jīng)費的“三無”狀態(tài),但自“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的循序漸進,古籍保護工作的戰(zhàn)役已經(jīng)打響。“中華古籍保護計劃”保護重點首選善本特藏。如“中華再造善本工程”編纂的宗旨是確保珍稀古籍的傳承安全,所以第一是“傳本”再造[2]??偠灾?,古籍保護不能“等”和“靠”,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古籍保護辦法,多渠道改善條件,改變現(xiàn)狀??梢詮囊韵聨讉€方面拓展思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增設專門的古籍保護室
學校圖書館可增設專門的古籍保護室,將全部的古籍分門別類,按照一定的序號編好,然后可以按年代遠近,內(nèi)容異同上架,進而對其有針對性地個別保護。至于借閱方面,也不應像普通書籍那樣隨便借閱,而應限定借閱對象和借閱時間與數(shù)量,并且嚴格禁止用攝像機和照相機拍攝古籍內(nèi)容,因為此舉會對古籍造成非常嚴重的危害。在辦理借閱之前,應把古籍前后仔細檢查,記錄下缺頁、斷碼等情況,與借閱者講清楚借閱規(guī)則,借閱者還書后,仔細檢查過后方可入庫,如若有損,應即刻采取措施妥善保護。
二、有計劃、有選擇地影印或整理珍貴史料
古籍保護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原生性保護;二是再生性保護。原生性保護是指對原本古籍進行保護,包括修復殘破古籍、改善保護環(huán)境,對現(xiàn)存原本古籍進行定級、分級保護等[3]。再生性保護是指對古籍進行影印或整理出版,對古籍的形式和內(nèi)容進行轉(zhuǎn)移保存和再揭示,如啟動的“中華再造善本工程”。據(jù)了解,國家每年撥付古籍整理出版的專項經(jīng)費,從2000年的不到200萬元,劇增至2008年的1200余萬元。
學校圖書館作為一個基層圖書館,應著重加強館藏圖書的再生性保護。圖書館可以適當聘請一些古籍保護方面的專家學者,向他們請教一些專業(yè)的古籍保護方面的辦法,同時,學校圖書館應積極向當?shù)卣暾垖m椊?jīng)費,組織人員有計劃、有選擇地影印或整理出版珍貴史料。如濟南市圖書館現(xiàn)有古籍16萬冊,計劃將歷代史書、志書,尤其是地方志中的有關濟南的山、水資料進行匯總整合,分批整理、編輯出版《濟南山志輯略》。南通市圖書館于2007年擬訂了地方珍貴史料影印出版計劃,向市政府申請專項經(jīng)費并得以批準,市財政已連續(xù)三年列入單位預算撥款。相信若干年以后,南通市地方珍貴史料就能“化身千百”,實現(xiàn)“繼絕存真,傳本揚學”的目標,這一點恰恰是值得所有圖書館工作者引以為鑒的。
三、采用“縮微技術(shù)”復制、搶救古籍
縮微技術(shù)是使用照相技術(shù),將紙質(zhì)文獻轉(zhuǎn)換到縮微膠片上,通過一定的技術(shù)手段和方法,進行自動化處理、保存、檢索、再現(xiàn)和復制還原。其優(yōu)點有:成本費用低,存儲密度大,保存時間長,精密度高,技術(shù)成熟等[4]。
由此,各國圖書館在研究對策中,都十分重視縮微技術(shù)的使用。美國政府1943通過縮微膠片使用法,國務院辦公廳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中強調(diào)提出:“積極采用縮微技術(shù)復制、搶救珍貴古籍。”學校圖書館應充分認識古籍保護的迫切性。采用“縮微技術(shù)”復制、搶救古籍,將一些即使修復也很難恢復原狀的古籍立即拍攝成縮微膠片,以保護它的文獻價值。一些早期的文獻,紙質(zhì)脆化、字跡漫漶,亟待拍攝成縮微膠片作搶救性保護。當然,“縮微技術(shù)”復制、搶救古籍,不能一概而論,一些保護較好的古籍,放在樟木書箱(櫥)內(nèi),書庫有恒溫、恒濕的空調(diào)系統(tǒng),這些古籍歷經(jīng)百年,隨著科技進步和國家經(jīng)費的支持,會得到更好的保護,實現(xiàn)“永續(xù)利用”。
總而言之,學校圖書館古籍保護這個工作應引起我們的足夠認識,此非一朝一夕之功,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應團結(jié)廣大師生,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處理學校珍貴的史書典籍,為學校的全體成員保護好這份人類寶貴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
參考文獻:
[1]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06-9-13.
[2]李致忠.肩樸集[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
[3]朱賽虹.古籍修復技藝[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4]縮微技術(shù).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