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張文友 顧麗愛
摘 要: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fā)展,計算機應用已走入社會的各個領域,不是單一的打字排版等簡單應用,逐漸多樣化、復雜化,也就是說計算機是當今社會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必須調整教學策略、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效率,而研究性學習是值得借鑒的一種教學方法,作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對此進行分析。
關鍵詞: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 研究性學習 教學應用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fā)展,計算機應用已走入社會的各個領域,不是單一的打字排版等簡單應用,逐漸多樣化、復雜化,也就是說計算機已是當今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面對這樣的社會現(xiàn)實,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已經成為我國高校學生的必需課之一,它作為大學公共基礎課面臨許多新挑戰(zhàn),在教學中許多新的教學特點和教學情況不斷涌現(xiàn)出來,對教學工作者提出新要求。
一、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開課時的學生特點
(一)入學時學生的計算機基礎差異較大。我國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一般在大學一年級時設置,而大一新生來自于不同的地方,勢必造成他們所具備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甚至差異非常大。這就給實施教學帶來一定難度,由于學生的基礎不同,對知識的接受就是各有不同,有的學生輕而易舉就學會了,有的學生學習起來非常吃力。這樣的教學會造成兩極分化,或者說兩方面的學生學習起來都沒有興趣,基礎好的認為學之無味,在課上自然也就不認真聽講,在實際操作課上索然無味,無所事事,這也會給基礎差的學生帶來很大負面影響,讓教學效果無從談起。
(二)許多學生對于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學習思想認識上不足。由于許多學生在走入大學之前,在家里就經常玩電腦,于是對大學計算機基礎這個科目認識上有很大偏差。部分學生認為,這樣的學習內容很簡單,無非就是對電腦進行簡單操作,這些他們早已學會了,部分學生會打字、會上網,就已經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還有部分學生認為計算機不是我自己的專業(yè)課程,簡單學學就可以,只要學好專業(yè)課就行,等等。這些思想上的認識差異,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打折扣,沒有學習的動力,這樣可想而知你的計算機課又怎樣開展呢?現(xiàn)在的學生最鮮明的特點是以自我為中心、個性突出、較強的表現(xiàn)欲等,因此教師要善于了解學生特點,從學生角度出發(fā)設計教學內容,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研究性學習的特點
研究性學習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學生學習的教材,從學生的學習生活或社會生活中選擇一個角度提出問題,并通過小給合作研究,主動地研究、探討,從而應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并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學習才是研究性學習,其主要特點如下:
(一)在研究性學習中“學什么”要由學生自己選擇。
(二)在研究性學習中“怎么學”要由學生自己設計。
(三)在研究性學習中“學到什么程度”要由學生自己做出預測和規(guī)定。
三、研究性學習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應用
研究性學習可以有效地應用于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中,以幫助學生學習大學計算機基礎內容,可以分為以下幾步進行。
(一)通過調查研究,指導學生提出所要研究的計算機問題。計算機領域所需要研究的問題很多,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指導學生通過調查研究和實踐,對自己感興趣的計算機知識提出問題。例如:怎樣利用網絡互聯(lián)設備,將十臺機器組成一個小型局域網,并設置局域網內計算機的ip地址。
(二)針對提出的問題,提出解決這個計算機問題的思路。問題提出之后就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自主學習,通過查閱資料、請教相關的老師和同學等方法進行知識積累,自己著手理順解決思路,并自己提出解決方案,為問題的最終解決做知識鋪墊。例如需要哪些網絡互聯(lián)設備?ip地址的概念是什么?局域網內的ip地址如何進行設置?等等,都需要學生通過查閱相關資料自己解決。
(三)根據已經搜集到的知識,提出問題解決方案。學生可以根據已經搜集到的基本知識,在教師指導下,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在提出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可能會有新的問題、新的情況不斷產生。這就需要學生重新檢索資料以解決新的問題,并最終提出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
(四)按解決方案采取行動。在解決方案制訂以后,可以按照實際方案,試著解決問題。例如可以到實驗室中,試著使用交換機和雙絞線,根據前期已經搜集到的資料,將十臺計算機用雙絞線互聯(lián)起來,并自己配置ip地址等。
(五)對搜集到的資料信息進行組織和加工處理。在按照解決方案行動以后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所搜集到的資料,是否是解決該問題所需,哪些資料是可以用的,哪些資料是不可以用的,是否還有其他的更好的方案實施,等等,并對一切有用的資料進行組織和加工,最后向教師做最后的提交。
為了讓大學生學好計算機基礎這門公共的必修課,就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讓學生在研究中學習,自主獲取知識,并用習得的知識解決問題,只有這樣的學習才能更好地發(fā)展學生個性,培養(yǎng)其計算機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