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立剛 周蘭(.沈陽城市學院體美部 遼寧沈陽 0;.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運動休閑學院 廣州珠?!?9087)
遼寧隊女子乒乓球運動員11~13歲身體素質現(xiàn)狀調查分析
馮立剛1周蘭2
(1.沈陽城市學院體美部遼寧沈陽110112;2.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運動休閑學院廣州珠海519087)
2000年10月后,乒乓球小球改為大球。又將21分制改為11分制,無遮擋發(fā)球實施以及無機膠水的改革對運動員的器材、技戰(zhàn)術、身體素質、適應能力等都有很大影響。新規(guī)則的施行使乒乓球比賽更加激烈,更具有觀賞性。在一場激烈精彩的乒乓球比賽中,乒乓球球運動員要發(fā)揮其高超技戰(zhàn)術,沒有良好的體能作保證是不可能的。因此,身體素質訓練是乒乓球運動員訓練的重要內容。該文采用文獻資料法、特爾菲法、測量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和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遼寧省省隊女子乒乓球運動員(11~13歲)為研究對象。并對所選運動員進行相關的乒乓球身體素質——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的測試。
遼寧省乒乓球女子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
乒乓球體能訓練不僅是乒乓球運動進入大球時代后適應比賽變化的迫切需要和技戰(zhàn)術水平趨近態(tài)勢下的必然突破點,而且是我國乒乓球制勝的經驗認識,同時又是掌握與發(fā)揮高難技術的重要平臺。青少年乒乓球運動員訓練作為我國乒乓球運動項目后備人才梯隊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一項重要的工作,而且是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任務。尤其是青少年員良好的專項體能是進一步提高專項能力和技術水平的重要前提。乒乓球身體素質訓練必須最大限度發(fā)展與專項技術有密切相關度的靈敏、反應、速度、力量、移動和揮臂速度,無氧代謝和有氧代謝不斷交替的專項耐力,這樣才能充分保證運動員在比賽中充分發(fā)揮技戰(zhàn)術水平。
圖1 遼寧隊女子乒乓球運動員11~13歲組身體素質平均成績分布圖
1.1研究對象
該文以遼寧省隊23名女子乒乓球運動員(11~13歲)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wǎng)和有關書籍等開始收集相關文獻并對相關文獻進行了細致的分析研究。
1.2.2訪談法
對遼寧隊的教練員及遼寧隊的部分運動運動員進行訪談,為論文的撰寫提供支撐。
如果總是需要孩子說“是”,就有點過于依賴孩子,說明父母內心的安全感、穩(wěn)定感、和諧感很大一部分都希望從孩子態(tài)度里獲得,應該說這樣的父母缺乏一些心理能力。
1.2.3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整理調查所得數(shù)據(jù)資料,運用SPSS 11.5軟件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表1 遼寧隊女子乒乓球運動員11~13歲組身體素質平均成績分布表
2.1遼寧隊女子乒乓球11~13歲組專項身體素質總體情況匯總
各種運動項目都有其本身的特點,由于特點不同,對身體訓練的所采用的內容、手段和要求也不同。所以,要確定青少年訓練的項目和內容,必須研究乒乓球運動技術本身的特點和青少年生理、心里特點,這是選擇好身體訓練項目和內容的依據(jù)。(如表1)
從圖1中可以看出:在力量素質和耐力素質方面遼寧隊女子乒乓球隊13歲組和11~12歲組在雷達圖上所處的位置相差較大。在13歲組里力量素質和耐力素質均為9分左右,和優(yōu)秀幾乎非常接近。而11~12歲組在力量素質方面為8分左右。從遼寧隊里培養(yǎng)出來的馬琳、郭躍、李曉霞等世界優(yōu)秀的運動員來看,他們的打法類型都是以兇狠快攻為主,特別是郭躍在擊球的力量上幾乎等同于男子優(yōu)秀運動員,以上數(shù)據(jù)充分說明了遼寧隊在力量和耐力訓練方面有非常科學的訓練方法和手段,在新時代乒乓球運動中對運動員的力量和耐力有著非常高的要求。運動器材和運動技術的改革使得新時代乒乓球更具有觀賞性,對于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有著更高的要求,遼寧隊在應該進一步的鞏固加強力量和耐力的訓練。
在靈敏素質和速度素質方面遼寧隊女子乒乓球運動隊13歲組和11~12歲組在雷達圖上所處的位置相差很小,說明在這兩個年齡段里遼寧隊對于靈敏素質和速度素質的訓練重視程度幾乎相當,在13歲組里靈敏素質和速度素質均為8.2分左右,而11~12歲組里在靈敏素質和速度素質均為8分左右。在這兩項測試指標中我們可以看出,遼寧女子乒乓隊在11~13歲年齡段里的運動員在靈敏素質和速度素質和全國優(yōu)秀青少年乒乓球運動員有著較為明顯的差異。
在柔韌素質方面遼寧隊女子乒乓球運動隊13歲組和11~12歲組在雷達圖上所處的位置相等,說明在這兩個年齡段里遼寧隊對于柔韌素質的訓練重視程度幾乎相當,在13歲組和11~12歲組里柔韌素質均為8分,在這兩項測試指標中我們可以看出,遼寧女子乒乓隊在11~13歲年齡段里的運動員在柔韌素質和全國優(yōu)秀青少年乒乓球運動員有著較為明顯的差異,遼寧女子乒乓球人才一直處于全國的上游水平,但是能真證從遼寧隊當中培養(yǎng)出來的幾乎很少,說明我省青少年自身身體素質較好,但是在訓練方法上還是純在一些問題。就柔韌素質方面我們省11~13歲運動員距離全國
優(yōu)秀柔韌素質指標差距很遠,總體水平處于良好的低端,應該在今后的身體素質訓練中加強柔韌素質訓練的比例。
2.2遼寧隊乒乓球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訓練方式簡析
通過與遼寧隊部分乒乓球教練員的訪談,以及觀摩其身體素質訓練的情況發(fā)現(xiàn)。訓練內容都很豐富,訓練的手段方法也相對比較全面,既有常規(guī)的身體素質訓練的內容,也有乒乓球專項身體素質訓練內容。并且五大身體素質的訓練相互交叉,協(xié)調統(tǒng)一。
在力量素質訓練方面:在爆發(fā)力方面:針對上肢肌肉的爆發(fā)力,一般采用羽毛球擲遠、扣球擊遠的訓練方法;針對腰腹肌,一般采用兩頭起等訓練方法;針對下肢肌,一般采用立定跳遠、縱跳等訓練發(fā)法。在速度素質訓練方面:在移動素質方面,一般采用交叉步移動、30m跑、側滑步、結合技術百球練習等訓練方法。在耐力素質訓練方面:有氧耐力素質,一般采用臺階試驗、多球試驗、1500m跑等訓練方法。無氧耐力素質,一般采用400m跑、800m跑等訓練方法。在靈敏素質訓練方面:手上感覺,一般采用腕指關節(jié)自由度、發(fā)球落點測試等訓練方法。身體靈活性,一般采用十字跳、八字踩點、繞臺跑等訓練方法。在柔韌素質訓練方面:肩關節(jié)、體前屈、橫叉、縱叉等訓練方法。
3.1 結論
(1)身體素質的核心及基礎是力量素質,所以身體素質訓練的核心就在于力量的訓練。11~12歲組在力量素質方面平均分為8. 3分左右,距離優(yōu)秀還據(jù)有很大的差距,說明在11~12歲組由于年齡小的原因沒有重視力量素質訓練。
(2)在速度素質和耐力素質方面更遼寧隊女子乒乓球運動員13歲組和11~12歲組在速度素質方面平均值均為8分左右,雖然到了良好標準,但是也只是剛剛達到了良好的標準,距離優(yōu)秀值還是有很大的差距,應該在以后的身體素質訓練中加強速度素質和耐力的訓練比例,因為速度素質直接反應運動過程中的效果,提供了在改進技術和提高運動成績兩方面的客觀數(shù)據(jù)。
(3)在乒乓球訓練中柔韌素質和靈敏素質的訓練往往被教練忽視,遼寧隊女子乒乓球運動員13歲和11~12歲組柔韌素質和靈敏素質平均值為8分左右,處于良好和一般的分界線上。說明遼寧隊在柔韌素質訓練方面相對其它3項身體素質訓練上有著很大的差距。沒能科學系統(tǒng)的發(fā)展全身素質訓練,中國乒乓球運動員壽命相對外國運動員較短,其根本的在于訓練方法不夠科學。
3.2建議
(1)遼寧隊11~13歲年齡里的運動員在柔韌素質測試中平均值剛剛達到良好,說明遼寧隊在柔韌素質訓練過程中沒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在今后的訓練中應加強柔韌素質訓練,以科學的訓練理論為基礎,注重身體素質的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
(2)通過測試得出遼寧隊11~13歲年齡里的運動員在速度素質和靈敏素質方面距離全國優(yōu)秀成績還是差距很大,乒乓球運動項目不僅僅是依靠大力量和強耐力來贏得比賽,而是要在靈活多變的基礎上,提高擊球速度和身體移動能力。所以在身體素質訓練中就靈敏素質和速度素質作出有針對性的訓練,查閱國內外先進的訓練方法和手段,促使遼寧隊在乒乓球項目重塑輝煌。
[1]李小鵬.正手攻球易犯錯誤及糾正方法[J].中國學校體育,2001(5):27.
[2]周桂貞,蔣立.乒乓球訓練中錯誤動作的形成和矯正[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1995(4):40-41.
[3]林少春,于紅民.乒乓球錯誤技術動作的分析與糾正[J].體育師友,2004(2):21-22.
[4]全國體院通用教材編寫組.乒乓球[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2.
G846
A
2095-2813(2015)11(a)-02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