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馨
【摘 要】中華優(yōu)秀古籍中涌現(xiàn)了許多著名的歷史人物,墨子就是其中一位非常杰出的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他的著作就是流芳百世的《墨子》?!赌印繁环g成多個版本的英文著作,長期以來給中外學者作為學習和研究的歷史資料。在中外學者研究的過程中,常常是利用翻譯的《墨子》進行學術(shù)上的討論,為了讓研討更加準確,本文選取其中《兼愛》(下)篇梅怡寶(1929)、華茲生(1963)及汪榕培(2006)的三個英譯本為研究對象,進行了各種英語翻譯差異的原因分析,結(jié)合分析原因體會《墨子》的理念意義。
【關(guān)鍵詞】描述視域?qū)W ? ? ? 《墨子》 ? ? ? ?翻譯
一、前言
墨子身處復雜的時代背景之下,他是中國東周春秋末期戰(zhàn)國初期魯國人,也是唯一一位中國歷史上農(nóng)民出身的哲學家。他是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科學家和軍事家,也是墨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徒弟根據(jù)他的生平和事跡,以及后期墨子弟子等的語錄整理成書,就得到了現(xiàn)存于世的經(jīng)典名著《墨子》?!赌印窡o論對中國還是其他西方國家都具有很遠的影響,墨子的許多理念都有助于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墨子》也承載著中國與其他國家交流的使命,是西方國家了解我國淵源文化的途徑。
二、英譯《墨子》的背景
墨子提出了許多經(jīng)典理論,有“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治”“明鬼”“非命”“非樂”“節(jié)葬”“節(jié)用”等觀點,這些觀點和理論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都給人們的社會生活和生產(chǎn)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墨子的“兼愛”觀點就是一切以人民為根本,為了人民的生活幸福而努力,所以他的弟子們一直追隨他的理念,墨家學派的弟子們實行的言論和行動都是把人民和國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樣的觀點和理念適合任一時代和國家的發(fā)展需求和基本發(fā)展理念,給大部分國家的發(fā)展做出了理論貢獻力量。所以《墨子》也被翻譯成許多語言,其中英文翻譯比較普遍,但是里面的內(nèi)容因為翻譯的背景不盡相同而產(chǎn)生了許多歧義。本文就針對《墨子》文本的英譯作品進行分析和研究,探究出中文《墨子》的基本理念,以便于后來的英文翻譯人員作為參考的理論依據(jù)。
《墨子》是極具我國淵源文化底蘊的歷史著作,書中內(nèi)容包含了非常豐富的歷史意義?!赌印肺谋局械闹R理論覆蓋面積十分廣泛,是我國歷史上的文化寶藏。西方國家為了更好地了解和運用中國的文化科學知識,對許多中國典籍進行了研究,其中《墨子》就是多年來西方國家研究的重點之一,長久以來多個版本的《墨子》英譯文本,在全世界都影響極大。西方國家在研究和討論《墨子》英譯文本的過程中,受到了很深的啟發(fā),也不斷地整理和研究《墨子》英譯文本的發(fā)展,希望得到更貼合實際的英文翻譯方式和翻譯內(nèi)容。
三、從翻譯學角度談《墨子》英譯
從翻譯學視域角度來分析《墨子》的英譯文本,必須先要了解翻譯學。把翻譯文本的規(guī)律和翻譯文本中的美學藝術(shù)結(jié)合到一起的科學就是翻譯學,即利用語言之間的轉(zhuǎn)換,完美地呈現(xiàn)文章或者典籍中的含義,結(jié)合歷史、文化背景和生活理論,進行優(yōu)美詞匯之間的轉(zhuǎn)變。利用翻譯學的理論能夠把各國的文化知識進行語言轉(zhuǎn)換,使各國人民充分地交流,能夠大大促進各國文化科技的發(fā)展,拓展人們的視野,讓人們在文化交流和科技發(fā)展的社會工作中互相幫助,進而促進世界大融合。
不同時代的文本翻譯都有著不同的歷史社會需求。不同的翻譯人員翻譯出的英譯文本對《墨子》有著不同的理解,每個翻譯人員不同的注重點都影響著人們在不同理論指導下的思想行動方向。《墨子》的翻譯英譯文本也不能單獨地依附翻譯人員的思維,還要考慮到閱讀人群的領(lǐng)悟力。所以翻譯學影響下的《墨子》翻譯是多元化的,是需要不斷改革和自主進步的。
四、對比三種《墨子》英譯文本異同
因為《墨子》文獻的主旨明確,墨子及其弟子的理念具有統(tǒng)一性,所以大部分的英譯文本都會依附《墨子》的主要指導內(nèi)容翻譯文獻中的大愛思想。但是因為翻譯人員的文化背景和社會思想有所不同,也導致了翻譯文本中一些細節(jié)的變化,從而促成了多種多樣注重點和翻譯理念不同的《墨子》英譯文本。
在《墨子》一書中,“兼愛”是它的中心思想,所以大部分英譯文本都是圍繞著這個中心進行翻譯的。“兼愛”是指無差別的大愛,平等地熱愛所有人民。例:Love each other whatever who they are.We are all of family.
根據(jù)不同的翻譯人員進行了不同細節(jié)的翻譯,以下我們就舉出《兼愛》(下)篇梅怡寶(1929)、華茲生(1963)及汪榕培(2006)的三個翻譯文本的例子來分析各方面的不同。 例如梅怡寶(1929)文中主要進行了政治策略的思想領(lǐng)悟,翻譯的主要句子是:聽其言、跡其形,察其所能而慎于官,此謂“事能”翻譯為:Listen to his voice,describe his shape,inspect his abilities in doing anything,what is account,promote him via thinking more,that we call work ability.而華茲生(1963)文中的翻譯趨勢多以思想層面居重,如萬事莫貴于義:That anyone succeeds in doing anything is based on the precious bonds of blood brotherhood. 汪榕培(2006)文中謀而不得,則以往知來,以見知隱體現(xiàn)了更重歷史對現(xiàn)代的影響,譯文則是:Things you can not consider,just refer future by the past,know invisble by the obvious.
五、結(jié)論
不同時代的文本翻譯都有著針對它不同的歷史社會需求,根據(jù)不同的翻譯人員翻譯出的英譯文本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墨子》的概念,每個翻譯人員的不同的注重點都影響著人們在不同理論指導下的思想動力方向。《墨子》的翻譯英譯文本也不能單獨的衣服翻譯人員的思維,還要考慮到閱讀人群的領(lǐng)悟力,所以翻譯學影響下的《墨子》翻譯是多元化的,是需要不斷被改革和自主進步的。在不同時代的要求下,中華典籍英譯也需要不斷進步,這是國內(nèi)外文化交流和傳播的橋梁,對世界發(fā)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參考文獻】
[1]王爽.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下《論語》三英譯本的歷時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4.
[2]劉單平.《孟子》三種英譯本比較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1.
[3]羅煉.功能翻譯理論視域下巴爾?!肚f子》英譯本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