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梅 李廣智
摘 要: 儀器分析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針對儀器分析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作者提出了從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考核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和探索,旨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關鍵詞: 儀器分析 實驗教學 教學改革
儀器分析是我院藥學和醫(yī)學檢驗專業(yè)開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本課程是解決生命、化學及相關學科許多科研問題的重要手段,是生命科學相關學科的重要課程。
一、儀器分析實驗教學現(xiàn)狀
1.儀器分析在二年級開設,學生對課程不重視,尤其是實驗課,一些學生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tài),不能充分認識專業(yè)基礎課的重要性,部分學生基本操作能力弱,實驗課中懶于動手。
2.實驗內容簡單,方法單一,類似和重復性質的實驗較多,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少,不利于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實驗的簡單拼湊,實驗項目之間的系統(tǒng)性和聯(lián)系性不足,與生產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不緊密,專業(yè)特色不足,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陳舊,學生照著課本書寫預習報告,教師板書、講解實驗內容、原理,并寫出詳細的操作步驟,學生照方抓藥,不進行思考,不能從真正意義上學到實驗知識、掌握并鍛煉實驗技能。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其次,學校的儀器有限,實驗中不能顧及到所有學生,實驗課中部分學生不能仔細看到老師的示范操作,操作練習中不能直接接觸儀器。
4.傳統(tǒng)的儀器分析實驗考核方式主要包括考勤分、課堂表現(xiàn)分和實驗報告分,一般實驗報告的成績起著決定作用。因此,導致學生對實驗過程不夠重視,學生會認為實驗過程不重要,只要通過實驗報告就可以得到好的成績,這種制度下培養(yǎng)的學生缺乏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純屬為了完成實驗課任務。
二、儀器分析實驗教學改革方向
1.徹底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傳統(tǒng)實驗教學都是實驗教師事先準備好所有儀器和試劑,實驗準備過細,每次實驗學生都是按照課本上或老師講解的實驗步驟,進行機械操作,實驗課結束后,很多學生連最基本的溶液配制都不會,因此,首先教師要改變觀念,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不能代替學生完成所有的準備工作,這和學生今后的工作實際是相違背的。我們培養(yǎng)的是創(chuàng)新型人才,不是機械的操作工。教師要教會學生完整的工作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要改變學生對專業(yè)基礎課程的認識,沒有堅實的基礎,后期的專業(yè)課程很難展開學習??梢越Y合專業(yè)特點,多介紹一些相關的前沿資訊,突出課程的重要性。另外,可通過激勵機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結合專業(yè)特色,整改教學內容。目前,我院各專業(yè)儀器分析實驗學習內容基本相同,對后續(xù)專業(yè)課程的學習起不到好的引導作用。因此,在儀器分析實驗改革過程中要根據(jù)不同專業(yè)的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并且將儀器分析實驗與專業(yè)實踐課程結合起來,讓儀器分析實驗教學為專業(yè)實踐課程服務,幫助學生養(yǎng)成實驗指導實踐的思維習慣,為學生后續(xù)專業(yè)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1]。
教師要將實踐應用貫穿到整個實驗教學過程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入實驗方案的設計,實踐操作的練習,加強知識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可適當增加設計型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實驗教學是融知識、能力、素質于一體,培養(yǎng)綜合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3.運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如藥學專業(yè)維生素B12注射液和含量測定實驗,教師提出維生素B12注射液在臨床上的用途,然后提出問題,請學生參與討論,制訂測定方案。將全班分成幾個小組,通過小組查閱資料、內部討論和充分教學準備后,小組派代表講解組內制訂的方案,然后教師進行補充和總結,學生進行實驗操作。這種教學方式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通過探究式教學方法有效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
4.加強微課程的建設和使用。微課程滿足了現(xiàn)代人使用智能手機或移動數(shù)碼產品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的新需求,能實現(xiàn)教學活動的有效延伸[3]。所以,將微課程引入儀器分析實驗課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儀器分析實驗課涉及多種儀器,對儀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項等教師在課中雖有講解,但部分學生難以掌握,錄制優(yōu)質的微課可有效彌補學生在課中學習的不足,尤其是大型儀器,數(shù)量有限,學生不能人人近距離觀看。有了微課視頻,學生可以隨時隨地觀看儀器的組成、操作流程等,熟悉后進行實際操作,顯著提高學習和實驗效率。其次,微型教學視頻可以重復播放,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F(xiàn)在學生手中都有一部手機,通過正確引導,他們就能課后隨時隨地瀏覽課堂教學內容,充分合理利用手機資源。對于課堂上掌握較好的學生,鞏固知識所用時間短,教師可以為他們提供后期學習的相關微課視頻,讓他們提前預習學習,為后期課程的學習做充分的準備。這樣,不僅能滿足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而且能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條件。
5.改革考核制度。增加實驗準備的考核,化學實驗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傳統(tǒng)的實驗考核中只有學生實驗操作的部分,而化學實驗的準備是完成整個實驗的基礎,比如,溶液pH值的測定實驗,學生在無機化學實驗中已經學習了緩沖溶液的配制方法,在儀器分析實驗中,要求學生自己配制實驗所需的標準緩沖溶液,調動所學知識完成任務,學有所用,同時也為自己的實驗做充分的準備。其次,改變平時成績的組成,把學生在課中的各種表現(xiàn)列入考核,比如物品的取放、儀器的維護、組內合作情況等,讓學生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參與實驗,避免部分學生只重視實驗結果和實驗報告,實驗操作過程得過且過的現(xiàn)象。
參考文獻:
[1]江雪清,李小平,王超英.“無機與分析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化學教育,2014,4:34-36.
[2]張桂峰,吳瑞鳳.工科院校的物理化學實驗教學改革[J].廣州化工,2015,4:157-158.
[3]李玉珍.微課程在高師“化學儀器制圖”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化學教育,2014,24: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