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賢
摘要:為了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的新型人才,我國教育改革拉開了帷幕。新課程改革注重學生的發(fā)展,強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倡導課堂教學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主動學習、樂于學習、學會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成為了課堂教學的參與者和引導者。那么,如何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解決傳統(tǒng)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實踐中遇到的新問題,以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成為我們每個政治教師需要探究的問題。
關鍵詞:新課程 ?高中政治 課堂教學 ? 教學方法 ?教學理念
伴隨教學方式在不斷更新,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變。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教師要如何去駕馭高中政治課堂呢?這是我們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政治學科和其他學科不同,時代感比較強,它是在不斷變化的,所以,高中政治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自己做的知識體系,以便與時俱進,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要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還要了解當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以便及時做出相應的教學調整。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的各種需求,適應政治學科的變化。那么,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們該怎樣駕馭政治課堂呢?以下僅僅談談我個人的觀點。
一、樹立新的教學理念
由于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主要是以灌輸知識為主,被看作是課堂教學的主宰者和課程的推行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認真地執(zhí)行教學任務,起著傳遞知識的作用,而忽視了學生學習的過程,使學生沒有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時間和空間。這樣的教學模式,使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在思維方式和能力發(fā)展以及性格形成等方面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就好像是用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模型,而使班級中的后進生被遺忘的角落,不僅個人的潛力無法被挖掘出來、能力得不得發(fā)展,素質得不到提高,而且自暴自棄,甚至產(chǎn)生棄學的心理。所以,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師必須要樹立新的教育理念、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角色,從原來課堂教學的壟斷者轉變?yōu)檎n堂教學的引導者和合作者,幫助學生明確教學目標、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使學生的人格得到不斷完善。
二、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
新的教學理念樹立是在教學方法轉變中實現(xiàn)的,所以,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必須要改革。在以往的高中政治課堂上,教師都是滿堂灌,使學生沒有自主發(fā)展的空間,使學生所學知識得不得及時的消化,這樣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導致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形成依賴的不良習慣,逐漸對政治學科失去了興趣。
要想真正落實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改革,就必須要打破單一、枯燥、機械、以教師為中心、以教學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新課程改革中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在教學中,教師要能夠結合教學內容,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現(xiàn)象進行分析研究,尤其要把重大時事政治、熱點新聞和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在一起。第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踐提出一些值得探究的問題,進而從教材中找到解決的辦法。第三,根據(jù)教材內容、學生實際、教學目標等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如多媒體教學,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優(yōu)勢,使其為政治課堂教學所服務。第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把群體教育和個別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高中政治教學內容的編排強調體現(xiàn)學生的差異性,這就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成長環(huán)境等因材施教,為每一個學生提供發(fā)展的機會和條件,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教師們還可以通過群體教育個人,使學生增強自信心,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幫助,使學生之間相互激勵,促進個人的進步。
三、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
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而教師的教學方法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方法,所以,首先教師要轉變教學方法,這是學生學習方法轉變的前提。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是以灌輸傳授給學生知識,學生也是被動接受和學習,政治教師只重視怎么把知識傳遞給學生、怎么讓學生記住這些知識、學生怎么才能考個高分。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處于一種被動學習和記憶的狀態(tài),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嚴重受到抑制,打擊了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所以只有轉變這種教學方法才能轉變學生的學習方法。
四、形成良好的教學風格
良好的教學風格可以促進學生有效學習和接受知識,對學生的學習產(chǎn)生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學生的情感、情緒、行為、學習有很大的影響。教師要以和善的態(tài)度、爽朗的性格、幽默的語言、恰當?shù)膭幼鹘o學生留下很深的印象,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拉近和學生之間的關系,營造一種和諧、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高中政治教師要改變以往那種嚴肅、刻板的教學態(tài)度,和學生建立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信任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輕松愉快地獲取知識、全面健康地發(fā)展,使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朝氣蓬勃,豐富多彩,更有實效。
總之,要想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和研究,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關注學生的差異,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調查研究,動手實踐來獲取知識,要鼓勵學生走出課堂,邁向社會,選擇更有效的學習方法,通過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實現(xiàn)學習方法的多樣化,并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科學精神,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參考文獻:
[1]韋福珍.關于高中政治課教學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2(26).
[2]蔡隆.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改革在我校的實踐思考[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