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芳
摘 要:課堂導入是一節(jié)課的序幕,即教師采用簡潔的語言或輔助動作拉開,也是給予學生課堂的第一印象。恰當而有趣的導入,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調(diào)動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對完成教學任務起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結合一些實際案例來探討研究如何有效實施初中英語單元新課堂的導入,從而提高學生英語課堂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關鍵詞:新目標英語;單元新課;課堂導入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個單元開始授課時,教師都要讓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通常情況下教師會讓學生預習功課、或者叫學生做些課前練習題等,并在課前以“頭腦風暴”的形式進行小組討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互聯(lián)網(wǎng)如此發(fā)達的今天,教師可以更加靈活地引導學生,把將要授課的某一個話題,讓學生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尋找,為新課堂學習奠定并積累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和英語詞匯,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一、課堂導入的基本原則
1.具有趣味性和新穎性
興趣是打開求知的鑰匙。從心理學角度講,興趣能使人在認識事物過程中產(chǎn)生良好情緒,這種情緒會促使人積極尋求認識和了解事物的途徑和方法,并表現(xiàn)出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據(jù)調(diào)查,初中生的注意力一般維持在15~20分鐘。因此,教師在上課伊始就要抓住學生注意力的黃金時間,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望,使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和意義,激發(fā)內(nèi)部學習動機使,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掌握最大量的知識。新穎的符合時代的信息更能激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自然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形成對新的學習內(nèi)容的“興奮點”,因此,課堂導入的材料要新穎,教師要準確尋找課堂導入的切入點,把學生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學習任務中,為完成新的學習任務做好心理上的充分準備。
2.具有靈活性和創(chuàng)意性
教師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對象確定不同的導入方式。教師應該對學生傳授哪些新知識、要達到什么要求、培養(yǎng)學生哪些能力、達到什么能力和什么情感教育等都要心中有數(shù)。不同的課型,不同的對象,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應該具備設計不同導入方法和扮演不同角色的能力。因此,導入環(huán)節(jié)要求教師講究導課藝術,做到巧妙導課,以趣啟思。
3.符合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征
教育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指出,教育必須適應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所以教師的“導入”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選用學生最熟悉的生活實際和環(huán)境來自然過渡,引出新課,引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誘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新知識,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二、單元新課堂的導入方式
1.頭腦風暴式導入法
頭腦風暴(Brainstorming)即向?qū)W生提供主題詞和圖片,引導學生進行各種各樣相關的聯(lián)想。教師首先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確定導入主題,然后選擇并引入各種能激發(fā)學生想象力的、與主題詞相關的視頻、音頻、圖片等。通過這種導入活動,學生能進行有效熱身,為后續(xù)的學習活動做好準備。
[案例1]在授Go for it 七年級下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時,教師可以現(xiàn)身說法,先呈現(xiàn)一種交通工具,然后說:“Today I get to school by bus. ”然后問:“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我們學生一般住在學校附近,一般會回答:“I get to school on foot.”或者“by bike.” 教師把得到的答案板書在黑板上。 接著教師可以再問:“What other transportation tools do the people use to go to work?Do you know?”這時讓學生展開討論。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有選擇地把單詞寫到黑板上,同時給學生一些提示,引出更多的詞匯,并適時穿插詞匯教學。同時,老師可以在PPT上展示不同的交通工具讓學生學會說。教師還可以拓展更多的話題,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讓學生更加全面地使用他們知道的詞匯,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但時間一定要掌控好,如:What do you think of using bus to school?學生可能會說 fast, cheap ,pushing,noisy等。
[案例2]Go for it七年級下Unit 4 Dont eat in class.
[課堂實錄](T—教師,S—學生)
T:Today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rules , there are many rules in our daily life, such as in our school, in our home, even in our country. Rules can make our...more beautiful. So we have to follow the rules. 用PPT展示本班一些學生違反規(guī)矩的圖片.
T:What is he/she doing in class?
S:He/She is talking.
T:Can he/she talk/sleep in class?
S:No, he/she cant.
T:Can we talk/sleep in class?
S:No, we cant.
T:So dont talk /sleep in class. But some of the students often break the rules, what other rules do you often break/follow?
(教師在板書中用word map 列出學生說出的規(guī)矩)
“頭腦風暴”激活學生原有的背景知識,幫助學生進行發(fā)散思維,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應充分預設學生可能給出的答案,以便更好地給出指引。
2.背景知識導入法
在單元新課授課前也可用此法,有些課文內(nèi)容涉及體壇、樂壇、影壇名人、歷史名人或者政商界的名人等,甚至還有些課文內(nèi)容與英美國家的生活有關。教師課前可準備一些趣聞軼事,安排一些相關圖片,或者播放一些有關的錄像,或讓學生自己事先通過各種途徑(如Internet)找到相關的材料或背景知識。如在八年級上When were you born?我讓學生課前查閱一些自己喜歡的名人的出生年月、興趣愛好以及成就等增強學生對課文的興趣,激起學生學習的動機,新課的學習目標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單元新課導入的建議
1.整合好一個單元的話題
教師應在上課前對整個單元的話題有較全面的了解,可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或書刊資料搜索必要的信息。這樣有利于教師在備課時理清思路,對整個單元內(nèi)容的整合和把握做好充分的準備。
2.控制好課堂導入時間
大約不要超過五分鐘,因為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有限的。若導入時間過長會影響整節(jié)課的進程。
3.保持話題的新穎性
新穎的東西才能吸引人眼球,并引發(fā)興趣;千篇一律的事物會讓人感覺倦怠,并失去探究的動力。教學內(nèi)容盡量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適當添加學生感興趣的新鮮話題,如當今生活中流行的話題,讓學生有話可說,并喜歡上你的課堂。
4.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使他們樹立自信心,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zhì),主動思維,大膽實踐。導入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盡量符合學生的心理需要,使他們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
5.導入方式應多元化
教師在授課前應巧妙地設置基本問題,讓學生的思路跟著自己跑。對于不同的教材和教學內(nèi)容,教師應精心設計,采用不同的課堂導入方式以保持新鮮感。
總而言之,單元新課堂“導入”藝術的提升是需要一個長期過程,沒有固定模式,需要教師不斷探究,多角度地去觀察、去分析、去反思我們的“導入”是否能起到撬起整個課堂的作用,能否讓學生積極參與、能否真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否取得理想的預期效果。教師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不斷積累成功的教學經(jīng)驗,同時不斷反思并查找導入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多思考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學風格,使自己的英語課堂煥發(fā)無窮魅力。
參考文獻:
[1]李智君.“英語課堂導入的語言藝術”[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0(04).
[2]張慶宗.外語學與教的心理學原理[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