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學 曹俊飛
現(xiàn)代的學習方法講究的是勞逸結合,既要有豐富的知識,也要有良好的身體。所以怎樣讓文藝和體育很好地互動起來,是現(xiàn)在大多數學校在深入研究的課題。本文就如何把體育教學與文化進行很好地互動進行闡述,以期探索出一條合適的體育教學途徑,使體育教學能讓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的同時也學到文化知識。
體育課,顧名思義,就是針對身體改變的教育活動。具體的活動就是進行一些關于體育運動的課程活動。體育課有自己的課程體系和教學規(guī)律,但這些體系和規(guī)律在目前的中小學教育中往往都是被忽視的。要么流于簡單化而缺少應有的體系,要么走走形式而忽略應有流程,更為甚者,忽視了體育課程本身而改上其他課種。即便有把體育課當成真正的體育課程而設置和要求的學校,因為傳統(tǒng)教學和考試要求等原因而改變了體育課本身的性質,沒有體現(xiàn)出體育這兩個字的內涵。主要的原因是,體育考試還不如語文數學英語這些學科那樣占比大,這樣就導致學校對它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相關明確的規(guī)定。
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是:輕松一下,以此調節(jié)學習的緊張;進行簡單的運動,走走形式;上成自習課,以此課程的時間來充實所謂主線學科的學習;這些現(xiàn)象都表明:體育教學的改革和完善已經到了不可不進行的程度。
綜上所述,我國的體育教育并沒有很好的發(fā)揮作用,基于體制和傳統(tǒng)原因,學校對它的重視程度不夠,還有被所謂的主線學科“占領空間”的現(xiàn)象存在。同時,體育教師簡單形式化的教學方式也在客觀上未讓學生產生對體育應有的興趣,基于此,我們可以將體育課程與文化課程相結合,進行良好的互動,在實現(xiàn)體育與文化的完美結合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
校園文化主要是以校園為主要的活動空間,以學生為活動的主體,由全體老師進行配合,在活動的實踐過程中獲得經驗和知識。校園文化的主旨在于師生共同團結合作,進行健康的體育活動,促進師生感情的同時強化師生的體育鍛煉。
現(xiàn)代的校園文化衍生自文化,它具有幾千年的歷史,在人類的發(fā)展歷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體育是人類社會文化的重要部分,體育文化就是體育與文化兩者結合誕生出來的。體育文化不只是鍛煉身體,人們在體育活動中能學習到不同的生活技能,還具有娛樂性,可放松心情,并且對自身的素質和組織性起到了很好的加強作用。
時代在進步,人類的思想也在不斷的提升,各學校開始注意將校園文化和體育兩者相融合的方法研究,即校園體育文化。不同時期的人們對校園體育文化的定義也不一樣,但是都一致認同校園體育文化是既包含校園文化又包含體育的文化;都一致認同校園體育文化是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在校園中開展有意義的體育活動的文化;都一致認同校園體育文化是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和老師共同創(chuàng)造出的體育財富和精神的總和。
1.體育設施要講究實用性和針對性。
體育教學是校園體育文化互動的基礎模式,學生需要的是場地充足,體育設施齊全,讓他們更方便地進行體育鍛煉的場所。同時,體育設施還要注重文化性,給人以賞心悅目的體驗。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體育訓練中感受文化,體驗文化,以此強化體育文化互動。所以,學校要強化體育場地建設,要從實用性和針對性的角度規(guī)劃體育場地和體育器材。
2.加強師生對體育的認知。
由于我國的教育體系對體育課程還沒有重視起來,所以學生對體育的作用和認知存在著偏失。意識決定行動,強化學校師生的體育意識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學校體育教學現(xiàn)狀,才能有效地將體育和文化進行有效互動。學校必須從制度上、宣傳上強化體育課堂在校園文化中的角色作用,才能引導師生正確認識體育,正確認識文化。所以,學校應該側重構建體育教學的制度,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和對體育的認知。
3.體育教學與校園文化互動的建立。
學校的體育課程應該具有明確的目標性,引導體育課程內容實現(xiàn)多樣化,教學方法多極化,教學流程活動化。這些引導是強化體育與文化互動的前提,它不僅能讓學生增強體育鍛煉的興趣,同時也能讓學生感受體育文化的樂趣。
體育的本身意義不止是鍛煉身體,是讓學生在鍛煉身體之外,加強對自身素質的提高,讓自己更加健康陽光有朝氣。體育與文化是互相輔助與促進的關系。體育精神是體育課程最終目標,讓體育和文化進行互動,從而使學生在加強身體鍛煉的同時,提高自身文化素質。
[1]吳曉農.新世紀體育的“以人為本”觀[J].解放軍理工大學學報.2001(2)
[2]劉彬.高校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0(6)
[3]馬宏霞.河南省大學生體育知識的調查現(xiàn)狀與分析[J].中州大學學報.2007(4)