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考生
《老子》一書中說,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由此可見,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正如噴泉的剎那芳華,離不開泉水的不斷聚集。
是的,成功的確遙遠,它就像珠峰之巔的一抔泥雪,可望而不可及,當你站在珠峰腳下時,絕不會想到自己可以觸及,因為八千多米的高度足以耗盡人所有的勇氣。然而真正攀上峰頂?shù)娜?,卻并不以那一抔泥雪為目標,他會把全程化為若干的百米攀援,一步一步邁向成功之巔。
日本有一位叫山本田一的馬拉松運動員,他就是這樣的智者。他的體能并不及很多優(yōu)秀的運動員,但他卻能在多項國際賽事中奪冠。原因何在?他每次比賽前都會駕車把路線瀏覽一遍,畫一幅小地圖、標出各種標志性建筑,真正比賽時,他就以這些標出的記號諸如銀行、商場為目標,一段一段地完成沖刺。就是這樣,他才充滿斗志地堅持到了最后。他在一次采訪中說 :“ 起初我并不明白這樣做的道理,就把目標定在四十幾公里外的終點線上,往往是不到十公里就被嚇倒了?!毙疫\的是,他找到了這種方法,把目標分解,一步一步達到了無人能及的巔峰狀態(tài)。
《荀子》有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闭f的就是這個道理。
著名演員張靜初,在《唐山大地震》中,出演姐姐方登而為人所熟知。她也是個極踏實的人。剛出道時,她并沒有像某些“脫星”一樣一夜成名,大紅大紫,她給自己制定了很多小目標:演好小角色,學好外語,做好每一件事……經(jīng)年累月,當她這樣一步一步走來的時候,屬于她的舞臺已搭建好,于是她成功了,她用自己獨特的氣質(zhì)和流利的英文打造出獨具個性的“國際范兒”,征服了導(dǎo)演和觀眾。
如果當初張靜初只一心想著出名,走紅,也許她早就被演藝圈一波又一波的洪流擊退。然而就像她說的:“我用心地拾起了路途中的每一顆果子?!彼褪且赃@樣一種心態(tài),一步一步邁向成功。如果當初布勃卡的目標是6.25米,也許不會有今天“一厘米王”的神話 ;如果當初萊德的目標是2000個劇本,也許他會嚇得一出劇本都寫不好。
可見,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遙遠的海岸線,需要我們一步一步向前邁進,以途中每一棵樹為目標,去收獲盛大的海景!
【點評】
這是一篇材料豐富、文采斐然的議論性散文。文章以獨特的視角和別致的寫法,詮釋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主題,表達了對材料中“清泉成為噴泉”的思考。文章主體部分有機融入山本田一、張靜初等名人素材,很好地充實了內(nèi)容,豐富了內(nèi)涵。文章最大的亮點就是善用修辭,語言富有韻味,文化味強,多用長短句構(gòu)筑了語言的靈動美。名人典故、哲理格言的引用,表達關(guān)于“厚積薄發(fā)”的理性認識,顯示出個人豐富的文化積淀和思維深度。
(供稿: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